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仇敌满天下2

对战名单

因为田丰的一句话,曹操被迫撤还许都,回来之后才发现又是虚惊一场。

袁绍听了田丰的话,开始也觉得有道理,于是致书公孙瓒,想达成和解,然后腾出手来进攻许都。可是公孙瓒不识相,不但没有予以答复,反而还增强了守备。袁绍被惹火了,下令继续兴兵,对公孙瓒发动进攻,田丰之计也就被抛到了一边。

倒是刘备出了状况,他的小沛基地被吕布给端了。

吕布及其所部以骑战见长,战马是吕军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马匹主要产自于北方草原和西部高原,吕布进入中原,特别是到了最东面的徐州之后,必须去与战马产地相邻的地区买马。出于削弱吕布军战斗力的目的,刘备势必会派人进行拦截,公元198年春,吕布派人到河内买马,买回的马匹中途就被刘备的部下给抢走了。

鉴于刘备已依附于曹操,吕布投鼠忌器,一直不怎么敢动刘备,但这一回,他可再也忍耐不住了。乘着曹操正在南征张绣,他重新和袁术拉上了关系,共同对抗曹操,同时派大将高顺、张辽进攻刘备。

曹操闻讯,派夏侯惇领兵前去增援刘备。夏侯惇打仗具有“诸夏侯曹”几乎共同的缺陷,即刚猛有余,谋略不足,因急躁轻进,他被高顺等打得大败,战斗中伤了一只左眼,仓遑逃回许都。

自吕布和曹操争夺兖州起,曹操就把他视为和袁绍一样的大敌,此次吕布击败夏侯惇,在展示其威风和实力的同时,也验证了曹操的先见之明。

既然要争夺天下,就免不了要接受仇敌满天下的现实。沿着许都周边,各个方向上几乎都有曹操的敌人,但这些敌人中,有的曹操暂时可以不予考虑,有的则让他时有如芒刺背之感。

前者主要是袁术、刘表、张绣。袁术退守淮南后,黔驴技穷,已再无足够力量攻扰曹操。刘表据有八郡,实力很强,也正因为他发兵配合张绣,与其组成联军,才导致曹操的南征屡屡失利。不过刘表缺乏雄心壮志,只想自守一方,他既向代表中央政府的许都进贡,又对袁绍表示“不背盟主”,寄望于通过这种脚踏两只船的方式,来维持平衡和寻找生存空间。至于张绣,仅能依附刘表以自保,可以想见,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下,只要曹操不主动去进攻他们,刘表和张绣都不会举兵进攻许都。

可袁绍和吕布却不是如此。曹操南征期间,袁绍并没有闲着,一直在竭力经营河北。仅以一个冀州来说,此处经济发达,资源丰富,在各州中首屈一指,足以为袁军提供所需要的给养,同时冀州的人口密度和人力储备也相对较高,民户有百万户之多,袁绍只要愿意,即可征得适龄壮丁三十万。在当时长期交战、民众大量死亡流徙的情况下,像冀州这样的条件,别的州是根本做不到的。

虽然袁绍还没能够彻底解决幽州的公孙瓒,但已跨据冀、幽、并、青四州。未来,他还可能进控关中,联合羌胡,甚至向南联合占据巴蜀的刘璋,到时天下的六分之五地区,都将操于袁绍之手。一想到自己被迫要以兖、豫二州,对抗袁绍的“六分之五”,连曹操自己都觉得毫无胜算。

袁绍无疑是曹操最强也是最主要的对手,其次便是吕布。吕布过去和曹操争夺兖州,两人自此成为死敌。吕布的不少属下如陈宫等,都是在背叛曹操后投到吕布那里去的,由于害怕报复,他们决不肯走回头路,而且他们既是兖州人,也必然还想再打回兖州,所以吕布及其所部虽实力不及袁绍,但对曹操而言,也是相当危险的敌人。

在曹操的对战名单上,袁绍、吕布可谓遥遥领先,分别居于第一、第二的位置,曹操打其他对手,其实都是在为能够尽快与他们掰手腕扫清障碍:南征张绣是为了消除后顾之忧,东征袁术是为了防止袁术与曹操、吕布呈犄角之势。

曹操的原计划是在征服张绣后再征吕布,但基于三征张绣仍未得手,而吕布已经咄咄逼人,他不得不改变计划,决定先征吕布,然而袁绍写来的一封信却开始让他不淡定起来。

烦心的事

曹操和袁绍犹如同一赛道上的骑手,在自己拼命驱马往前奔驰的同时,都不希望对方充分发挥出竞技状态。看到曹操又一次被张绣击退,东边还多了吕布之忧,袁绍幸灾乐祸,便用写信来对曹操进行打击。

