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学堂

这天晚饭过后,父亲柔声问明和:

“明和,你的脚也好得差不多了,明日开始,继续去学堂读书吧?”

明和低头答应:“父亲,明和从命。”

来到唐代一个月,李川最大的感触是古代人比我们现代人重礼仪。

别人家不知道,但两个小妹妹,在父亲面前,都是跪坐俯身,头顺势低下,然后才答话。

如果做错了事情,要被训斥时,直接用额头在地上碰一下,然后恢复跪坐姿势,并且比平时更加正式恭敬,等待父母亲训话。

小小年纪,已显示出中华民族乃礼仪之帮,懂礼貌,讲文明。

哪像现代的年轻人,对父母没礼貌,对师长不懂得尊重,更不要说对比自己年纪大的陌生人了。

他们真应该到这里拜自己的两个妹妹为师,好好学习一下真正的礼仪。

李明和跟着两个妹妹,每天给父母行礼,感激全家对自己的精心照顾.

再加上共同经历了韩忠民事件,心里已经完全接纳了这一家人。

此刻,父亲要求明和去学堂读书的时候,明和恭恭敬敬地答应了,并带着感恩之心。

但他转念一想,家里这种情况,自己是不是应该放弃读书?找一份工作,以减轻母亲的负担。

他恭敬地说:“父亲,孩儿给家里添了许多麻烦,暂时不去学堂,您看行吗?”

父亲看出明和的顾忌,他笑着说:

“明和,放心读书去吧!你的功课还不错,不要让先生失望!家里有父亲撑着。”

明和心存感激,答道:“谨遵父命。”

他知道,自己暂时是回不去了,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融入大唐生活。

从吃穿住行,乃至开口说话,社会常识等等,一切要从头学起,这些方面,自己甚至还赶不上四岁的妹妹。

好在可以利用从树上摔下来这件事,反正自己已经失忆了,即使哪里不对,别人也能理解,不会说三道四。

第二天一早,李明和同学穿着干净的素色袍衫,被父亲送到学堂。

这是李川来到唐代后第一次离开兰陵坊。

学堂离家很近,但明和的脚还没有好利索,走起路来一瘸一拐。

他跟在父亲身后,从兰陵坊坊门出去,向东北方向走了大概二十分钟,到了学堂。

学堂设在永宁坊。

走进学堂,见一中年男人,父亲上前两步,对着那人微微欠身,回头吩咐明和:“明和,向先生问好。”

父亲说完,自己先对着先生作了一揖:“赵先生近日可好!”

明和打量,先生大概四十岁左右。一眼看上去,人显得清瘦,穿着一件白色的长袍,发型和明和的差不多,包着幞头。

赵先生面带微笑,客气地拱手还礼:“李兄,不必客气。”

而后,先生转向明和,关切地问:“明和,你的伤好了?”

明和还没来得及施礼,见赵先生主动招呼,诚惶诚恐地应声道:

“回先生的的话,明和的伤好了,今日开始,跟着先生学习。多谢先生费心挂念。学生有礼了。”

明和说着,跪拜叩首,向先生行了礼。

赵先生笑着说:“明和,你的调皮劲摔没了?这样也好,今日开始,好好用功读书吧!你去坐到何俊德旁边。”

“是。”明和起身,刚朝前迈步,突然傻眼了——他不知道谁是何俊德。

突然听见有人招唤他:“明和,这里。”

明和寻声望去,一个姿容俊伟的男孩子冲他招手。明和这才走过去,学着他的样子,盘腿坐在地上。

明和睨了一眼,看何俊德的案子上摆着一本《论语》,赶紧照样子摆好自己的课本。

先生在上面讲课,明和完全听不懂。

他记得自己上学的时候,文言文里有出自《论语》的文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自己多少记得几句《论语》,可先生讲的,明和一句也听不懂,简直是文言文中的文言文,明和彻底傻了,如听天书一般。

好容易熬到休息,那些孩子一窝蜂地围过来,找李明和说话。

一个精瘦的男孩子问:“明和,你的脚好了吗?”

“嗯。好了。”

那孩子又说:“明和,既然好了,放学去游泳吧!”

