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疯狂的战车:二征高丽
隋帝国的脸被丢尽了,肯定要有人来为帝国遭遇的这场重大损失买单。
首当其冲者,当然非工部尚书宇文恺莫属。就是这家伙在战场上制造了垃圾工程,才导致隋军首战失利,不但损兵折将,而且士气大挫。所以,宇文恺罪无可赦。
可让人意外的是,九月十三日杨广才回到洛阳,十月八日宇文恺就死了。
他并非死于杨广之手,而是自己病死的。没有人知道他的死是否与重大失职导致忧惧成疾有关,只知道他死得非常及时,不仅避开了皇帝的屠刀,而且保全了身后子孙的福禄。
相比之下,尚书右丞刘士龙就没那么幸运了。他是坚决主张放归乙支文德的人,而隋军最后就是被乙支文德打败的。所以杨广认为,不杀刘士龙,无以谢天下。
这一年十一月八日,刘士龙被斩于洛阳闹市。同日,宇文述和于仲文被罢黜所有官爵,贬为庶民。随后于仲文又被杨广投进了监狱,不久后便抑郁而终。
该杀的杀、该贬的贬了,杨广总算出了一口恶气。至于说他本人是否应该为这次失败承担什么责任,那是他连想都没有想过的。
身为大隋天子,不辞劳苦御驾亲征,深入前线指挥战斗,有错吗?
谆谆告诫军队,恪守义兵义战的原则,发扬王者之师的风范,严禁没有必要的屠城和杀戮,有错吗?
为士兵准备最充足的给养,提供最全面的装备,有错吗?
为了防止前方将领独断专行,为了杜绝个人英雄主义,让将领们相互制约、群策群力,充分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有错吗?
没错,都没错!
错的是高丽人,他们狡诈成性,背信弃义,不知好歹!错的是士兵们,他们违抗命令,丢弃军粮,所以自食其果。错的是将领们,他们只顾个人荣辱,无视全局安危,才让敌人击中了软肋……至于杨广本人,当然是没有错的。
一贯伟大、光荣、正确的杨广,怎么会有错呢?!
所以,这个刚刚从灰头土脸的失败中爬起来的杨广,很快就作出了一个新的决定。他决定继续开动他的战车,不惜一切代价二征高丽!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正月初二,一道征调天下军队齐集涿郡的诏令,再次从洛阳飞出,立刻传遍了整个帝国。
不灭高丽,杨广誓不罢休!
接到诏令的隋朝各级官吏,不约而同地在心里生出了一个问题——皇帝是不是疯了?这场倾尽全国之力、竭尽天下之财的战争刚刚遭遇惨败,数百万民众因为这场战争而挣扎在破产和死亡的边缘,数十万帝国将士刚刚捐尸沙场,这个疯狂的皇帝竟然还想不顾一切地让这一幕重演?!
官员们傻眼了。
而人民愤怒了。
大业九年,越来越多的人义无反顾地加入了造反的行列。
除了王薄、刘霸道、张金称、高士达、窦建德之外,齐郡(今山东济南市)人孟让、北海(今山东青州市)人郭方预、平原郡(今山东陵县)人郝孝德、河间郡(今河北河间市)人格谦、勃海郡(今山东阳信县)人孙宣雅等各自聚众起兵、四处劫掠,其部众多者十几万,少的也有数万,在山东(崤山以东)地区纵横驰骋,令各地官兵闻风丧胆,焦头烂额。
叛乱的烽火在急剧蔓延,可杨广却不以为意。
按照杨广对历史的领悟,几百年来的中国政治一直是门阀世族在玩的游戏。正所谓“天下以智力相雄长”,真正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力量从来只掌握在少数贵族的手中,农民们要么是这场游戏中无足轻重的配角,要么纯粹就是跑跑龙套、当当道具而已,绝对成不了气候、翻不了大浪!而眼下,各郡县长官心急火燎呈上来的奏报也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什么“盗贼蜂起”,什么“贼兵势大”,根本就是这些贪生怕死、敷衍塞责的的地方官吏替自己的无能所找的借口。杨广觉得,所谓的叛乱不过就是一些穷疯了的暴民在聚众抢劫而已,等他灭了该死的高丽,回头再来收拾这些小毛贼也为时不晚。