从小到大,袁绍内心深处对曹操始终是鄙视的,在信中,他对曹操的态度十分傲慢,言辞颇为无礼。对于袁绍,曹操也始终有一种时时想要摆脱,却怎么都摆脱不掉的自卑感,袁绍的这封信放大了双方的这种情绪,曹操读完信后,勃然大怒,出入举止都一反常态。

因为不知道袁绍来信以及信的内容,众人只能将曹操的反常情绪归咎于南征张绣失利。钟繇去找荀彧商量,荀彧观察仔细,没有人云亦云,他说:“曹公是个聪明人,决不会为已经过去的事情烦扰,恐怕还是有其它让他烦心的事吧。”

荀彧是首席谋士,相对其他人,顾虑要少一些。他径直去见曹操,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曹操这才将袁绍的信拿出来,给荀彧和同时在场的郭嘉看,说:“袁绍不仁不义,我们本来应该起兵讨伐他,但现在力量还不够,怎么办?”

袁绍的信激怒了曹操,他在考虑是否要把吕布搁到一边,先征袁绍,可是限于条件尚不成熟,又徘徊犹豫,举棋不定。

原来是在考虑先战袁绍,还是先讨吕布啊!弄明白曹操其实是在为这件事纠结后,荀彧认为当前还是应先取吕布,而不是袁绍,否则黄河以北的地方也不容易拿下来。

一旁的郭嘉对荀彧表示赞同。荀彧重点强调打吕布是伐袁绍的先决条件,而郭嘉则从另一角度出发,认为吕布与袁绍可南北呼应,如果不先打败吕布,以后袁绍来攻时,吕布必然支援,曹军将陷入腹背受敌,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

郭嘉坚持他一贯的看法,主张乘袁绍仍在远征公孙瓒,暂时无北向之忧,先把较袁绍为弱的吕布消灭掉,之后等到适当时机,再和袁绍进行生死决战。

曹操同意荀彧、郭嘉的意见。实际上,他既不是不知道应该先打吕布,也不是单纯的感情用事,归根结底,是因为还有一个复杂的问题没能完全想清楚。

在荀彧、郭嘉帮他澄清认识后,曹操终于提出了这个问题:如果这边在打吕布,那边袁绍却加快进程,把势力伸向关中,该怎么办?

马腾、韩遂叛乱以及之后的董卓、李傕、郭汜之乱,在把中原搅到天翻地覆的同时,也使凉州军成为各路人马谁都不敢小觑的劲旅代名词。在凉州集团消失后,脱离该集团的段煨等部以及马腾、韩遂,都分布于关中,粗粗一数,竟有十几股之多,设若他们与袁绍联合或被其收编,本来就已形同巨无霸一样的袁绍将更加难敌。

荀彧分析后,认为无须过虑。关中的凉州部队虽多,但没人能把他们统一起来,他们也就不敢像当初的董卓、李傕、郭汜那样,轻易卷入关东的是非,即便实力最强的马腾、韩遂,也只会各自拥兵自保。

为了让曹操放心,荀彧建议遣使关中,用“连和”的手段对关中诸将进行安抚,他预计,这一策略虽不可能一直奏效,但至少可把关中诸将中立不动的态度维持到曹操最后平定关东。

出使关中的人选,荀彧也替曹操想好了,此人就是钟繇,“关中的事情交给钟繇,这样您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曹操豁然开朗,遂上表献帝,委任钟繇以侍中尚书仆射的身份,代行司隶校尉一职,持节统领关中各军,同时授权钟繇便宜行事,可不受制度条令的束缚。

钟繇不辱使命,到达长安后,即给马腾、韩遂写信,给他们讲清利害关系,劝他们不要轻举妄动。马腾、韩遂果然被镇住了,所谓“连和”就是用交送人质的方式,与朝廷进行合作,二人表示服从,各自都派儿子入朝侍奉皇帝。

按照曹操对张绣复叛一事的总结,人质相当重要,连马腾、韩遂都俯首贴耳,其他关中将领更加不敢随意越出界限。如此一来,曹操就不用再担心关中,可以集中力量在东方用兵了。

一塌糊涂

得知曹操准备领兵亲征吕布,部属们的意见仍不一致。张绣在南阳的兵力距许都较近,不少将领都担心,如果大军远征吕布,刘表、张绣便会联起手来,乘机就近袭击许都,从而给曹军后方带来危险。

何去何从,军师荀攸代曹操进行陈述,他总结了两个“势”字,用来说明为什么要东征徐州。第一个“势”,是刘表、张绣刚刚在安众吃了亏,势必不敢冒险前来进攻,第二个“势”,则是吕布骁勇过人,又已与袁术联手,如果不及时征伐,让他得势于淮河、泗水之间,时间长了,响应他的豪杰就会日渐增多。