明和说:“不了,阿娘让某赶快回去。”

一个胖胖的孩子拍拍明和的肩膀问:“明和,他们说你摔坏了脑子,是真的吗?”

“…”

李明和低下头,不知该如何作答。

这时候,明和那位同桌说:

“去去去,明和这不是好了吗?他来学堂了,你们不许再为难他。”

这个叫何俊德的同桌,看明和窘迫,马上为他解围。

李明和感激地看了他一眼。何俊德只是笑笑,驱开了围在李明和周围的同学。

休息之后,赵先生让孩子们拿出笔墨,默写昨天留的功课。

李明和悄悄观察着何俊德的研磨方式,照猫画虎研磨起来。

他早就忘记了毛笔的用法。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安排过《写字》课,尽管大楷本下面有一张临摹的样本,自己的毛笔字还写的别别扭扭,无法入目。

现在可好,不但没有临摹,还要用毛笔默写古文。自己是无法蒙混过关了。

果然,几名同学已经交了作业走人了。

同桌何俊德奇怪地看了李明和一眼,小声提醒:

“明和,怎么一个字也没写?当心挨板子——快写!写完了一起回家。”

李明和窘困地说:“我,我,我不会。”

李明和一着急,忘记了这里没有“我”这个称呼,好在何俊德没有在意。

忽听得先生一声大喝:“你们俩个好好做功课,不许说话!”

先生说完,严肃地看了李明和一眼。

这一看,先生才发现李明和同学握着毛笔发呆,一个字也没有写出来。

赵先生走到明和跟前严厉地问:“明和,这一个月没有温习过功课吗?温故而知新,你忘了吗?”

明和放下毛笔,起身跪在原地,低头认错道: “学生不才,请先生惩戒。”

看一向调皮的明和今日变得如此胆怯,先生放缓了语气,捋着胡须道:

“明和,此次不惩戒你,因你生病,多有耽误。但今天回去,须多加用心,把昨天的功课补上。再犯绝不轻饶。”

明和低头应承:“学生知错了。”

先生挥手说:“去吧!”

李明和拱手道:“是,学生告退。”

李明和收拾好东西,再次给先生做了揖礼,这才退出。

他想起何俊德刚才约他一起下学,于是在学堂门口等着。

只一小会儿,何俊德背着布包出来了。

何俊德自然而然搭着李明和的肩膀,明和有些不适应,身体微微发硬。

何俊德感觉到了明和的紧张,把手放下了。他看了明和一眼,开口询问:

“明和,你…”

明和知道何俊德想说什么,他主动解释:

“是,俊德,自某从树上掉下来,好像摔坏了头部,什么都不记得了。”

李明和主动坦白,不想引起何俊德的误会。

何俊德宽慰道:“某感觉到你今日神情不对!——别放在心上,俊德来帮你!明和,慢慢你会想起来的——你只要记住,俊德是你最好的朋友!”

听了这话,明和感激地说:“多谢你!俊德!”

俊德笑着说:“明和,不必客气。谁都有难过的时候。”

他看明和没说话,又接着说:“俊德一直记得你帮助某补习功课,帮助生病的俊德背书包…一桩桩、一件件,已经铭刻在某的心里。俊德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李明和能感觉到何俊德的友善。

但他需要时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俊德真正的朋友,而不是靠之前明和的面子。

两个人约定明天在分手的地方见面,各自回家了。

才跨进院门,阿娘招呼明和:“和儿,你回来了!快擦擦汗!”

阿娘一手接过明和的书包,一手递上一块毛巾。

明和接过毛巾,擦了把脸,微笑着说:“谢谢阿娘!明和进去读书了。”

明和进到屋里,打开《论语》,翻到先生要去默写的那一篇,开始默默背诵。

忽听见一个妹妹喊:“阿兄,阿玥要吃昨天的水包——”好像是阿玥的声音。

阿玥话没有说完,就被阿娘阻止了,她小声告诉阿玥:

“阿玥听话,阿兄在读书,不许吵他。等下个月,阿娘卖了锦帛,才能有钱买肉…”

阿娘断断续续的声音传到明和的耳朵里,李明和听得心酸,既心疼阿娘的辛苦,又心疼年幼的妹妹。

可他只能好好背书,先顾好眼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