由于各地民众纷纷逃避兵役,致使东征军队迟迟未能集结,左右趁机劝谏皇帝缓图高丽。杨广大怒说:“高丽小虏,侮慢上国!今拔海移山,犹望克果,况此虏乎?!”(《资治通鉴》卷一八二)在此之前,杨广已经再度起用了他的宠臣宇文述。杨广在诏书中称:“宇文述因兵粮不继,致使王师陷于困境,此乃军吏调度不善之过,非宇文述之罪,宜复其官爵。”随后宇文述不但恢复了所有官爵,而且还被加封开府仪同三司。
这就是宠臣。即使在战场上一败涂地、损兵折将,也不妨碍天子替他回护开脱,甚至是给他加官晋爵。
大业九年春天,杨广再度御驾亲征,于三月初四率领百万大军进抵辽东,拉开了第二次东征高丽的序幕。四月二十七日,杨广车驾渡过辽水。二十九日,杨广命宇文述和上大将军杨义臣再次绕过辽东奔袭平壤,命左光禄大夫王仁恭进攻新城(今辽宁抚顺市北),杨广自领各军从正面猛攻辽东城。
这一次,杨广汲取了上次的教训,不再遥控指挥,也不再装腔作势地充当什么“王者之师”了,而是让各军将领自己拿主意——只要能把辽东城这块硬骨头啃下来,爱怎么打就怎么打!
于是,将军们开始撩起袖子各显神通。一时间,隋军不但用上了飞楼、撞车、云梯等大型攻城器械,而且挖掘了多条地道,夜以继日地从四面八方向辽东城发起空前猛烈的进攻。
然而,辽东城中的高丽守军却再次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坚韧和顽强。
隋军一刻不停地强攻了二十多天,双方伤亡惨重,可辽东城却还是没有陷落的迹象。
杨广最后想了一个办法。
他命人赶造了一百多万个大布袋,在里面填满泥土,准备从城外的平地开始堆筑,一直堆筑起一条与辽东城墙等高、宽三十步的大道,然后让步兵往上冲锋;同时制造多辆装有八个轮子、高出城墙的巨型楼车,夹在“布袋大道”的两侧,命弓箭兵在楼车上居高临下地射击城头上的高丽守军,配合步兵的冲锋。
这真是一个绝妙的创意——一个完美无瑕、稳操胜券的作战计划。
杨广不禁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奇思妙想而大感得意。一股提前到来的胜利的喜悦汹涌地激**在他的心间。杨广忽然诗兴勃发,立即策马跃上辽东城外的高岗,情不自禁地吟出了那首被后人长久传颂的“乐府体”名作《白马篇》:白马金具装,横行辽水傍。问是谁家子?宿卫羽林郎。
文犀六属铠,宝剑七星光。山虚弓响彻,地迥角声长。
宛河推勇气,陇蜀擅威强。轮台受降虏,高阙翦名王。
射熊入飞观,校猎下长杨。英名欺卫霍,智策蔑平良。
岛夷时失礼,戎服犯边疆。征兵集蓟北,轻骑出渔阳。
进军随日晕,挑战逐星芒。阵移龙势动,营开虎翼张。
冲冠入死地,攘臂越金汤。尘飞战鼓急,风交征旆扬。
转斗平华地,追奔扫大方。本持身许国,况复武功彰。
曾令千载后,流誉满旂常!(宋·李昉《文苑英华》)直到十几年后,李世民与魏徵等大唐君臣对杨广这首大气磅礴、意象瑰丽的上乘之作依然津津乐道,赞不绝口。
可令人遗憾的是,杨广虽然在辽东留下了自己文学生涯中的这首经典之作,到头来却依旧未能收获他一直在期待的这场高丽战争的胜利。
换句话说,杨广高兴得太早了。
随着各项准备工作的顺利进展,杨广胸有成竹地确定了总攻日期。他坚信,一旦发起总攻,这座又臭又硬的辽东城必定一战可下,而整个高丽的灭亡也必定指日可待。
与此同时,辽东城头上的高丽守军看着忙忙碌碌的隋军士兵,很快就明白了隋军的作战意图。他们睁大着恐惧的双眼,预感到辽东城的末日马上就会降临。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命运之神再度弃杨广而去,又一次站到了高丽人那边。
大业九年六月末的一天,一封来自国内的信件——不,准确地说,是一道来自洛阳的加急战报送抵辽东的天子行在。
接到战报的那一刻,杨广如遭电击。他感觉仿佛有一把利刃猛然从他的后背刺入,并狠狠地穿透了他的心脏。
什么消息令他如此震惊?
