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大捷
第四十四章 大捷
蕃兵营这边原本与契丹骑兵打的有声有色,这让慕容彦超洋洋得意,看到自己的中军已经突击,他也毫不留手,下令蕃兵营也开始冲击,全军突击。
契丹大军的变阵,给了自己一个巨大的难题。自己这边优势是骑兵,可没有速度的骑兵就是任人鱼肉了,他们自己把汉军步兵摆在前面,现在汉军步兵好似洪水一般败退下来,正挡在他们的马前。
契丹军队各级军官刚开始还大声呼喊,让溃兵两边散开,但惊恐的溃兵是什么都听不到的,于是契丹骑兵冲着这些混乱的步兵们挥起了手里的刀枪。没等他们理出个头绪,左射军的骑兵就冲过来了。
就不说左射军装备精良,就算是几千匹跑疯了的战马冲过来,那都是一种洪水般的感觉,契丹骑兵咬着牙硬顶了上去。
契丹骑兵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依然没有顶住,左射军分成三路,把整个契丹军阵切割成了四段。随后是后唐大军的步兵,长枪兵在面对没有冲击力的骑兵时,是有优势的。
站在高处观战的耶律德光眉头紧皱,他有心下令撤退,可是看到后唐军中骑兵并不少的时候,他还是没有下撤退的命令。他也久经战阵,明白一场大战,伤亡最大的就是撤退的时候。如果对方骑兵少,他们还可以凭借速度优势逃跑,现在如果他们敢跑,相信后唐大军的骑兵会很乐意在他们屁股后头捅一刀的。
没等耶律德光想出办法,契丹大军就崩溃了。战场比较狭小,后方的骑兵人数众多,却无法冲上去,而前方败退下来的人比后唐军队更加危险,渐渐的,有人掉头就跑,于是更多的人开始拨转马头逃跑。
兵败如山倒,很多契丹士兵惊慌失措地尖叫着,宁愿把后背留给后唐军砍,宁愿把挡在前面的自己人一刀砍死,都不愿意回头去应战。后唐军杀的契丹士兵,还没有契丹人自己砍死、踩死的人多。
萧拔野一见,立刻牵着耶律德光的马缰绳二话不说护着耶律德光就撤,身后耶律德光的亲卫带着帅旗紧跟在后面。
这一战,后唐大军一直追杀到契丹大营才停住脚步。
晚上,契丹大营内篝火通明,所有人都惶恐不安,唯恐后唐军人夜袭。而在耶律阿保机的王帐内,一群人正在激烈争吵着。
此战契丹六万大军,竟然折损了大半,伤亡、失踪了三万多人,要不是今天后方通过狭窄的古北口又过来了几千人牢牢守住大营,估计他们这两万多人也难保住。此刻,这些人就在争论,究竟是等后援全部到齐,重整旗鼓与后唐大军再战一场,还是立刻撤退。
主张撤军的是以韩延徽为首的文官,道理很简单,打不过,那就赶紧跑。但是契丹众将并不同意,他们的理由也很充足,我们的损失并不大,对方肯定也要有损失,而且我们还有四万人没过来,来了以后,完全有实力和后唐大军再战。
两边各说各的,越说越是激烈,若不是耶律阿保机在王座上阴沉着脸,估计当场就能打起来。就在阿保机的右手边,金盔金甲的耶律德光垂着头发呆,对王帐内的争吵充耳不闻。
吵着吵着,就听到一阵咳嗽声,顿时王帐内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耶律阿保机靠在王座上,一副疲惫无力的样子。他没有说话,只是无力地挥了挥手,又指了指耶律德光。众人见状,赶忙行礼告退,一阵袍袖带风的声音后,整个王帐内安静了下来。耶律德光抬起头,发现巨大的帐篷内空空****,甚至连耶律阿保机的贴身小太监都没有。
他抬头看着王座上的父亲。曾经,父亲是他的偶像,每次父亲带兵征战四方,他总能得到父亲胜利的消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己的历练,父亲也开始有意识放手让自己带兵,逐渐的,他有了想法,想要超越自己的父亲。可是现在,看着在王座上咳嗽的老人,他有些迷茫,自己超越了这个男人吗?还是,只是时间让这个王者衰弱?
