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长生不老

天还未亮就要早朝,迟到的人还会受处罚。所以一般人,都不敢迟到。

李寿现在没住在宫里,加之昨天狠赚了一笔,来得很早。

不少人比他来得更早,一窝蜂向他围去。

“越王,你昨天那些药还有没有?”

“特效救命丸还有没有,我想买几颗。”

问话的多数人,都是昨天没去的。李寿还有,但他自己也要备些。

“没了,有货的时候再告诉你。”

一个老头急了,替李寿想办法:

“你现在可以制药了,干嘛非要等那些食户来?在京城招些人,早做早赚钱。”

李寿现在正在大量收药,他的事不少,还好已有几个得力手下,大家一人负责一件。

昨天魏征没去,李寿瞧了几眼对方。发现魏征显得心事重重,心里多了几分不妙。

果然,早朝开始,魏老头第一个站出来发神经:

“皇上,民重要还是银重要?”

没人知道魏老头发什么神经,李世民老实回答:

“当然是民重要,魏爱卿没事吧?”

“臣没事,”魏征对这回答很满意,拿出几颗药丸:

“越王殿下昨天卖的那些药,都是对百姓非常重要的好药。比如治风寒的药,十几颗药,就能将风寒治愈。仅一两银子,臣相信,成本应该不足半两。为什么越王殿下不能将那些药方公布出来,让天下百姓受益?”

“儿臣附议,”李承乾急冲冲捅刀子,李世民眼中出现一些怒意。

“相比赚钱,天下百姓的健康更重要。只要天下百姓都知道配方,儿臣不相信那些药商还能卖出多高的价?”

魏征和李世民相反,对李承乾十分满意:

“太子说得是,臣考虑过,可以这样,将药方告诉太医署,由太医署统一制药。然后再以成本价卖到全国各地。这并非朝廷做生意,这是为了天下百姓着想。”

“魏相这主意的确不错,”这次说话的人,让李寿心凉了半截。长孙无忌说:

“以成本价卖到各地,并不算做生意,没有违反朝廷制度。至于越王殿下?也不能亏待了。可以提升他的食户,他可以继续卖药。”

李寿差一点就骂出声来,太医署卖成本价,他继续卖药?可能亏得爹妈都不认识。

长孙无忌说完,大半人都站出来开踩。

原本坐山观虎斗的李泰也坐不住,出来当佛祖:

“五弟,银子这东西,没人能赚完。何不将那些配方献出来,博得一个好名声?要知道,名声可是用银子也买不到的。”

李泰这样说,也博得不少人一片叫好。三个皇子、现在大家就看李寿的了。

李寿迈着沉痛的步伐走到大殿中间,扫了一圈:

“我那些药,风寒和风热病最为普遍,得那两种病的人最多,我可以将那两种配方交出来。但我要朝廷诸公一个保证,以后无论我研制出什么药,都不能再逼我交。”

李寿这是退了一大步,的确得这两种病的人最多。

李世民非常欣慰,要是李寿一样不交,他也不知道如何收场。

“天赐已够诚意了,风寒之症朕也熟知。每年因风寒死的人,不知有多少。他能交出配方,相当于每年救了不少人。朕答应,从现在起,无论他研制出任何的药,都不得再逼他交药方。”

……

每次李世民叫李寿去私聊,李寿就知道准没好事。

这次没在御书房,在李世民住的太极宫,只有大太监王德在。

“天赐做得对,今日这种局面,你要是一种都不交出来,朕也很难处理。你放心,朕一定会从其它方面补偿你。”

哪壶不开提哪壶,李寿到现在火气都没消。

风寒和风热这两种,在现在这个世界,几乎包含了所有感冒,绝对是最畅销的药。

今天李寿的损失,不可估量。现在他很希望魏征病倒,到时候?

“献出来,的确对天下百姓有好处。这事就别提了,父皇找我有什么事?”