荀攸指出,现在吕布刚刚才与曹操公开叫板,军心尚不统一,这个时候前去征伐,一定可以取胜。他的分析,打消了众人的顾虑,也使曹操最终下定了东征的决心。

公元198年10月,曹操亲率大军向东进发。这时从前线传来消息,高顺等已乘胜攻破小沛,刘备连妻儿都顾不上,便率部逃往梁国。

在对刘备的进攻战中,除了吕布军外,还活跃着泰山军的身影。所谓泰山军,是地方豪强臧霸等人组成的一支武装,主要在兖州泰山郡和徐州的山海地带活动。他们依附于吕布不久,恰恰说明荀攸关于第二个“势”的分析绝非杞人忧天,若不出手征伐,真的会有更多“豪杰”投向吕布。

曹操加快了前进步伐,当部队行进至梁国地面时,正好遇到了如同丧家之犬一般的刘备及其所部,曹操此次东征所用的名义是增援刘备,于是正好两军会合,一同东进。刘备虽败,但部队仍有万余人,而且刘备两度被吕布所坑,他和他的部下对吕布恨得咬牙切齿,在此后的作战中都很卖力气。

为了抵御曹操的进攻,吕布将兵力从小沛收缩至彭城,打算在此固守。曹操则选择了**的打法,他没有将战线拉得很长,而是集中力量在一条线上,直奔彭城而来。

当年11月,曹军进抵彭城。陈宫向吕布献计,劝吕布先下手为强,在界首打击曹军:“敌人远来疲惫,我们应乘此机会,以逸待劳,迎头痛击,这样准能取得取胜。”

吕布不同意,他的想法是诱敌深入,让曹军先发起攻击,当曹军横渡泗水,需要泅水时,再发起突然袭击,把他们消灭在泗水之中。

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用兵家,吕布在打仗方面其实并不需要别人的过多指点,半渡而击在战术上完全可作为更高层次的“以逸待劳,迎头痛击”,若运用得好,吕军也足可藉此一战击溃曹军。问题的实质在于,不管怎么“击”,你都要具备“击”的能力,应该说,这种能力吕军原来是具备的,骑兵在野外的大范围运动作战曾经是他们的看家本领。

可是现实情况却让吕布的如意算盘落了空。曹军率先发起攻击后,攻势极其凌厉,吕军还没反应过来,他们就已经渡过泗水,兵临城下,吕军在战场上的表现可谓一塌糊涂。

有研究者联系吕布买马被劫,推断此前吕军战马的来源已被切断,骑兵的战斗力下降迅速,已不复与拥有强大骑兵的曹军相抗衡。

吕布本来还拥有自己的步兵精锐也就是陷阵营,高顺统率下的陷阵营号令整齐,一度每战必胜,在吕布与曹操争夺兖州时,连青州兵都压不倒它。可是吕布为人多疑少谋,后来对高顺日渐疏远,因为部将魏续是自己的亲戚,他便剥夺了高顺的兵权,平时把陷阵营交给魏续节制,只在要打仗时,才交给高顺指挥。

高顺对吕布忠心耿耿,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也始终不怨恨吕布,但军队的实战成效,与平时的训练和管理密切相关,纵使高顺指挥有方又兼身先士卒,也无法让“陷阵营”重回巅峰。

曾经叱咤风云,与曹军实力不相伯仲的吕军,其步骑兵的水准都早已江河日下,当再次面对曹军时,自然就怪不得他们连张绣军都不如了。

曹军先是强渡泗水,接着又势如破竹地攻下了彭城,吕布仓惶逃遁,退守位于彭城东南的下邳。只可怜了彭城,曹操上回东征陶谦时,此城就已惨遭曹军屠戮,这次曹操为了给以后的攻城战减少障碍,竟又以“围而后降者不赦”为由,残酷地下令屠城。

从前曹操曾授陈登为广陵太守,让他待机里应外合。这时陈登便率一郡之兵对曹军进行配合,曹操将陈登部作为前锋,向下邳急进,此举不仅大增曹军之势,而且进一步瓦解了吕军军心。

以陈登部为前驱,曹军一直打到了下邳城下。吕布多次率骑兵出城,试图击退曹军,但吕军骑兵的战斗力并未因他亲自领兵而有所提高,吕布次次出城,次次都铩羽而归,最后只得高挂免战牌,在城内闭门不出了。

一个不可说的秘密

当初因为陈登的巧言掩饰,吕布没有对陈登被任命为广陵太守一事予以深究,但猜疑并未完全消除,他把陈登的三个弟弟作为人质,软禁于下邳,才肯让陈登南渡淮水到广陵上任。此时见陈登加入曹军,吕布便把他的弟弟们抓起来,欲以此与曹操讲和,不料吕布的部下张弘想给自己留后路,趁天黑时将三个人偷偷地放出了城,至此,吕布连手中仅有的这一点筹码也失去了。

