第三十一章 到太原

魏征能想到的,李寿已经想到。房玄龄几个官员,跟着他屁作用不起。全被他派出去监管。刘仁轨更是早就去了太原。

一座城门口,围了七八个人,一个书生模样的年青人,正对着墙上一张告示开读:

“告灾区百姓书:关内、河东陆续出现瘟疫,牵动着亿万人的心。皇上彻夜难眠,祭天祭祖,下旨不惜代价救治百姓。八方药材,已陆续运往太原。现朝廷已研制出治疗瘟疫的药,正在加紧制作成丸,即将发给广大百姓。为免出现哄抢,所有百姓,必须在本县才可领取。”

年青人念完,几个听众沸腾。

“治疗瘟疫的药研制出来了。”

一个年青人有些慌张:“糟了,我哥他们已外出求医,那不是无法领取药丸了?”

……

同行的禁卫也很佩服李寿,他的特效药还未研制出来,广告就吹出去了。

顺便还拍了几下李世民的马屁,李世民看到李寿写的这篇文章,很满意。

李寿带着一大群押送药材的队伍,来到一座高大气派的城池前。

“太原算是李渊的老巢,难怪会建得如此好。”

太原城很大,街上的人不多。能看到的,多是官兵和一些不怕病的青壮。

两边商铺,十有七八已关门大吉。街上随处可见张贴的告示,不时虽有人从建筑中出来,都很守规矩,并不乱。

现在的太原叫晋阳,但多数人都习惯称为太原。归并州管,现在的并州大都督是李勣。

并州治所在太原,看这样子,李勣管得很不错。

李寿到来,并未事先通知这里。走在大街上,回头率很高。

第一批口罩已做出来,他们这支队伍,每人一个口罩。

李寿被看得有些不自在,干脆将口罩取下。

取下口罩没多久,一幕将他吸引住。

在一幢三楼高楼前,排了一长串队。有几个男子,不时招呼大家隔开位置。

看队伍的位置,刚好在一米左右。

高楼上的招牌写着“柳家食府”,在食府大门前,两张长桌并列。

桌上有两个大蒸笼,蒸笼中居然是包子。

李寿在这个世界,还从未见过包子。连京城都没有,很可能还未出现。

还不止包子,排队轮到一个年青人,年青人递上一只大碗:

“炒份鸡蛋饭。”

“先到一旁等等,马上给你炒好。”

桌后面的壮年男,收下年青人的碗,递给在后面等待的伙计。

所有在忙碌的食府之人,都和他们一样,嘴鼻被丝巾包裹住。

从食楼里面走出两人,一个身胖脸圆的年青女子,将手中大竹篮提给门外伙计:

“三哥,宋大人家的东西已弄好,你快送去。”

李寿再一次呆住,现在让他呆的,并非这套像后世的餐饮模式。

新出来的另一个年青女子,身材高挑、眼圆鼻挺,脸上带着一种自然的笑意,很像他在后世单恋过的女神。

李寿这样直勾勾看人家,被对方发现。年青女子瞪了他一眼,将目光看向他们的前方。

“越王殿下,一路辛苦了。”

太原府的官员赶到,说话之人,是个身材高大、身穿一套红色官服的中年男子。

同来的刘仁轨指着中年男子介绍:

“殿下,这位是并州大都督李大人,这位是太原府尹刘大人……”

李寿将脑中的杂念打消,复了两眼才认识的李勣。一番招呼完,太原府尹刘弘基问:

“殿下,治疗瘟疫的药研制如何了?”

“先去府衙再说。”

……

这次被派下来救灾的,还有太医署众太医,已先一步,被李寿派到各地。

府衙大厅,中年太医贾平章说:

“我们已制出一种治疫配方,以目前的效果来说很不错。只是所用配方,有几味贵且稀少,很难普及众人,目前此方已在太原公布。”

李寿看完太医的方子,还不如他开始弄的,拿出他新配的方子。

“招几百人同时制药,用此方做成药丸,发到各灾区。”

贾平章看完李寿的配方,有些不敢相信:

“杏仁、甘草这些也能治此病?”

这套配方,费了李寿不少心思。他现在随便可以拿出数种有效的方子,只有这种最为廉价。

“我已试过,绝无问题。一般症状,三四天就能治愈。为了减少伤亡,现在就将此方公布出去。我已带信回京,京城的药不用再运来,在京城和太原两个地方制药,发到各地。下令,在各地收这些药材。”

瘟疫越来越严重,李寿不敢再等他的药弄出来。

李勣有些为难:“制药的人我们已准备好,药材也有一些。我们这里粮食倒不缺,现在救灾,已花去不少银两,怕是买不到多少药。”

大家都指望从京城运药来,没想到李寿直接在京城治药,断了大家的希望。

李寿顾不得休息:“我现在就去教大家制药,你们将太原的富户大户请到府衙来,我有话要对他们说。”

……

李寿说李世民为瘟疫祭天祭祖,并未吹牛。

一座大殿正中间,立了一尊很大的金佛。

长孙皇后带着众妃嫔公主,跪成数排,诚心祈祷。

李明达和李明玉也在祈祷之列,不知跪了多久,两小脸上已布满不耐。不时转动脑袋身体,向往外面的世界。

终于等到救星到来,李世民匆匆赶来:

“好消息,天赐已研制出最好的配方,建议在京城和太原加工药丸,发到各灾区。”

“太好了,”所有人都动了,两小趁机站起来,揉着酸痛的膝盖。

长孙皇后说:“佛祖保佑,寿儿终于成功了。京城制药更方便,直接送药丸去,比押送药材去好得多。陛下,可以答应他的建议。”

“我已传令太医署开始制药,”李世民很欣慰:

“各地灾区的骚乱已得到有效控制,天赐妙计,先将药研制成功的消息,传到各地。并说必须要在本县的病人,才能得到药丸。现在大家都不闹出去了,出去的,也都回到本地。”

长孙皇后重重出了口气:“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太不重视。这次回来,定要好好给他找个王妃。早日开药结果,以慰他娘的在天之灵。”

……

李寿来到军营,检查完数间仓库改装的制药坊,还算满意。

准备的人让李寿更满意,三百人,有一半是从各地药铺抽来的。

另有一半是官兵,只是官将就有八个,李寿很好奇:

“刘大人,李大人准备的官员也太多了些吧?”

刘仁轨知道的事远比李寿多:

“这些官员,几乎都是并州大家族之人。他们都想学制作药丸,那些药铺的人,都挤破脑袋。要不是一些大家族反对,全收药铺的人都可以。”

李寿摇摇头,出了瘟疫这种事,他已不再守制作药丸的方法。

只是李勣居然也要买那些大家族的账,让李寿没想到。

这些人不是精英就是内行,学得很快。

不到一天时间,李寿将他们教会。他问一个叫刘会的本地官员:

“柳家食府的生意很好,我见他们的方法也很不错,那些是他们自己想的办法吗?”

这些想偷师学艺的人,对李寿十分热情,刘会说得很细:

“柳家是土生土长的太原人,以前太上皇,很喜欢他家的菜食。聘他们去宫里当御厨,为他们所拒。现任家主叫柳登科,有一子一女,子自幼多病,女名柳风铃,才貌双全。制作出一种名叫包子的东西,横扫众食楼。现在他们的那些手段,多出自柳风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