“尧骨,我只想和你说一件事:有些事,我是同意的,你不必如此。日后,倘若有那么一天,你问你母后就好。下去吧。”耶律阿保机没有睁眼,就这么闭着眼睛,仿佛自言自语般,说出了这么几句话。
耶律阿保机的声音并不大,可这几句话仿佛一道闪电,让他一下子愣住了。一直到傻愣愣地出了王帐,耶律德光还没有清醒。
父亲说的,根本不是这次大战,父亲对这次大战的得失完全没有在意,但是,自己的小心思,瞒不过父亲吗?他到底知道多少?还有,他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耶律德光确实对自己的哥哥耶律倍有些想法,他一直带兵打仗,内心对契丹部落制度更有好感,可他的哥哥,耶律倍,整个就是个汉人!从小学习汉话汉文,和韩延徽等人交好,偶尔还会做几首汉诗出来。他还没有登基,可耶律德光知道,倘若耶律倍登基了,那耶律倍肯定会在父亲的基础上改革,全盘汉化。对于汉化,耶律德光并不反感,但是他不希望全部都按照中原王朝的模式来,毕竟,契丹是草原民族,是马背上打天下的,耶律德光并不认为现在就是天下太平可以收敛起血性和武勇的时候。
他的内心,确实有取大哥而代之的想法。
父亲今日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呢?耶律德光一边思考着,一边回到了自己的营帐中。
后唐大军把营地前移了,直接在契丹大营外五里出,依着山势,扎下了五座大营。此刻,后唐大军并没有打算搞个夜袭,相反,他们在庆祝。
经过各级虞侯的清点,此战共消灭契丹人两万(逃散的很多无法计算),缴获战马两万三千匹,兵器盔甲无数。虽然此刻契丹人仍然没有退去,可是无论是士卒还是李嗣源,都知道契丹人已经胆寒,大战不会再有了。可毕竟大敌当前,李嗣源也没有大肆庆祝,他只是让军中增加些肉食,酒是不敢给的。此刻后唐军大营中,仍然是纪律井然,哨探、巡营一丝不苟。
帅帐中众人弹冠相庆,可横冲都中,一片愁云惨淡,仿佛打了胜仗的不是后唐,反而是契丹人一样。
张虔钊没有去帅帐,他独自一个人在自己营帐中生闷气,就连亲兵带来的羊肉,都被他连盘子扔了出去,自然没有人敢去在他火头上触霉头。
主将如此,部下的情绪自然也高不到哪去,大家都闷在帐篷里默默吃肉。一时间,横冲都的营地和外面热闹喧哗简直是两个天地。
刘大牛他们这一伍人人带伤,甚至赵胡子也战死了,扩大到他们这一都,原本五十人的满编制,现在只有送信的两个是完整的,整个一都,只剩下他们十个人。
刘大牛并没有什么大伤,他只是右肩挨了一刀,幸亏盔甲挡着,只是破层皮。此刻他和那两个完整的兄弟成了搬运工,把大块的饼和大碗的肉汤端进营帐中。
他们这一伍的营帐,塞的满满的。经过军医包扎后的伤兵们,都在这里躺着了。好在大家都不是头一回上战场,虽然伤痕累累,但啃着大饼喝着肉汤,依然谈笑风生。
只是郭威这次却没有和大家一起,他端了个碗,和冯忠宝嘀嘀咕咕不知道说些什么。他低声说,冯忠宝一直摇头。郭威叹口气,也不再说什么了。
两军阵前,竟然奇迹般地平静了。这边契丹人虽然嘴上说尚可一战,可毕竟被堵在这里,进退不能。后唐大军也坐等契丹人退兵,没什么心思进攻,一时间居然冷了场。
这种场面,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天。随后,三匹快马从古北口契丹方向闯进了契丹大营。当天晚上,契丹大营就开始悄悄撤军了。探马得知消息层层上报,李嗣源得知后微微一笑,下令按兵不动。看到后唐军这边如此识相,契丹人也不再隐藏行迹,大摇大摆收拾东西走人。
古北口虽然狭窄,但是归心似箭的契丹人创造了一个奇迹。他们进兵时候六万人用了差不多十天左右,可退兵的时候,四万多人三天时间就退了个干干净净,不少东西被他们直接放弃,整个大营一片狼藉。
三天后,李嗣源得到回报,契丹大军已经全部退出了古北口,燕山内,再无契丹一兵一卒。
李嗣源亲自带领手下众将来到契丹大营察看。与中原军队扎营复杂坚固相比,契丹人的大营为了便于骑兵出击,并没有那么麻烦,只是浅浅的几道壕沟,中间还留了不少宽阔的出口,营地内只有大的规划,小的地方颇有些凌乱。
李嗣源看到地上有个黑乎乎的东西,他下马,小心用脚挑起来一看,居然是口大锅。李嗣源的眉头紧皱着,叹口气说:“契丹人,有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