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钱良毅是被谋杀的。”

突然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朱警官有些意外,却也不算特别吃惊。

从理论上来讲,一个原本健康的人猝死,自杀、他杀和病死的可能性都存在,目前的结论是钱因突发心脏病而猝死,这种情形已经得到了钱的父母家人的认可。钱有一次婚姻,没有子女,前妻现在身在国外。钱年迈的父母虽然悲痛,对于儿子因病去世的结论也没有异议,准备追悼会和告别仪式之后就返回老家。如果没有人提出异议或新的证据,此事便可以告一终结。

仅仅有一条短信,当然不至于就将思路带往谋杀的方向。朱警官想了想,回了一条:“谁是凶手?”

“在男女关系方面受害的人。”

一条短信就讲出了这样的“案情”,朱警官一方面觉得不能小题大作,一方面也觉得不能完全置之不理。

他首先请同事警员安排,将钱良毅的遗体继续保存一段时间,再电话约定M大保卫处长,联系再做一些对相关人员的重新深入调查。最后才拿起手机,继续向那个发来短信的号码发送信息询问。

但对方不再回复。

朱警官直接拨打,话筒里的回复是“您拨打的电话号码是空号”,他再请同事到电信部门帮助查明电话号码来源,很快有了回音,这个号码在遥远的异地被购买后仅使用发送了两条短信,就又被注销了,由于该地部分号码尚未全面推行实名购买,也无从可查何人使用这个号码。

显然,对方刻意隐藏身份,希望匿名“提供线索。”

朱警官并不急于展开调查,约保卫处长喝了茶,一边问道:“学校里有没人跟钱教授有过节。”

保卫部长想了想,说:“应该没有呀,要说他年纪轻轻,一下子春风得意,背地里妒嫉的人肯定有,但说有什么深仇大恨,倒还不至于。钱教授平时跟人打交道也比较简单,主要是埋头于研究工作,典型的知识分子呀,说跟谁有多好,可能都是泛泛之交,可要跟谁有多大过节,也没有。”

朱警官点点头,用纸巾擦拭了一下茶杯留下的水迹。

保卫处长有些不安:“怎么,情况有变,钱教授他……”

“应该不大会,只是需要最后排除一下,”朱警官说,“钱教授的遗体需要稍做保存一段时间,不会太久。”

保卫处长点头:“我们请家属配合。”

朱警官举起茶杯,喝茶时不由地发出了很大声音,放下茶杯,又叮当一声将杯盖碰得脆响,笑道:“我还真是个老粗,跑到贵校这么高大上的地方来,教养有待提高呀。”

保卫处长也笑道:“我是在学校里,可也不是知识分子,老粗一个。”

朱警官说:“客气呀,我看你用电脑系统对这学校里情况的掌握,也有高精尖的味道……对了,有没有一个叫罗迅的人。”

保卫处长确认:“有,也是化学系的,还算熟,不过平时跟保卫这边交道不多。”

看来,这个罗迅在学校里远远算不上风云人物,朱警官顺势问道:“罗迅的老婆也是学校里的?你用不用查查电脑。”

“不用,”保卫处长未加思索,“他爱人叫孙艾,不在我校,在一家股份公司任职,那家公司跟我校有人才战略合作,有时候她会跟学校里打一些交道,她倒跟不少人挺熟的。”

“她跟罗迅是通过工作关系认识的?”

“不,他们算是青梅竹马了,好像初中和高中都在一个学校,后来又一起在我们M大学上大学,一起毕的业。”

朱警官请保卫处长帮忙筹划一些事情,保卫处长有些奇怪,但也不多问:“好,我全力配合。”

朱警官得以见到一些跟青年教师罗迅有交往的人,大部分是M大学的教师和行政工作人员。保卫处长热心地表示,用不用也请一些罗迅授课的学生,朱警官摇头否认,说与学生无关,不必惊动他们。

面对这些了解情况的人,朱警官都只问一个问题:罗迅老师跟她的妻子孙艾的夫妻感情如何。

在被问到的人里,回答大同小异。

教师A:非常好,有名得好。

教师B:感觉他们结婚多年,认识多年,还是好像在热恋里一样,怀疑他们是不是连吵架都没吵过,是不是也吵过,别人看不到呢。

人事处职员C:罗迅的性格比较内向,跟大部分周围的人保持距离,孙艾虽然不在学校,但因为工作关系,反而跟学校里不少人打交道,在人际关系上对罗有所弥补。总的来讲,是关系非常和谐的一对年轻夫妻。

在这些回答当中,让朱警官印象比较深的,是系办小黄的说法。

小黄说:“罗迅和孙艾算是从小在一起,一起从一个小城市来到一个大城市,经历许多,算得上一起患过难一起享过福,建立起那种信任关系,一般年轻人比不了。所以就算有一些流言蜚语,也影响不了他们……”

“流言蜚语?”朱警官对小黄的这种说法有兴趣,追问道。

小黄一下子显得有些局促,在朱警官再三以警察身份和信誉予以保证后,勉强说道:“孙艾是个漂亮女孩,社交能力很强,由于工作关系跟各种人打交道,所以……”

“所以,是不是有人说她跟钱教授……”

小黄意识到这些对话可能的后果,正色道:“谣言总是有的,但谣言止于智者。所谓那捕风捉影的事情,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反正我是不信,大部分有点儿头脑,有的点儿责任心的人,也都不信。罗迅更是从来不信。”

“罗迅是不是根本就没听到过这些?”

小黄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有苦笑,在苦笑中,朱警官看到了这个高校办公室行政人员的一点儿恼怒和敌意。

流言就像流水,在任何地方都不缺乏。

但流言一定是谣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