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朝廷命官

于谦回到家中,苦思冥想,对当前京城的情况做了一番调查,又拟定了详细计划,四天后的早朝,于谦进谏:“太后,微臣认为,皇上亲征,完全是宦官王振怂恿,所以,臣请求将王振诛九族,以平息民愤。”

此言一出,众大臣无不随声附和,拍手叫好,这王振才是导致皇上被俘的罪魁祸首,多年把持朝政,搞得人心惶惶,现在于谦提出灭门,正是大快人心。

太后道:“准奏!”

于谦又提出几项稳定军心的措施,太后皆准。

接下来的五天里,于谦与百官商议,决定联名上书,请求太后改立郕王朱祁钰为帝,遥尊被俘的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帝。

五天后的早朝,文武百官联名上书,于谦进谏道:“臣以为瓦剌军队之所以势如破竹,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以皇上做要挟,社稷为重,君为轻,所以臣与百官请求立监国郕王为帝,遥尊皇上为太上皇。这样瓦剌军首领也先的阴谋就不能得逞。”

太后道:“所言甚是,准奏。”

于谦又道:“臣认为历史上没有常胜将军,请求释放逃回的原大同副将石亨,并加升官职。另外再三答应中挑选十万精锐,分十营团练,以备紧急调用。以京城的火器部队、骑兵部队来镇守大同、宣府、居庸关、紫荆关等重要关口。”

太后听后点头道:“准奏,另外封石亨为京师总兵官,统一指挥京师步兵部队。”

众官跪下齐道:“太后圣明。”

朱祁钰登基后改年号为景泰,是为明代宗,他封于谦为兵部尚书,授予于谦提督各营兵马重任,命在京的各营将领皆接受其节制,将士凡有违抗军令者,于谦有先斩后奏之权。

瓦剌军即将打来,于谦注意提拔一批有才能的将领,将萧觊飞他们也编入队伍。同时,从各地调来兵力,日夜赶造武器,装备军队。在北京周围。布置兵力,严把九门,注意日夜操练军队,迅速地提高战斗力。随后两京、河南、山东等地的勤王部队也陆续赶到,于谦严整军纪,并选拨新进将领操练军兵,分守九城,并命令边防部队加紧修固沿边大小关隘。

这样,逐步形成了一个依城为营,以战为守,分调援军,内外夹击的作战部署,准备与瓦剌军决战于北京城下。

于谦随后又解决了粮食、兵力等问题,动员所有群众,又确定作战部署,准备与瓦剌军决一死战,全京城陷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

一个月后,瓦剌军挟持被俘的明英宗大举南下,攻占紫荆关,随后抵达北京城郊。

皇帝命石亨于谦全权负责保卫,石亨与于谦站在城墙上,石亨道:“于大人,末将认为我们应该收兵入城,禁闭九门,依靠城池进行固守,您看如何?”

于谦道:“如今瓦剌军士气高涨,如果我们禁闭城门,那么敌人就会认为我们怕了,他们会更加猖狂。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背城决战,将二十二万大军列阵九门之外,并以重兵伏设于德胜门,形成一个城为营,以战为守,分调援军,内外夹击的作战部署,与瓦剌军于北京城下一决死战。”

石亨道:“此计甚妙。”

正说之间,只见瓦剌军渐渐逼近北京城,半个时辰后,瓦剌军在距离城门不远处安营扎寨,瓦剌首领也先将军队布置在西直门以西,于谦派兵迎击瓦剌军于彰义门,打败也先部队先锋,夺回被俘者一千多人。

于谦审时度势,灵活用兵,避其主力,采取小股侵扰,迷惑敌军,晚上又派萧觊飞三人带兵对瓦剌军进行夜袭,大获全胜。

两日后,也先趁北京城下起暴雨,又猛烈进攻德胜门,于谦命萧觊飞等人率少数骑兵佯装战败以引诱敌人,也先中计,督精骑万人追击,陷入明军的埋伏地。明军神机营火器齐发,大败瓦剌军于城下。

也先之后进攻北京各门屡次遭到失败,中路军在居庸关的进攻也受挫,并获悉明朝各路援军即将到达,唯恐后路被切断,便率一部人马,挟持英宗朱祁镇由良乡向紫荆关撤退,又被明君火炮炸死一万余人,之后分路追击,也先一路狂逃,撤出紫荆关,不久退往关外,并于六日后单独遣使进贡,来北京议和,英宗朱祁镇也被释放回国。

几日后,朝廷论功行赏,萧觊飞三人也获封官职,朝堂上,石亨道:“皇上,臣听说一将领名叫周翮翔,好像会使用玄术,跟官将军差不多。”

石亨知道周翮翔是于谦的救命恩人,所以有意提拔周翮翔,以此讨好于谦。

景泰奇道:“既然如此,快快召见。”

周翮翔没想到自己能受到皇帝赏识,被召见进入朝堂后,景泰问道:“周将军,朕听说你会玄术,那就在这演示一下。”

周翮翔运气在手,一下发出玄气,玄气聚于指尖,形成气刃,又问道:“皇上,可否给末将一把剑?”

景泰示意,周翮翔接过剑使出附气在刃,满朝文武惊叹,之后周翮翔使玄气消失,示意演示完毕。其实他的这招附气在刃,只是在他的那本书上学的虚招,徒有其表,但是糊弄一下皇上和这些大臣,那倒是十分轻松。

景泰大喜,又加封周翮翔官职,周翮翔拜谢,退出朝堂。

现在萧觊飞三人都被封了官职,也算朝廷命官,料想仇家没胆子动自己,三人就在京城住下,除了应付官事,空闲时间就修炼武艺,一晃就是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