杨玄感造反了!
如果说,遍及各地的农民起义在杨广眼中只不过是蚍蜉撼树的话,那么杨玄感的叛乱则无异于一场政治地震,让杨广立刻感到了统治根基的摇晃。因为杨玄感是贵族,是杨广心目中最有资格、最有能力玩政治的贵族。
杨玄感是杨素的长子。大业二年,杨素病逝,杨玄感袭爵楚国公。造反前,他的职务是上柱国、礼部尚书,在帝国的政治高层拥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杨广很清楚,这样一个根深势大的重量级人物起兵反叛,必将产生“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可怕效应,从而引发巨大的政治离心力,促使更多的门阀世族和元勋显宦激生出谋求天下的政治野心!
杨广的担心是对的。
战报中说:杨玄感自黎阳(今河南浚县)起兵后,四方纷起响应,短短时间部众就达到十几万人。就在杨广围攻辽东的同时,杨玄感已经迅速兵临洛阳城下,对帝国的政治中枢造成了严重威胁。此外,杨玄感围城不过数日,洛阳城中的贵族和高官子弟竟然有四十多人出城投降,如韩擒虎的儿子韩世咢、观王杨雄(杨坚族侄)的儿子杨恭道、来护儿的儿子来渊、周罗睺的儿子周仲、虞世基的儿子虞柔、裴蕴的儿子裴爽、郑善果的儿子郑俨等等。杨玄感为了收拢人心,一律对他们委以重任。
看着这一大串熟悉的人名,杨广的心头不禁掠过一阵强烈的恐惧。
这是他一生中从未有过的对于皇权失落的恐惧。
杨广即刻下令逮捕随军出征的杨玄感的两个弟弟:虎贲郎将杨玄纵和鹰扬郎将杨万石。
但是,杨广迟了一步。
早在数日前,二杨已经接获兄长密信,然后在杨玄感的密友、兵部侍郎斛斯政的帮助下暗中逃离了军营。此时,斛斯政已经暗中投奔了高丽人,而杨氏兄弟也正飞奔在南下东都的路上。杨广勃然大怒,一边下令在军中彻查杨氏同党,一边快马传书,命各地官吏严密盘查过往行人,务必捉拿杨氏兄弟。
数日后,杨万石在高阳郡(今河北定州市)被抓获,随后押至涿郡斩首;只有杨玄纵成功逃回了杨玄感的驻地。
大业九年六月二十八日深夜,二更时分,隋朝东征大军的所有将领被秘密召至天子御帐中,准备接受最新的指令。
杨广反剪着双手背对众将领。在一阵长久的沉默之后,众将看见面白如纸的皇帝缓缓转过身来,艰难地从嘴里吐出了两个字:班师。
一场一百万人的大撤退,就这样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进行。所有人都接到了一个相同的命令:除了随身武器之外,任何人不准携带任何一件多余的东西。
第二天清晨,当辽东城中的高丽侦察兵蹑手蹑脚地接近隋军营地的时候,眼前的一幕让他们目瞪口呆——所有武器、粮草、装备、帐篷、辎重、攻城器械,外加一百多万个已经填满泥土的大布袋,全都原封不动地堆在那里,而整座隋军大营则静悄悄地空无一人。
一夜之间,一百万隋军士兵就仿佛人间蒸发了,一个也没有剩下。
这唱的是哪一出?!
用了好长时间,高丽人才回过神来——原来一场灭顶之灾已经和他们擦肩而过。
高丽军队在城中敲锣打鼓,庆贺他们绝处逢生。不过整个上午他们都还心有余悸,不敢贸然出城,直到午后才派出更多侦察兵往各个方向去查看,但仍然担心隋军在使诈。两天后,当高丽军队确定隋军已经撤离,才出动骑兵一路尾随,在隋军横渡辽水的时候发动攻击,砍杀了数千隋兵。
隋朝大军无心恋战。他们抛下遭受围攻的殿后部队,头也不回地朝本国边境狂奔而去。
第二次东征高丽就这样无果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