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崇拜太阳
在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孟凯捡到了一只很小的麻雀。
那是个疯狂地的年代,“除四害运动”在轰轰烈烈的展开,同班的同学们疯狂的用手中的网兜捕鸟,然后打死,得意洋洋地举在手中,宣示着自己的威武。
之后遭殃的是蛇虫,孟凯家那个地方,夏天热的时候常有蛇爬进屋子里,但是除四害之后,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见过蛇这种生物。
甚至鸟类他都没见过。
直到上了大学,在野外实习时,他才渐渐的看到了麻雀的身影,学校里有养鸽子,他很喜欢在图书馆的台阶上看那些鸽子在阳光下飞来飞去,空中的光影一层层的将鸽子分成各种阵型,似乎是
但这种场景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学校里飞来了一只老鹰。
那是一只半大不小的鹰,当时的孟凯并不认识那是什么鸟,也许是一直鵟,它将学校里的鸽子追逐的四处乱飞,于是,一群义愤填膺的卫道士找来了保卫,将那只鵟打死了。
或许,那只鵟只是在寻找食物,养活几只嗷嗷待哺的雏鸟。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很难以从单纯的对错去描述出发点,但是孟凯总觉得,在几千年前,人类的各个文明,不约而同的开始崇拜“巨鸟”,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刻画在他们基因中的信仰。
或许,人类是来源于天空,所以他们向往天空。他们崇拜各种巨鸟,崇拜天上的神祗,是为了有朝一日,在寰宇之中寻找到自己最初起源的地方。
又或许,有一种从天而降的“神鸟”,给了人类进化的方向,拯救了人类的先民于水火中……
在几亿年的进化史当中,人类并非是力量最强大的,也不是最聪明的,但是人类成为了这个地球上的主宰。
如果论智力,其实这个星球上很多动物都有媲美人类的智力,海豚、大象,这些动物如果接受系统的教育,成就比人类更高。
人类强大在于学习能力。
而我们与生俱来的这种学习能力,是从何而来的呢,在进化中一直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物种的进化。
在上古时代的神话体系中,古代北欧的神话和古代埃及的神话一脉相承,而东方的神话中也各自有这样那样的相似之处,在没有文字通用的年代,这些文化其实很可能是有由同一批掌握了某种高等阶语言文字的“学者”写出来的。
孟凯相信,他们就是古代的科学家。
在很久远以前,各个古代文明中的科学家掌握了解释人类进化的关键线索,他们将这种线索写入了神话中,开始一代代的流传,他们崇拜天空中的巨鸟,后来巨鸟演化成了神祗。
其实古代的飞行战舰,也许和现在的飞机很相似,这世间是否真的有这样的一种飞行器,在上古混沌的年代,给人类带来了火种和文明?
商周时期,人类崇拜战神“鸮”,崇拜“玄鸟”,到了西周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凤凰这种生物的原型。
到了秦朝,对于巨鸟的崇拜,更是到了顶点。
秦人的神话中,他们给这自己加上了犹如“玄鸟生商”相似的身世血统,以标榜自己血缘正统。
孟凯用敬畏地眼神看着这个墙壁上的壁画。
在很久以前,这座高原号称人种走廊,十五世纪前中亚的雅利安人从帕米尔高原翻山越岭,走过了喀喇昆仑山,一部分去了西藏,另外一部分去了印度,还有一部分则是去了波斯,紧接着又迁徙,有很大一部分去了西欧。
当然,他们也去了东方的黄河流域,在楼兰发现的楼兰女尸,应该就是雅利安人种。
也许这些壁画,是古代帕米尔高原的原住民绘制的呢?
虽然这幅壁画已经模糊不清,虽然这幅壁画已经很久没有人在这么近的距离观瞻,用呼吸感受它的脉搏。
外面的风声渐渐的小了起来,史文帅趴在门口看了看,喊道:“风停了!”
这里常年刮风,有时候风口上能刮起六七级的大风,吹的巨石翻滚,在路上跑运输的车都能直接吹翻。
但是来的快,去的也快,所以说这里地邪,天气根本没有规律可循,现在虽然是塔县的夏季,实际上和沙漠上的春季很相似,在沙漠里,春季的沙尘暴很夸张,塔县没有沙尘暴,只有风。
孟凯将手电筒拧上,凑到外面看,被小风吹的一脸灰尘。
外头的太阳石堆,已经被风沙掀开了一些,在沙尘中露出半面真容,这是一副怎样的情景?
一个有些抽象化,经过了加工的“太阳”。
在那火堆的正中心,用细密的小石块儿仔细地摆列成一道道光线,簇拥着正中心的火堆,虽然沙尘还在漂,但是整个大体形状已经露出了真容。
“这里真的是以前的祭祀场所,太阳……”
孟凯看的眼睛都有些犯直,和朱遥兴奋地围拢在山洞口,外面微风依旧,但是地上石堆却这么的清晰。
“崇拜太阳,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有这种文明么?”
朱遥问道。
孟凯点头:“有,川蜀的,三星堆文明,在三星堆文明里有很多太阳崇拜的图腾。”
从1933年起,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就开始了挖掘工作,断断续续,持续了很多年,最初是一批外国人在挖,那些外国人有好有坏,也留下了一部分很重要的著作。
四川广汉的三星堆文明,大概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另类。
一九六九年时,殷墟文化研究进入了很关键的阶段,当时著名的生物化学技术专家金先生及其夫人被打为右派,关进了干校劳动,当时殷墟研究负责人夏先生找到了他们的领导,为金先生求情,将他们借到了考古所工作。
因为那时考古所只负责考古,和政治没有多大关系。
靠着这一个关系,许多著名的学者都得到了保护,为我国研究殷商文化提供了极大的助力,也是那个时期,有许多学者白天劳作,晚上研究殷墟甲骨文,取得了质的突破,一度让伟大领袖毛主席夸赞不已。
当时,发现了许多殷商古字,被放大印刷后,专门送给毛主席揽阅。也是那个时期,四川广汉的三星堆文明开始渐渐进入了研究学者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