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为它付出代价……为它付出代价……

高风开着车,这句话一直在他脑海里翻滚着。开过一个十字路口,他突然快速并线,掉头,朝着龙湾分局刑侦大队的方向开去。

他跑进冯凯办公室的时候,冯凯正在整理桌上的资料。

“许佳桐知道内情。”高风开门见山。

“什么?”冯凯见他没头没脑地跑进来,没头没脑地抛出这句话,有点糊涂。

“她知道许家福还活在世上的内情。”高风说,“她是为了我才去上海的,她在上海和我见完面后给多年不联系的吴天打电话,目的是探听我的情况,她知道我要去见吴天,也知道十年前我爸去上海找过吴天的事实。她在我喝了杀手为我准备的那瓶有镇静剂的矿泉水后,很准确地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她打那个电话的目的应该是向我告别,她知道我马上不久于人世……”

冯凯放下手里的资料,等他说完。高风的嘴唇翕动着,噎住了。

“所以?”冯凯催促他下结论。

“是她命令杀手除掉的我!”高风终于说出这一句,他最不愿承认的话。

“你找我的目的,是想让我马上拘捕许佳桐?”一阵沉寂后,冯凯问道。

高风说不出话来,他只是怔怔地看着冯凯。

“就算你刚才所说的一切都属实……”

“属实,完全属实。”高风打断他。

“高风,你也当过警察,你觉得这算是证据吗?”

高风没词了。

“如果说,注意,我说的是如果。”冯凯强调,“如果许家福还活着,如果赵月娥知情,许佳桐知情,甚至许军也是共犯,那我告诉你高风,那些自认为比他们脑子更机灵的人,在龙城从来没有好下场……”

“你说谁?”高风的语气有了一丝怒意,“谁是那些自认为脑子更机灵的人?我爷爷,还是我爸?还是我?”

“我只是想说,许家福还有许家的所有人,他们可比你老谋深算得多了。这个案子从86年案发到现在,过去了三十一年。也就是说,他们为这个案子,已经经营了三十一年!现在除了留下韩国杀手朴赞选一个名字,所有的证据都已经被他们抹得干干净净。是,理论上说,他们留下了不少的缺口,罗红英的死,许达的死,当年吴贵祥的死,韩国西川株式会社和许军的关系,包括你刚才说许佳桐要杀你,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缺口,但都停留在你我的推论里。没有实证,什么都没有!有吗?”

“那你们就找!”高风怒道,“找出线索,找出实证,找到你能控制的事。是罪行总会留下痕迹,这些缺口不仅仅只存在于理论上。许家福纵火自焚,这是他们编的第一个谎言。这三十一年来,他们为了圆这个谎不知说了多少个谎言!你只要戳破其中的一个,所有的谎言就会不攻自破。”

“没错,一个谎言必然要用更多的谎言来圆!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冯凯依然冷静,“我们现在要戳破的,就是许家福已经死了的这个谎言。这就是你说的‘第一个谎言’,那个原罪。只要我们在韩国找到了许家福的身影。”他伸出双手,做了一个爆炸的姿势,“嘭!所有的谎言不攻自破。”

高风看着他,不说话。

“朴赞选在我的眼皮底下成功地杀掉了两个人,加上你算半个。”冯凯放缓语气,“我冯凯什么时候受过如此的窝囊气?我恨不得现在就去把赵月娥,许军和许佳桐铐起来!可我能这么干吗?能吗?他们在龙城,在东山可比我冯凯,你高风体面多了……只要出牌时机不对,你手里握着一对大小王也不一定能炸得死他们。破案就是这样,你得在水里丢下好多好多鱼饵,等上很久也不见一条鱼来咬……”

“可你丢鱼饵了吗?”高风着急,“万一……万一韩国的调查不顺利呢?要是你手里不攒点筹码,到时候你能保证把这案子拿下吗?别说颜面无光,到时候你冯凯将会声名狼籍,就跟我爷爷一样!”

