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老师的疑惑

作为一个初中数学老师,文正清对数字这种东西向来比较敏感。

例如眼前手机上的时间是23:58,他的脑子里马上就会出现斐波那契数列1,1,2,3,5,8……

数学,于他而言是浪漫。

文正清毕业于吴东师范大学,在人民教师这个岗位上呆了十多年,三十多岁了,终身大事还没解决,家里催得很急,幸好他家不在本地,山高皇帝远,自己也算逍遥自在。

他现在住的这个小套房,是工作的市十一中早年给老员工建的职工宿舍。当老师钱挣得不多,只能靠租前辈的房子来暂时性解决安身的问题。

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生活也够用了。

文正清在房间里坐着,书桌上黑色台灯是这个房里唯一的光源。

他的房间很简单,一张床,一边挨着一张书桌,另一边挨着一个简便的布艺衣柜。

就着书桌上的光,文正清把手里的充值卡又翻来翻去地看了一遍。

这是一个礼拜前,他上课的时候,从学生手里没收来的。

这张《江湖儿女》游戏的充值卡,整体用的是超市里过年促销时常见的红色。卡片上的字是明黄色的,几个CG人物侧脸围绕着这些字,显得粗暴又华丽。

卡片底层暗灰的剐层已经被学生刮得差不多了,只剩下边角的余料和中间黑色的数字。

上课的时候研究充值卡,学生到底是觉得他无聊,还是觉得数学无聊?

觉得他无聊也许还有救,如果是觉得数学无聊,人生可就没有指望了,尤其是在今天的社会,虚拟经济当道的社会。

文正清当时打算跟家长沟通一下这个学习态度的问题,学生却告诉他,这是在游戏里学习数学,不耽误。

现在的小孩古灵精怪得很,借口都找得这么别具一格。

他随口问了问这游戏怎么学习数学的,接下来的事情,引起了他的兴趣。

这款名叫《江湖儿女》的游戏,吸金靠的是人民币1:1等额充值的金币。

游戏里有钱庄,功能类似于银行,用户用人民币充值了游戏的金币以后,可以买装备,也可以存进钱庄,而更多的人选择了存进钱庄。

因为利率实在太诱人了。

学生告诉他,钱庄的利率分俩种,月利率10%,半年的利率100%,如果他们存一百在钱庄里,第二个月就是一百一,存一万在钱庄里,第二个月变成一万一,如果一万存半年,直接收益两万,利润高得离谱。

虽然国家规定金融产品利润不能超过银行贷款的四倍,不过在虚拟世界里,这个规定好像就不适用了。

文正清也玩点游戏,氪点金买豆子打打牌,凭借数学计算,赢多输少,豆子好几亿了,他很清楚,人民币换虚拟币很容易,但是虚拟币换人民币,可就涉嫌违法了。

学生们非常笃定地告诉他可以换钱,这游戏正规牌照,已经上线8个月了,偶尔有些人会无脑举报,从没见过出什么问题。

那天,文正清暂时放下了这两个学生上课不专心这件事,晚上他带着好奇心,进入了这款游戏。

《江湖儿女》的可玩性还是挺高的,有无脑刷级,也有技术类对战。

里面的钱庄的确如学生们所说,提供了高额利润,只是游戏本身并不提供直接换钱的方式。

他们想要换人民币,必须找离钱庄不远的街道上,站在客栈门口的那个人,他叫公子11,他永远只出现在固定的那个地点,以广播的形式喊话收购金币,等额交换。

两天后,文正清跟他沟通了两句,发起交易,转账是在某宝上进行的,3分钟到账,非常顺利。

他猜测买金币的这个人会不会是游戏公司内部人员,通过这种人民币的兑换,让大多数人放心氪金,最后突然消失,那么想通过游戏发这笔横财的人肯定要捶胸顿足,后悔不已。

利用人性的弱点设局?

学生告诉他,这人在游戏开服的第二个月就在了,钱庄一出现,他就在,而且他一直收金币,24小时在线,从未消失过,很靠谱。

有小道消息传说,这个人不是游戏公司的,但是知道公司的一项长期计划,收金币有他个人的好处。

个人的好处?文正清的好奇心更大了。

过去几天的时间,文正清花了点心思做了一道计算题,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估算游戏公司用钱庄吸了多少金。

他游走在游戏地图里的不同区域,问各类玩家在游戏里花没花钱,花了多少钱,多少存进了钱庄,按月存还是按半年存,为了保证样本有效,文正清足足问了130多个人,随手写进了做教学大纲的本子里。

然后,他花了点钱查了查这个游戏的活跃玩家人数,用比率和概率的形式估算了这个游戏单单通过钱庄业务吸收的资金,足足有2.1亿,不是小数目。

显然,那个用金币换钱的人,哪怕零利率,也是不可能兑付全部钱庄用户的人民币,他现在做的,也是明显的亏本买卖。长期好处,到底是什么呢?

天上终究是不会掉馅饼的,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乖乖掏出这么多钱呢?

脑子里出现这个问题以后,文正清自己都笑了。

侥幸和贪婪,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吧。

今天晚上的这个单身宿舍,显得格外宁静,文正清在得到这个数字以后,思考良久,直觉告诉他,这个数字背后的意义绝对没那么简单。

他拿起手机,发了两条消息给两个朋友,他们在这个社会上有头有脸,也许在他们的口中,文正清能得到一些准确的答案。

46分钟以后,门口响起了“咚咚咚”的声音。

这小公寓防盗门的隔音效果一般,听到响声后,文正清走到门口问:“谁?”

“是我。”

听到熟悉的声音,文正清拧开了门锁,将客人请进了屋。

——

数学老师因劳累过度深夜猝死。

这行字进入路嘉琪眼睛里面的时候,她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号称生活最规律的老师都能跟猝死两个字摆到一起了,现代人的劳动压力到底达到了多么变态的地步?

地铁里的电视,播放的画面正是警察将担架上的死者抬出来的时候。死者打上了马赛克,这行新闻字幕在蓝底上显得更加阴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