作为进攻方,曹操其实也不顺心,他原以为两屠彭城,足令下邳等城池不战而降,可是事与愿违,此举反而增强了城内军民固守的决心。下邳是徐州新的州治所在,坚固程度非彭城可比,曹操意识到要硬行攻克下邳将非常困难,于是便给吕布写了一封信,陈明祸福,晓以利害,劝他投降。

吕布收到信后动了心,打算投降曹操。陈宫等人皆为曹操手下的叛将,对曹操睚眦必报的个性非常熟悉,他们认为降曹后,自己决无好下场,因此对吕布的想法表示竭力反对。

陈宫推断,曹军远道而来,兵多粮少,时间一长,军粮供应一定会出现困难,其攻势不可能持久。他建议吕布带一部分步骑兵出屯城外,由他来守城内:如果曹军攻城,吕布就在外牵制;如果曹军攻打吕布,他就引兵出击,攻打曹军侧背。

自古守城必守郫,或者叫守大城必野战,像下邳这样州治规格的大城,城墙长,薄弱点多,光是在城内被动死守是不行的,还必须分兵到城外野战,与城内守军互为犄角,以免城池被困死。陈宫重申了这条守城要则,并且断定只要这么做,“不出一月,曹军粮食耗尽,我们再乘势出击,必然获得全胜!”

吕布是打仗的行家,陈宫之计让他看到了解围的希望。他当即决定让高顺协同陈宫守城,自己则领兵出城,并且先用游骑切断曹军粮道,让曹军的给养补充变得更为困难。

吕布正准备出城,却遭到了妻子的劝阻。

陈宫和高顺素来不和,这在吕军内部几乎人尽皆知。吕布的妻子断言,只要吕布一出城,陈、高二人必不会同心相守,与此同时,她还揭示出了一个不可说的秘密,即陈宫也未必忠于吕布,吕布出城,可能等同于直接把城池送给别人。

“过去曹氏待公台(陈宫字公台)如同亲骨肉,他都能舍弃曹氏投归我们,现在将军对待公台,并没有超过曹氏的地方,却要把城池和妻子都交给他,自己孤军远出,如果情况一旦有变,妾还能做将军的妻子吗?”

在吕布的部将中,有人曾因暗通袁术,意欲谋反而被杀,事后调查时,发现陈宫竟然与这名部将同谋!吕布做事优柔寡断,不像曹操那样狠辣和坚决,他鉴于陈宫是自己的首席幕僚,当时并没有再对此事进行追究。

不追究,不说明吕布心里没有阴影,妻子的话提醒了他,重又勾起了他对陈宫的疑虑,加上舍不得老婆孩子和坛坛罐罐,出城一事便只好告吹了。

虽然改变了主意,但吕布也知道不能光坐守城池,他把希望寄托于援军,派幕僚许汜、王楷去向袁术求救。

乘曹军尚未对下邳形成合围,在吕布的策应下,许汜、王楷突围奔往寿春。等二人好不容易到达寿春,听他们讲完来意,袁术内心却只有一种别人帮着报了仇的快感——他称帝后第一个用悔婚方式打他脸的,是吕布,后来让他吃了大败仗,还拼命羞辱他的,仍是吕布,这个人如今倒霉,难道不是活生生的现世报么?

被别人逼到家门口了,才来求我,对不起,我只能让你高攀不起了!当着许汜、王楷的面,袁绍很气愤地说:“吕布不肯与我结亲,理当失败,今天还有什么脸来求我呢?”

许汜、王楷都是当初随陈宫叛变曹操的原兖州官员,没有人比他们更明白下邳城破的后果,他们只好站在维护袁术利益的角度,继续苦劝道:“明上(袁术称帝后的特称)现在不去救吕布,等于是自取失败,因为只要吕布一破败,明主也就朝不保夕了。”

袁术与曹操同为死敌,许、王所讲的道理,他当然都懂,但道理归道理,对于吕布的这股气,他就是咽不下去。为了敷衍许、王,他口头同意施以援手,然而仅仅是整顿兵马遥作声援,并不正式发兵。

却说吕布在下邳盼星星盼月亮,一个人影也没盼着。吕布的思维有时真是既天真又简单,他以为袁术还希望与他结亲,不发救兵,只是自己还没有把女儿送去。

如果能够让袁术看到他的儿媳妇,应该一切迎刃而解了吧。吕布用布皂将女儿绑在自己马上,准备乘天黑亲自出城,前往寿春。谁知此一时彼一时,下邳已被曹军合围,他刚一出城,箭矢就纷纷飞来。