冯凯一时语塞。

“对不起,我来不是跟你吵架的。”高风低头认错,“说实话,就凭你认定我爸死于谋杀,我高风就服你,说实话,除了我父亲,我还没服过你们刑侦大队的谁。”

冯凯还是不说话。

“我理解你的处境。”高风说,“你有时候不作为,是因为不可为。我要是你的上级,我也不会同意在这个节骨眼上,重新调查96年的亲子鉴定事件。你在体制内。可我高风现在不是。你办不了的事,我高风可以办。”

“恭维,理解,却又给我下套。”冯凯看着他直摇头,“高风,你到底是想帮我还是想害我?”

“如果你真正欣赏我,我会是你的一把利剑,不然……”高风换上冷冰冰的语气,“我是死过一回的人,我什么都豁得出去。”

说完,他朝门外走去。

“站住!”冯凯喊住他,“记住,坏人得次次走运,好人走一次运就够了。”

“你的意思是再怎么努力,真不如幸运来得重要?”高风回头盯着他,“也是,事不关已,守株待兔便可,何必因为努力而丢了乌纱帽呢?”

“你说什么?”冯凯气得指着他的鼻子,脖子上青筋暴跳。

高风没再说话,他推门离去。

冯凯那指着高风的手微微颤抖着。

第二天一早,韩国仁川国际机场接机厅里,金在勇拿着一张写着“上海,石磊”字样的接机牌,在人群中等待着。

石磊,刘青叶,上海刑侦总队三支队警员蒋跃华,上海刑侦总队女翻译韩悦拿着行李正匆匆随着人流从机场里出来。蒋跃华看到接机牌,指了指金在勇的方向,四人朝着金在勇走去。

见面后少不得一番客套寒暄。金在勇领着石磊走出机场从机场里出来。在外面抽烟的崔志友警长赶紧扔掉手里的烟,迎上来。

“这位是我们的警长崔志友。他是我们国家中心局有突出贡献的警长。”金在勇给中国来的同仁们一一作了介绍。

“石先生,我们先送你们去酒店,你们好好休息一下。”崔志友和石磊握手,“然后由我带你们逛逛首尔,晚上我们局长会设宴招待你们。”

“我们在飞机上已经休息够了。”石磊说,“再说首尔离上海不远,没有时差,我们想马上和崔警长谈谈案情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那……这边请吧。”崔志友引他们上车。

来到酒店,石磊一行稍作休息。崔志友便搬来了案件资料,请韩悦翻译,给他们介绍韩国警方已经了解到的情况。

“李昌旭的资料都已经发给你们。”崔志友拿起一张在西川株式会社门口拍的,李昌旭的照片。“1988年11月至1991年11月之间,他的西川株式会社的确和上海联达纺织厂做过交易额六十亿韩元的纺织贸易,李昌旭也因脑梗塞死于1991年9月……”

“死在何处?”石磊问。

崔志友不解地看着他。

“许达和吴贵祥都是死在医院,死因也是脑梗塞。”石磊解释道。

“家属在第二天凌晨发现李昌旭猝死在家中。”崔志友说,“警方进行过调查,没有发现他杀的痕迹。就算是谋杀,现在也已经找不出证据。当然,理论上,李昌旭和西川株式会社或许有一些线索可挖,但我说的只是理论上,现在再去找实证还是有很大的难度,二十五年光阴过去了,有时候时间可以掩盖一切。当然,我们可以尝试一下。”

他把李昌旭的照片扔回桌子上,然后拿起许家福的照片。

“对了,有一个重点的线索。”刘青叶说,“1986年7月22日,有一艘中国渔船在济州岛一带被台风刮沉,船号是东海渔357号,我们认为许家福很有可能在那艘船上。

崔志友拿出手机点开照片,交给刘青叶,是几张当年打捞上来的“东海渔港357”号渔船的残骸。

“这是前天我在济洲岛警察署的档案里翻出来的。”

“有船上人员的信息吗?”刘青叶问。

“除了船,没有找到一具尸体。”崔志友摇头。

“渔船是离济洲岛多远的地方打捞上来的?”刘青叶追问。

“六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