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说起汉代风云人物,不能不说到韩信,因为韩信在西汉初年至少有三个第一。其一韩信是西汉第一功臣,当时就有人评价韩信“功高无二,略无世出”。就是说这个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韩信了,他的功劳也没有人可以跟他相比了。其二,他是西汉第一个被杀的功臣。其三,韩信是第一个把《孙子兵法》用得出神人化的军事家,他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被后世民间誉为“兵仙”、“战神”!

留下了如此多的第一,韩信到底是什么人呢?他的胸襟、他的眼光、他的封土拜将之道又是从何而来的?一个郁郁不得志的青年成长为国家高级首脑,到底要有怎样的雄心和意志?面对人生挫败他怎样走出低谷?面对欺骗他将如何抚慰自己?生活中人们也经常用一些语言来激励自己。譬如当生活处于逆境时,人们会用“大丈夫能屈能伸”来慰勉自己或是劝慰别人;当受到别人恩惠和帮助时,人们会许下“一饭千金,知恩图报”的铮铮誓言;当要举全力获取某种胜利或是成功时,人们会用“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来鼓劲加压……这些典故都来源于一个穿越古今的名字——韩信。

人们经常使用的有关韩信的俗语、成语就有160多条,然而,人们对韩信其人的了解却甚少。

从一个不羁少年到大器晚成,韩信志存高远,忍辱负重,他的经历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小说,无时无刻不充满着传奇色彩。然而不论是在事业的巅峰还是低谷,无论是在饥寒交迫时还是笼中困兽最后一刻,不变的是他对理想的追求——“大丈夫生当为人杰”!“四次投主”演绎着他“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和不断追求理想、渴望建功立业和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坚軔和才情。

韩信足智多谋,灵活多变,遇事肯动脑筋,谋略高瞻远瞩,逢战必出奇招。

韩信知恩图报,以德报怨。发迹后的韩信对颠沛流离的日子刻骨铭心,他要报答漂母“赐千金”。“令出侉下”的蛮屠更是被韩信谓之为壮士,出人意外地“以为楚中尉”。

韩信待人真诚,忠心耿耿。项羽使武涉劝反遭拒绝,蒯通两次劝反不改其忠。“若人生谓棋,我愿为其卒。”“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为了实现理想,虽九死而无一生,他也是心甘情愿,始终不悔。

当时著名的谋士武涉和蒯通劝其“三分天下而王之”。蒯通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就是上天给你的你不拿,那你是要带来灾难的,时机成熟了你不做,那是要带来灾殃的,你不能犹豫。这个建议如果被采纳了,中国的历史就得重写了。

而韩信对汉王感恩戴德,发誓永志不忘,不能背叛。他这份感激简直是难以言表。他曾这样拒绝谋士的进谏:

“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背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觸,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背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韩信认为坐了人家的车子,穿了人家的衣服,吃了人家的东西,那就要把人家的患难也背在自己的身上,把人家的忧虑也当做自己的忧虑,就要用生命去报答。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问题,而是要用生命去报答的忠贞之心。

韩信的一生都在追求,一生都在进取,一生打了无数胜仗,运用了无数成功的战略战术,但只有一计一生不得要领——以退为进。

懂得进退是人生的大智慧。人生懂得“退”比懂得“进”更难,因为“进”是人性的本能追求,“退”则是人生的生存智慧。人生需要追求卓越,但是,更应当接受平淡。在人生的征途中继续辉煌固然是人生的成功,功成身退,未尝不是一种人生的解脱。人生,需要进退自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做人如此!做事如此!

如果说仅仅通过史学家的一系列杰作就说已经认识或者了解他,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就可以来形容概括他。我想那是肤浅的。只有了解他的过去,了解他生活的年代,才能读懂这个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人。

本书用生动的文字记载了韩信的生平事迹,既写韩信的文韬武略,也写他的待人处世与生活态度;既写他的厄运与成功,也写他的得宠与失宠。韩信制胜的兵法,治军行政的方针,他独特的人生观、处世哲学、文化素养和人格品位,等等,都在书中得到精彩的体现。

两千多年的时光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故事虽落幕,人生不终场。最残缺的结局,最辛酸的奋斗,最残忍的成长,以及最惆怅的回忆浸透了历史的笔墨。韩信的那两滴泪化成了日日如期而至的露,如亿万只明亮的眼,审读着后人为他用词汇所作的种种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