吕布既要在箭雨中冲杀,又怕伤着女儿,武功再高强也没法突围,只得又退回城中。

小算盘

袁术有能力救吕布,但只是坐观其败,还有人倒是真心想出手救援,可惜又心有余而力不足。

吕布的老乡、河内郡太守张杨属于后者。张杨与吕布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知道吕布被围下邳,数他最着急,无奈河内与徐州之间距离遥远,鞭长莫及。尽管如此,在未收到吕布求援消息的情况下,张杨仍主动出兵,在威胁曹操后方,与吕布遥相呼应的同时,借此缓解曹军对下邳的围攻。

张杨依附于袁绍,袁绍因为正与公孙瓒激战,暂时抽不出力量对付曹操,便暗中支持张杨对吕布的增援。与此同时,曹操也打入了张杨内部,致使张杨的部将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其中一派以眭固为代表,支持张杨出兵,另一派以杨丑为代表,反对张杨出兵。

张杨的性格和吕布相似,为人宽大随和,就算发现部属图谋不轨,往往也只是落几滴眼泪,感伤一下,而不加以追究惩罚,然而军队可不是讲温情的地方,张杨此举对部属而言,实际是一种无原则的纵容。在曹操的指使下,杨丑发动兵变,杀死了张杨,用以响应曹操。尔后,倾向袁绍的眭固又杀死杨丑,明言宣布投归袁绍。

即便在张杨活着的时候,河内军对前线曹军的牵制作用也极为有限,而袁术的所谓增援更是光打雷不下雨,这使得曹操可以心无旁骛地加紧对下邳用兵,他采用挖掘濠沟的办法,将城池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

不过下邳作为大城,也不是这么容易被打下来的,一转眼,已经两个多月过去了,曹军仍无所得。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官兵普遍感到疲惫,曹操便打算暂时收兵,撤回许都。荀攸、郭嘉见状,急忙上前劝阻。

曹操的随军智囊团一直在研究敌情。荀、郭分析认为,自曹军东征以来,吕布一次也没打过胜仗,锐气早已渐渐丧失,不复往日之勇。打仗时,三军都看着主将,主将锐气大减,三军也就随之没了斗志。此时曹军正当一鼓作气攻克下邳,一旦撤兵许都,大好战机将可能一去不复返。

作为吕布的首席幕僚,陈宫曾两次向吕布献计,他会不会又想出什么奇招,从而化解曹军的攻势呢?荀、郭对此都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如同郭嘉所言,考查一个军师厉不厉害,最重要的指标是看他现场反应快不快,有没有临场应变的能力。贾诩在这方面做得几乎无可挑剔,战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所献的计谋也能在第一时间里帮主公解决问题。

按照荀、郭的剖析,既然陈宫分兵城内城外的建议未被吕布采纳,他就要或继续坚持,或另思它策,但在过去的这么长时间里,却未见他有此应对,可见陈宫虽然有头脑也有智谋,但见事迟,没有急智,终究成不了吕布的救星。

荀、郭主张,趁吕布及其所部的锐气斗志尚未恢复,陈宫也还没有想出新的解围脱困之策,应该锲而不舍地继续进攻下邳。曹操觉得他们说得有理,于是放弃收兵之念,按照二人所设之策,一面激励士气,加紧攻城,一面掘引下邳西边的泗水、沂水,用河水淹灌城池。

如此又围攻了一个多月,河水屡屡将城墙冲毁,城内外一片汪洋。在既无援兵,储粮也已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下邳守军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吕布感到实在难以坚持,于是便登上城头,对着曹军士兵喊道:“你们不要再围城了,我去向明公自首就是。”

“明公”是那个时代对有名位者的尊称,吕布此处所称的“明公”也就是指曹操。一旁的陈宫听后急了,生气地说:“逆贼曹操,算什么明公!现在去投降他,如同以卵击石,岂能保全性命?”

文有陈宫,武有高顺,二人都坚决反对降曹,吕布说服不了他们,只得暂时作罢,但他的态度无疑让其余部属更为动摇,一些将领不愿再死守下去,内心都打起了小算盘。

这时正好发生了一件事。吕布的部将侯成丢失了一匹名马,不久又找到了,众将合伙送礼,向他表示视贺。侯成从贺礼中分出一份酒肉送给吕布,吕布正因形势险峻,守又守不住,降又降不成而感到愁闷,便顺势将一通火发到了侯成的身上:“我下令禁酒,你们却私自酿酒,是想乘我饮酒的时候谋害我吗?”

