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徐超,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男人
当落日慢慢的滑落云端,村民们结束一天的劳累,开启乡村朴实的夜生活。
夏日乡村的夜晚格外的宁静,没有城市里喧嚣吵闹的熙攘,只有悦耳的蛙叫与蝉鸣;没有炫目的灯红酒绿,只有摇曳的徐徐晚风。这是最美的乡村夜晚。
以前的长寿村,每天晚饭后,老人们会不许自主的走到他们谈古论今的地方,小孩子们就在旁边嘻戏,打闹,一切享受这寂静的夜晚,偶然会有几声刺耳的狗叫声,打断大家的思路。只是,随着长寿村的“改革开放”,乡村越来越城镇化,现在的夜晚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都是每人一个手机,大人们线上打牌,小孩们则是玩电子游戏,都成了一个个低头族。
汪有文三人走在前往村长的家的路上。他们对村长徐超也有些了解,徐超这个名字和长寿村是紧紧相连在一起的,甚至可以用句武侠小说里的一句话来说,徐超和长寿村已经打到了“人村合一”的地步了。
虽然现在徐超不复当年年轻模样,但对于长寿村来说,徐超仍然是一个传奇般的人物,
在十多年前的时候长寿村还戴着“贫困村”的帽子,在几年之前甚至少有游客。如今不过四五年间,古老的长寿村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崛起为传说中的浪漫田园、文艺胜地,年接待游客量18万人次,被认为是近年来国内乡村旅游项目打造中最为成功的典范之一。
提起长寿村,除了王大富,有一个关键人物不能不提,那就是村长徐超。从简单温饱下的乡间田野,到城里人竞相追逐的旅游乐园,长寿村变身乡村新地标中藏着怎样的改革创新密码?
传说中,徐超是因为一个电话而放弃了在市里的高薪职位返乡当了一名新村民。那个时候他在昆明一家地产公司任总监,参与过大理古镇的策划、运营及苍山项目的策划。但做出辞职来长寿村的决定,对徐超来说,是一瞬间的事。当年12月,徐超回到家乡,担任长寿村项目推进工作组组长一职。
没有名人故居,没有风景名胜,没有宣传资源,如何发展长寿村?这是摆在初来长寿村的徐超面前的一道难题。
彼时,徐超灵机一动,利用长寿村蹭了个《聊斋志异》的IP,再依托这些长寿旅游资源,长寿村开展了长寿观光、养老旅游、养生度假等旅游活动,自此开启了以前从未有的旅游产业。但仅有资源还不够,村里还有2000多位原住民,如何撬动整个村的产业发展?徐超将长寿确立为长寿村发展的产业根基和本底,并且再加上开发商王大富的加入,开展了将长寿村打造成旅游村的宏图。
为了进一步推动长寿村的发展,长寿村确立了“村民参与、村民主体”的产业发展道路,并由村集体、村民、财政产业扶持资金各出资三分之一,成立以村民为主体的合作社。所以现在在长寿村,要想获得建设用地,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第一是租用村民自有农家小院;第二是通过公开招拍挂,购买长寿村规划为40年产权的商业用地。
徐超也为长寿村的发展树立了追赶目标,即日本北海道的东川町。那里的文创和乡村发展基于农业生产,引进了酒吧、陶艺、农家乐、咖啡艺术馆等。
从“长寿村”到乡村“乌托邦”,有一种生活美学在长寿村
这几年间徐超的成绩单也是有目共睹。目前,长寿村已引进36个项目,整体计划是引进成型项目40多个。现在,已有30多个项目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创业、就业。
未来的长寿村将会如何发展?在徐超的想象中,未来的长寿村,是集众人之力打造的乡村“乌托邦”,这里有最美的清晨和黄昏,像画家寒山在这里潜心创作的“明月松间照”。
当乡村旅游发展到现在的4.0版,提升到了生活美学与生活方式的层面。从实际内容来讲,徐超也有了更多的谋划,对旅游进行更精细化的提档升级,给大家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感和服务,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做很多事情。
改革开放40年来,从全国农家乐的发源地,到如今在全中国那么多“美丽乡村”中脱颖而出的长寿村一直走在乡村旅游改革的最前沿。被视为“理想村”的长寿村在短短几年间“走红”全国,有什么特殊的吸引力?它的模式是否可以被复制?
长寿村特殊的吸引力除了旅游、文化、风景这个层面外,长寿村最打动人的是生活的部分。长寿村的村民比较淳朴,也乐于接受新鲜的事物。
当前的发展机遇是很好的,众多的人才、资金、项目、机会都将投向乡村。对于长寿村来说会继续延续“安家乐业家园”的定位,去夯实产业发展,深度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推出更多、更有吸引力的文创产品,对乡村旅游进行更精细化的提档升级,并推出一些订制化的旅游服务项目,给大家提供更好的乡村旅游体验感,让这里的村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收入持续提升。
一路走来,细雨中的长寿村如一幅徐徐展开的诗意田园画,柏油路干净平坦,两旁竹林掩映,屋舍俨然,足以满足人们对乡村的浪漫想象。在长寿村里,感觉不到一些刻意营造的景观,遇到的每一位村民都是淡然的,你和他挥手,他报以微笑。而对于徐超,每一声招呼都如自家人一般,徐超也会用地道的方言回复,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