李世民没客气,说出他的想法:

“你连特效救命丸那种逆天的药都能做出来,应该能做出长生不老的药吧?”

“能,一定能。”李寿还未说,王德替他说。

“越王殿下的医术,古往今来无人能及。他一定能为陛下,做出长生不老之药。”

李寿深深吸了口气,喝了口茶压压惊。

“这世界上的事和物,都没有永恒的存在。人和动物一样,就算乌龟,也只能活两三百年,说什么千年王八都是吹的。人的极限寿命,也就在一百来岁。无论任何药,都无法解决人的衰老甚至死亡,只能适当缓解。”

李世民一脸失望,但仍未绝望:

“要是没有长生不老之药,为何嬴政会穷其一生去寻找?”

“因为他傻,”李寿的回答,差点没让李世民晕倒。

“知识是积累起来的,秦朝那时,中原大地的文化还未形成多少年。那时的人能懂多少?不是我贬那几个圣人,他们绝对没我懂的多,甚至没现在许多人懂的多。思想落后,以为真能长生不老。结果乱用药,将自己也搭上去了。”

李世民一时无法接受,陷入沉默。

李寿知道,李世民和嬴政一样,都想长生不老,结果都将自己搭上去。

“父皇,长生不老只是个虚幻的梦。你要是听我的,我保你至少能活到九十岁。”

李世民的身体不错,要是他听话,不出意外,李寿真能保证他活到九十。

这要是别人,可能已高兴得跳起来了。李世民长叹一声:

“也罢,能活到九十也算不错了。你说吧!如何才能高寿?”

……

李寿在王府的事也不少,他已成为人贩子,买了四十多个奴隶。

从中抽出三十个,每天都要教这三十人识药、懂药、制药。

所有买来的人,李寿对赵真真最满意。他教的那些,赵真真都会了。

这天李寿下朝,所有有品级的官员都没在。赵真真弄了七八个菜,正在桌前等他。

越王府用餐,并未搞分食制。这时候的人,也不是都搞分食。

就连赵真真,平时也和他们一桌。

这样做不止是方便,气氛也很不错,还能收买一点人心。

“今天你有事?”

李寿一眼就看出,赵真真有心事。李寿和他这个秘书虽没有特别的关系,已彼此了解不少。

“没什么事,今天是我生日。”

“你怎么不早说?”李寿回到房间,出来时多了一串珍珠项链。

李寿女人的东西不少,全是宫里那些妃嫔送的,他还给了些给几位公主。

赵真真没能推掉,红着脸将项链收下。几杯酒后,开始感慨:

“我家就是洮州古宁县人,家父是洮州别驾。家里还有母亲、哥哥、嫂嫂、一个岁大的侄儿。在当地,算得上康富之家。一家人开开心心生活,没想到?”

李寿从来没问过赵真真的事,他知道对方过得很苦:

“你父亲选择走的那条路,错不在你们。唉!有些事碰不得,一碰后悔也来不及。”

赵真真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抹了把眼泪:

“爹爹他们在天有灵,让我们碰到殿下,又能平平安安生活。不说这些了,我见魏王好像和殿下关系不太好?”

李寿之所以要自己找人,因为他对家里的人都不设防。

“我是外来人,他们自然会对我有意见。随他们吧!”

有些事李寿没好意思问,赵真真自己说出来:

“我被魏王赎去后,在魏王府一处院中,那里还有两个他找来的年青女子。有专人教我们三人琴书歌舞这些,一次听一个教我们的人说。我们学会后,会被送到外面的青楼。”

李寿很惊讶:“你的意思魏王在外面开青楼?”

赵真真没有否认:“魏王是个很懂享受的人,开销不小。现在又要养一大帮文人,他的食户怕是不够。”

李寿摸着下巴说:“他们害我损失不少,要是能抓到他做这种生意的证据?倒可以小小报复一把。”

两人正在培养感情,一个下人来报:

“殿下,虞大人之子虞昶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