如果吕布像曹操一样平时御下严厉,就算偶尔发无名之火,一般情况下,部属也就只能捏捏鼻子,自认晦气算了,偏偏吕布又一向是个过于宽容的家长,部属的脾气也因此都被惯坏了。侯成被骂后又恨又怕,恨的是吕布不识好歹,自己马屁拍在了马蹄上,怕的是吕布会不会以触犯禁酒令为由,对他予以处罚甚至斩首。

魏续等将领都是给侯成送了礼的,这些人聚在一起一商量,认为若继续留在城内,就算不被吕布追究,城破后也得送命,与其这样,不如直接弃吕降曹。

计议已定,众将乘陈宫、高顺不备,突然将二人捆绑起来,然后率领本部士兵出城投降曹操,陈宫、高顺则成为了他们送给曹操的“礼物”。

魏续等人本来都是深得吕布信任的将领,吕布根本想不到他们会在关键时候背叛自己。后来,吕布还很不解地对曹操说:“我吕布对待诸将一向优厚,却料不到诸将在危急时刻全都背叛了我。”言下很是愤懑不甘。

曹操在进攻吕布前,广泛搜集了关于吕布的情报,他当即毫不客气地戳穿道:“你背着你的妻子,和诸将妻子之间关系暧昧,这怎么叫待之优厚?”

吕布听后哑口无言。

捆绑老虎不能不紧

诸将降曹事件不仅进一步削弱了下邳的防御力量,也在心理上对城内军民造成了更为沉重的打击,反过来,曹军则从中受到激励,攻城愈猛愈急。当吕布率部分亲将登上名为白门楼的南门城楼,察看战况时,始觉大势已去,城池是再也守不住了。

曹操在攻打下邳前曾屠彭城,使得他的“围而后降者不赦”已成为人尽皆知的事实。既然曹操连守城的普通军民都不放过,主帅又焉能留得性命?吕布自度难免一死,还不如便宜手下人,于是就让左右割下自己的头去献给曹操。

吕布虽热衷于给部将们戴绿帽子,但他待人不苛严,多数下属与他的关系还是较为融洽的,要他们杀掉吕布,用其首级去获取荣华富贵,还是没人忍心这么做。

吕布嘴上说死就死了,心里其实也仍存着侥幸活命之念,见状便自行走下城楼,打开城门出降。正在攻城的曹军一拥而上,将吕布捆了个结结实实。

曹操率文武官员登上白门楼,命令将吕布、陈宫、高顺押上来,对他们进行公开处置。吕布一见曹操就说:“捆得太紧,稍微松一点。”曹操笑道:“捆绑老虎不能不紧啊!”

吕布要求将捆他的绳子松一下,求饶的意思已经相当明显。过去陈登骗吕布时,曾说曹操将他看作是鹰而不是虎,如今听曹操口口声声“捆绑老虎”,不知道是不是因此触动了他,令他对曹操说出:“从今以后,天下可以安定了。”

“何出此言?”曹操果然很感兴趣。

“明公所害怕的大敌之中,也没有能超过我吕布的了。我现在已经降服,如果命我统率骑兵,明公统率步兵,何愁天下不能平定?”

曹操在最早会见陈登时,就认为吕布“狼子野心”,无法蓄养,如果有条件一定要灭掉他,而不能留着。这次攻克下邳,他本来也没想过要让吕布活着,但吕布的话还是让他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即是否可以如其所言,收吕布为将。

尽管吕布有些夸大其辞,然而中原杰出的骑兵将领不多,乃是事实,吕布在骑兵作战这个领域有着极高造诣,也是事实。统观整个关东地区,大概也只有原来的公孙瓒可与吕布相提并论了,若吕布能为曹操所用,曹军骑兵的作战能力必能得到提升,这是毋庸置疑的。

曹操爱才如命,为此开始犹豫不决起来。他的表情变化全都被吕布看在眼里,见刘备在曹操身边坐着,他赶紧请刘备为他做说客:“玄德公(刘备字玄德),您是座上客,我是阶下囚,绳子把我捆得太紧了,您就不能为我说句好话吗?”

吕布之所以寄望于刘备援救自己,大概是认为刘备还欠着他的“人情”:刘备在失去徐州后,他同意刘备依附于己,给了刘备东山再起的机会,此后,高顺等攻破小沛,俘虏了刘备的妻儿,他也没拿对方怎样。

问题在于,吕布的“人情”在刘备那里有着完全不同的解读。比如徐州本来就是刘备的,是被他吕布乘隙所夺,当时刘备的处境可以说苦不堪言,因为丧失地盘,缺乏粮食,刘军官兵甚至一度互相残杀,以人肉为食。又比如说刘备的妻儿,刘备可不是吕布,他没有那么婆婆妈妈,儿女情长,要不然,也不致于仓促之下把老婆孩子都丢掉了。如今下邳城破,一家人得以团圆,他也不会感谢吕布的“照顾”,而只会想到这笔帐终于到了清算的时候。

面对吕布为了抓根救命稻草,已经不管不顾的猴急模样,刘备始终保持沉默,一言不发,就像耳朵背,没听到他的话一样。曹操倒是心有所动,对吕布说:“你何不直接对我说,而要去求刘使君呢(使君是对州刺史或州牧的尊称,此时曹操给刘备的头衔是豫州牧)?”

