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目瞪口呆的文武百官
陈竹看着李世民的样子,总觉得李世民不相信自己说过的话,脾气瞬间就上来了。
自己难道还能在这件事上面骗他们不成?
毕竟现在的陈竹也是大唐的一份子!
“如你所说的,实在是有些让人难以置信,你有没有稳妥一些的办法。”
“如同这样的猜测,我们也可以想得到,算不得什么?”
就在陈竹脾气没有地方发泄的时候,长孙无忌直接撞了上来。
陈竹闻言,整理了一下衣衫,活动了一下筋骨,低声说道。
“其实有办法。”
“比如推恩令,瓦解突厥之间的凝聚力,比如贸易战,利用大唐的资源,换取突厥的必需品,再比如在突厥推行汉文化等等。”
“不知道长孙大人想要听哪一个?”
陈竹倨傲的看着长孙无忌,傲气十足。
长孙无忌,不,准备的说文武百官听到陈竹的话,已经是彻底的目瞪口呆了,陈竹当真只是一个少年?
之前陈竹的想法还都是天马行空,靠虚无缥缈的雪灾打仗的,怎么现在转瞬之间,就有如此多的办法了?
推恩令他们倒是知晓,只是后面的两种办法,他们着实是没有听说过。更加不知道,这样的主意会有什么作用。
不过看着陈竹自信满满的样子,好像还挺像那么回事的。
长孙无忌额头之上冷汗直流,自己这算是提到铁板上了吗?
对于陈竹的才华,长孙无忌倒是有所耳闻,也亲眼见到过,可当时的陈竹,可没有如此的锋芒毕露!
难不成当初陈竹在药店的时候,对他与李世民两人还有所隐瞒。
当时的陈竹一直都在控制自己,并未显露出自己的才华?
“此事容后再议,陈竹爱卿,你既然有这么多的主意,那下朝之后,你就详细的说说。”
李世民看着越发尴尬的长孙无忌,再度给他解围。
长孙无忌对着李世民拱了拱手,今日的脸算是丢了,竟然没有说过陈竹一个少年,当真是丢脸。
不过陈竹刚刚说的若都是真的,为了大唐,脸丢了就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此时的陈竹俨然已经是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之前他们还很不理解陈竹为何会深受李世民的器重,可是今日,他们彻底的明白了过来。
此子,不凡!
“诸位爱卿,可还有何事启奏?”
李世民看着陈竹的自信的样子,也没有心情上朝了,已经是迫不及待的听听陈竹的几个办法了。
突厥的事情,渭水之耻折磨了李世民已经两年的时间了,如今听到有机会灭了突厥,自然不能放过。
就在陈竹以为一切都要结束,终于可以下朝了的时候,一人缓缓的走了出来,面色不善的看着陈竹。
“陛下,臣有本奏。”
李世民看着此人的模样,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无奈的摆了摆手。
“玄成有何事,大可说来。”
听闻李世民的话,陈竹瞬间明白了过来,原来他就是魏征,这一次陈竹上朝,就是因为他弹劾自己!
刚刚说的实在是太尽兴了,把这个老匹夫给忘了。
“臣以为,陈竹封爵,不符合礼制!”
魏征面色不善的看了一眼陈竹,低声说道。
魏征话音落下,李世民当即拍了一下桌子,无奈的叹了口气。
又是不符合礼制!
礼制礼制,李世民现在都觉得魏征脑子当中除了礼制二字,就没有其他的东西了。
“陈竹从进贡水车与曲辕犁,到陈竹封爵,不过是短短的一天时间而已,陛下此举实在是让人寒心!”
魏征看着气愤的李世民,丝毫不在乎,紧接着说道。
魏征话音落下, 立刻得到了一众文官的点头同意。
其实这也怪不得魏征,陈竹封爵的速度,让陈竹自己都震惊了,更何况是他们?
最主要的是,在陈竹封爵之前,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消息。
等到知道的时候,陈竹已经是长安县子了!
长安县子是什么概念?
那就意味着陈竹的封地在长安,这样的待遇,即便是李世民的几个的儿子,魏王,蜀王等人都不曾拥有的待遇。
陈竹一介布衣,何德何能?
“除此之外,陈竹闲逛平康坊,在平康坊之中与人冲突,还好炫耀才名。最主要的是,他舍本逐末,做起了商贾之事!我觉得如此之人,担不起这个爵位!”
魏征不管陈竹与李世民都是怎么想的,又是一连串的罪名说了出来。
陈竹看着魏征的样子,暗自竖起了大拇指。
不愧是大唐第一喷子,这样的小事都能上纲上线的。
“陈竹爱卿,你有何话说?”
李世民笑了笑,将问题直接丢给了陈竹,李世民自信,以陈竹的能耐,应付魏征完全没有什么问题。
“魏征大人,刚刚你说的是我吗?”
陈竹假装疑惑的看向魏征,低声问道。
魏征看着装傻的陈竹,冷笑一声,装傻没用!
今日若是不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陈竹就不要想着安稳的离开朝堂了。
陈竹看着魏征爱答不理的模样,自信的笑了笑。
“魏征大人说我进入平康坊还与人起了冲突,不知道这件事魏征大人是从何得来?有没有认证物证?最不济, 你说我与人起冲突,至少要把人找出来,当面对质吧!”
陈竹微微一笑,瞥了一眼长孙无忌,淡然的说道。
陈竹直接将这个问题重新扔到了魏征的手中!
当时与陈竹起冲突的可是长孙冲,若是细数起来,程处默、秦怀道、房遗爱等等,都参与了这场冲突。
他们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爹可都在朝堂之上站着呢。
若是魏征非要追究这件事,陈竹也不在乎,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只要满朝文武愿意处理这件事就行。
魏征显然是没有想到陈竹直接不承认此事,更加没有想到,陈竹竟然会这么说。
若是顺着陈竹的话往下说的话,这件事牵连颇深,甚至满朝文武大部分人都遭受了牵连。
自己抓着这件事不放的话,恐怕等到下朝了,也说不完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