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三下临江
临江厂专家招待所是一座四层小楼,建在厂大门后面的一处斜坡尽头。楼前楼后密植有不少黄葛树,巨大的树冠像撑起的一把大伞,将小楼掩映。招待所刚刚翻新过,外墙贴着光洁的淡黄色瓷砖。
办理入住登记的服务员刚从睡梦中醒来,她是一个中年微胖的圆脸妇女,估计睡得很香,右侧脸庞上印着清晰的桌印。对我们打搅午睡的举动,她颇不满意。简单登记后,她从右侧墙上扯下两串挂着的钥匙牌,“哐当”一声扔在柜台上。
这次秘密造访临江厂是钱大海支队长和欧阳教授特意交给我们的任务。按照欧阳教授的分析,伍玉琴被害案和王永梅被害案应当并案侦查。伍玉琴案是这起系列案的首案,一般而言,案犯在作系列案首案时,犯罪经验不足,多会选择自己工作、生活的心理舒适区作案。
临行前,欧阳教授反复叮嘱我们。
第一,重点排查临江厂的外来务工人员,尤其是伍玉琴案发后去向不明的外来务工人员。他的理由是,临江厂一直是个封闭的熟人社会,如果案犯是本厂员工,这起案件应该早就发生了。
第二,这个人的行踪轨迹至少和葛家沱、刘家沱两地存在某种联系。
第三,案犯采取闪电式袭击手段,采用这种手段的案犯往往对自身能力欠缺自信,可能存在与女性的交往障碍,不善言谈,甚至不排除有口吃的毛病。
第四,案犯拿走了伍玉琴的衣裙和**,可又没带走,而是埋在了距小道很近的树下。有可能案犯出树林的时候,听见外面有动静,做的临时处理,不排除有目击者的可能。
这次任务由周宁带队,我和李雪儿协助。我和周宁住二楼的205房间,李雪儿一个人住对面的206房间。刚放下行李,李雪儿就说肚子饿,要出去找东西吃。
我们从专家招待所出来,顺着斜坡,往厂大门外面走,没走多远,就看见公路右侧有一家餐馆,叫桃园饭庄。李雪儿说懒得走了,就选这家。
进到桃园饭庄,李雪儿拿着菜单点了份烧白、姜爆肉丝、炒空心菜,外加三碗豆花。从桃园饭庄大厅的窗户斜望出去,马路对面向前50米左右,有一大片工地。
趁老板上菜间歇,周宁问道:“老板,对面的工地在建啥子?”老板和周宁一样,也是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他抬头往窗外看了一眼,说:“哦,厂里在给职工建集资房,这是第一期,好像要建八栋。”
我想起来,上次幺爸到我家曾提到,临江厂要在旱河上面建个职工住宅小区,要建七、八栋,由他们建安公司负责,公司人手不够,正在到处招民工。
吃完饭,我借用饭庄的电话打给幺爸,邀他过来坐一坐。过了一刻钟左右,幺爸戴着顶安全帽走进来,进了房间后,他将安全帽摘下来,汗水已经把头发全打湿了。
见不是我一个人,幺爸有些惊讶,他“咕咚咕咚”喝完一杯白开水,说:“马克,你们找我啥事?”
“是这样,我们想问问,你们工地有多少外来民工?”我说。
“这段时间工地铺开了,招了不少外来民工,恐怕有200多。”幺爸拿出一包红梅牌香烟,撕开上面的包装纸,抽出一根点燃。他又抽出一根递给周宁,周宁摆摆手,示意不吸烟。
“那最近有没有突然不干,离开临江厂的外来民工?”我继续问道。
“外来民工流动性很大,有的干了两天就跑了,这个我要回去问哈包工头,民工都是包工头招来的。”幺爸说。
“那麻烦幺爸回去问哈包工头,最好能整理一份名单,最近突然离开的注明一下,越快越好。”
“怎么了?是不是黎志强有希望了?”幺爸像想起什么。
我没有正面回答他,只是对他说:“我们住在专家招待所,有什么情况随时和我们联系。”
幺爸站起来,准备回工地。我又问道:“除了你们工地,临江厂还有在建工地吗?”
“好像还有两处,一处是临江厂中学,他们在修学生宿舍,招了一些外来民工。还有一处是35车间,他们在整修厂房,也有一些外来民工。”
临江厂中学建在铁山坪风景区的半山腰,我在这所中学读了6年书,就是从这所中学考进了大学。从桃园饭庄出来,我指着左边一处长长的斜坡说:“从飞岚垭这个斜坡爬上去,就可以到临江厂中学,我们上去问问。”
午后的天气比较炎热,爬了一半才发现没带水,李雪儿汗流浃背,抱怨道:“这两边都没有一个商店,一瓶水都买不到,渴死了。”
“这两边都是家属区,还真没商店。再坚持一下,临江厂中学下面有一处泉水,可清凉了。”我说。
“真的吗?在哪里啊?”李雪儿四处张望。
“啰,前面一拐爬一坡,再一拐再爬一坡,再走一会就到了。”我指着前面说。
“你这一拐拐得可够远,好可渴啊!”李雪儿左手叉着腰,右手不停扇。
“这算什么,以前我读书的时候,早上要爬一趟,中午要爬一趟,一天来回要走四趟。”
“马克,上次来市局找你的那个女的,是你临江厂的同学吗?”即使这样口渴,李雪儿也不忘八卦一下。
“算是也不是,”我说道。
“什么叫算是也不是啊?”李雪儿问。
“她在临江厂中学读过书,但不是我的同级同班同学。”我转过身,站在梯阶上对李雪儿说。
“那她是?”李雪儿仰着头问我。
“她是黎志强的姐姐,叫黎佳,比我高一级。”
“哦,黎志强的姐姐啊,我看她很喜欢你呀,上学的时候,你也喜欢她吧?”
“你怎么不说话了?走啊!”李雪儿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一根细竹竿,见我站着不动,拿竹竿轻轻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