说完,曹操便命人给吕布松绑。主簿王必见曹操要放过吕布,急忙上前劝阻道:“吕布乃强暴之敌,其部众就在附近不远的地方,不能给他松绑!”

王必乃是当年曹操遣使长安所派的特使,在曹操幕僚中,他的谏言一向很有份量。曹操听后,对吕布说:“我本来想给你松绑,但是主簿不同意,怎么办呢?”

死是理所当然的

曹操是一个很有决断力的人,当然不会因为主簿出言,就立即改变主意。事实上,他也深知,吕布并非普通战将,而是可号令一方的诸侯,只有杀掉吕布,听从他的并州集团才会树倒猢狲散,这股劲敌也才能算是被彻底消灭。

然而理性归理性,爱才的癖好还是让曹操欲罢不能,难以取舍,一时之间,他也不知道究竟是该给吕布松绑,还是直接拖出去砍了。看到曹操如此犹疑,本想静观事态变化的刘备终于坐不住了,他赶紧接着王必的话说:“是不能松绑啊,明公难道忘了,吕布是如何侍奉丁建阳和董太师的吗?”

丁建阳是丁原的字,董太师指的是董卓,刘备以此提醒曹操,吕布乃卖主求荣、反复无常之人,他做谁的部下,谁就会倒霉,你要是想留下吕布,那就等着重蹈丁原、董卓的复辙吧!

刘备这句话所起的作用,其实就是替曹操下了决心,曹操终于得以从矛盾心理中抽出身来,他向刘备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吕布本来似乎已经看到了被赦免的希望,不料转瞬之间就又被刘备送上了断头台,不由得又气又急,瞪起眼睛骂刘备:“你这个小儿,最不可信!”

吕布的命运已经确定,接下来,曹操问陈宫:“公台(陈宫字公台),你平常自称智谋有余,今天怎么弄到了这个地步呢?”

陈宫转过头去,看着吕布:“只因他不听从我的话,以致弄到如此地步,如果他能按我的意见办,未必被你们活捉。”

作为谋士,陈宫当然有他的缺陷,但如果能够从头再来,就算还是要背弃曹操,他应该也决不会选择吕布。其实在此期间,他肯定也已经后悔过,要不然就不会有暗通袁术的事了。可是袁术又是什么明主?以陈宫的政治智慧,他不会看不出袁术早已日薄西山,如此做法,倒颇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味。

这一结果正是曹操乐于看到的,陈宫当年叛他而去时,留给他的那股愤恨之情也随之被稀释,他笑着问陈宫:“你看今天这事该怎么办呢?”

吕布是“轻侠”出身,这可能是他死到临头,仍旧不明大义,乞生偷死的一个重要原因。与吕布不同,陈宫乃兖州世家子弟,自己做过哪些事,应当承担什么样的后果,他心里比谁都清楚,也因此从一开始就已断了求生之念。听了曹操的话,他从容答道:“作为人臣不忠,作为人子不孝,死是理所当然的。”

陈宫是兖州豪族背叛曹操的罪魁祸首,以军法论,必死无疑,但他有劝领兖州之功,曾是曹操手下的心腹,更兼还是一个难得的智谋之士,故而曹操对他也有网开一面的考虑,前提是陈宫必须自己主动求情服软。

陈宫这个时候还提到孝,说明他很在乎家人,于是曹操用颇为惋惜的口吻问道:“你死了,你的老母怎么办?”

“我听说,打算以孝治天下的人,是不会加害别人父母的,我老母是死是活,只能由明公来决定,不是我能决定的。”

“那么,你的妻子儿女怎么办?”

