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训导主任

训导主任的确是校长身边一个不可多得的组织多谋的人物,尽管不是心理学家,他却极擅长揣摩他人的心意。他的许多大胆的设想和建议都令校长十分满意。如果说校长是个战略家,那他就是一个战术家。

校长每提出一个方案,制定一个计划,他便负责实施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对细节和技术问题进行完善,以求达到完美的效果。他有一条坚定的信念和校长不谋而合,那就是肃清一切胆敢违反校规,犯上作乱的问题学生。

他对自己的神圣职责深信不疑,全天候活跃在与问题少年斗争的第一线,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对问题少年,他向来是深恶痛绝。在他的策动下,立春中学将每个年级按学习成绩和精神面貌划分为若干个班级。其中,排名越靠前,越显示这个班级的学生即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相反,越靠后的班级,里面的人则是学校的心腹之患,是重点提防和打击的对象。

训导主任也确有自己的苦衷:按常理来说,即使不是教育工作者,就是以一个普通人的眼光来看,如果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不好,那他必然没什么价值。如果再辅以一点其他出格的事情,便说明这个学生肯定有问题。不守规矩的人是最为人诟病的人之一,今后社会上便会因此出现种种危机。而抛开他以后的处境不谈,眼下最让他和校长忧心的,是毫无疑问这些人将会对立春中学的升学率造成影响,因此,他更加痛恨起他们来。

本来,凭着他的精明,对付这些乳臭未干的学生实在是绰绰有余,但即便如此他仍然怀疑总有那么一小撮学生在暗中和他作对。而由他直接领导的纪律办公室,手下那些人个个又懒又笨,很难抓到学生的把柄以便让他以教育的名义将其踢出学校大门之外。

每天早晨,训导主任总是面色严峻,不紧不慢地在响彻校园的早读声中踏上一级级阶梯,手里夹着一个考究的公文包——里边通常是一大堆无聊透顶的文件,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先泡上一杯茶,翻一翻报纸。到了学校第一节课开始后,再到各个楼层巡视一番,脚上穿的反毛大皮鞋在走廊上踏得啪啪直响。他身上有着上世纪六十年代人身上特有的规律感,凡事按部就班。每天早上出门巡视前,他照例会来到办公室的大穿衣镜前,看看自己仪容是否威严。通常,他对自己都是十分满意的:刚劲的短发、魁梧的身材、再加上一件立领外套,确实能给人一种不怒而威之感。他钟爱立领外套,立领外套总能将他身上那股英勇气概衬托得恰到好处。

总体来说,他喜欢学校这份工作,众所周知喜欢某项工作无非是因为能从中获取乐趣。尽管肚子里没什么文化,在混乱的年月中他却成功地在学校谋得了一份差事。

一进学校,他就找到了生活的乐趣所在,每当看到犯了事的学生在他面前瑟瑟发抖,他心里就升起一股由衷的快感。他曾经在军队里面待过,拿班作势那一套在他早已是得心应手。

进入学校后不久,他就推出了一套学校管理军事化的理论,主张严厉。由于在这方面功勋卓著,很快他便升任训导主任。他头脑精明,深知管理措施须时时进一步深化。于是,上任后他苦思冥想,又想出了一个“零容忍”主张,即对于违反了校规的学生,只要证据确凿便可驱逐出校。对他来说,教育就是如此简单,简单到他生来便可胜任的地步。

一想到自己从事的是崇高的教育事业,训导主任心里总是一阵鼓舞。他向来瞧不起那些活了几十年也没体现出人生价值的同龄人。每当他又成功地赶走了一个问题少年,目送那个倒霉蛋拎着自己的行李步履蹒跚地走出校门,消失在夕阳的余晖之中时,他总为自己又为教育事业出了一份力而倍感骄傲。平时,他像训练情报人员一样训练着他的手下时刻注意学生的动向举止,一有异常即向他报告。

训导主任善于应付各类事情,抓逃兵也是个好手,说到私自外出,训导主任在这个问题上态度格外强硬。在他看来,翻墙出逃不仅是对校规,更是对他个人荣誉的严重挑衅行为。本来,想要在层层监控之下翻墙出逃是一件极具勇气和技术含量的事,但总有人愿意铤而走险。对于这种把戏,训导主任一向对抓捕工作乐此不疲,他时刻竖着耳朵倾听着校园里的风吹草动,然后暗中设伏,只等对方落网,成功的案例数不胜数。

但同时在训导主任的心里却保持着一项令他难以启齿的记录——有一个叫胡特的学生,来自高三年级七班,是个极心怀不轨,又具有狗一般灵敏嗅觉的人。他总能在高高的围墙底下察觉出危险而止步不前,因此,训导主任从未抓住过他。训导主任暗中发誓,总有一天要将他逮住,并一直为此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