“我听说,施仁政于天下的人,是不会杀绝别人后代的,我妻子和孩子是死是活,也只能由明公你来定夺。”

陈宫已不再骂曹操为“逆贼”,而是像从前在其身边辅佐时那样,称为“明公”,显见得他自己虽然不惧死亡,却也希望曹操能念及旧情,宽免其家属。

曹操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过了一会,陈宫再次开口,不是乞求饶命,而是要求尽快赴死:“请把我拉出去处死,以彰明军法。”说完就径直往外走去,军士拦都拦不住。

曹操见此情景,只得流着眼泪在后面送行,陈宫头也不回,就好象把他在人世间所经历过的全部恩恩怨怨,都一股脑儿地抛在了身后。

当天,吕布、陈宫、高顺被一同以绞刑处决,陈宫临刑前所展示出的英雄悲壮之气,给后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令曹操颇为动容。他没有忘记陈宫的临终之言,特地将其老母迎来奉养,直至去世。陈宫的女儿长大后,曹操又为她操办了出嫁事宜,对陈宫家人的关心和照顾,甚至比陈宫在世时还要周到。

曹袁相争

自南征豫州以来,曹操南征北伐,不但通过击败对手不断获得地盘,而且还从对手阵营中广为吸纳人才和军队。

吕布被擒杀后,归附于吕布的泰山军首领臧霸逃至别处藏叵起来,曹操悬赏找到他,厚加款待。臧霸深为所动,又协助曹操招降了其余泰山将领。

泰山军虽无法与曹操、吕布这样的大型军事集团相比,但作为活跃于山海地带的土著军队,用他们来控制当地,稳定后方,对曹操而言,不啻于一个最好不过的选择。基于这一认识,曹操委任以臧霸为首的泰山诸将为郡守、国相,专门将徐州的滨海地区划出来,交由他们负责管理。

比臧霸价值更大的是张辽。从史籍留下的记载来看,在摆脱凉州军控制后,逐渐形成的并州军事集团应包括三支人马,即吕布、张杨、张辽。三人的出身和早年经历都大体相似,当初都随丁原前赴京师洛阳勤王,后来张杨、张辽同受何进委派,回并州募兵,等二人重返洛阳时,吕布已杀死丁原,在这种情况下,张辽便依附了吕布。

张辽与吕布不同,他不是带头与曹操争雄的诸侯,而只是一个为主公所用的将领。张辽与高顺也不同,高顺死忠于吕布,与曹操也没有什么个人之间的历史渊源,所以曹操问都不问一声,就把他给杀了。张辽部在吕布军中一直都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地位,吕布被杀后,他就率领部属投降了曹操。

原并州军的骑兵主将,吕布、张杨已死,张辽硕果仅存,且智勇双全,勇猛过人。曹操自然要加以重用,在张辽归降后,即任命他为中郎将,并赐爵关内侯。

在曹操东征吕布,袁绍北击公孙瓒之前,曹操、袁绍都早已视对方为自己最危险的敌人。与大敌争衡,必须首先确保自己后方没有其他强敌,在这一点上,两人的认识完全一致——曹操击灭吕布,占据徐州,解除了北向用兵的后顾之忧,然而时隔不久,袁绍也终于得以消灭公孙瓒,进而基本控制了冀、青、幽、并四州,将黄河以北地区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南方,唯一能够与袁绍抗衡的是曹操,在北方,唯一能够与曹操抗衡的是袁绍,中原的战争,势必将由群雄兼并演变为曹袁相争。第一个成为双方互争目标的是司州的河内郡,张杨的部将眭固接管河内后,宣布投归袁绍。曹操率先出手,他没有马上返回许都休整,而是抓住袁军战后疲惫,暂时无力兼顾其它之际,亲率中军主力,迅速渡过黄河,杀掉眭固,控制了河内。

公孙瓒曾经拥有关东最强的骑兵部队,极盛时期甚至可以指挥上万骑兵会攻袁绍,那时吕布都还没有出现在关东战场上。与曹操一样,袁绍通过消灭公孙瓒,不但扩大了地盘,而且通过兼并公孙瓒的武装,使他的军队实力尤其是骑兵变得更为强大。

除了军事上处于优势地位以外,此时袁绍在北方已不存在任何后顾之忧,可以腾出手来,全力以赴地对付曹操,相比之下,曹操背后仍有刘表等强敌,随时都有受其攻击的可能性。袁绍对此很是得意,连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给朝廷的进贡越来越少。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主簿耿包窥测出袁绍的心思,暗地里向其提议,说不如顺应天命,自立称帝。袁绍正中下怀,便把耿包的提议公之于众,让部下们进行讨论,实际是想和袁术一样,借此取得众人的拥戴。不料这件事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官吏们都说耿包妄言胡说,应予斩首,袁绍傻了眼,为了把自己撇清,只好依言摘了耿包的脑袋。

袁术称帝前,真正在意的并不是部下说好说坏,他顾忌的还是曹操,袁绍同样如此。既然曹操是自己称帝的最大障碍,而且看起来干掉他的条件已经具备,那还等什么呢?

袁绍决定进攻许都,劫出献帝,他知道这同时也是攻取曹操的致命一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见袁军进攻许都,就不能不全力堵救,到时他就可以达到消灭曹操,进而称帝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