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继续较量

天启六年,叶向高再次被复用,虽然此时内阁的组成人员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东林党人:叶向高、刘一璟、韩爌、何宗彦、朱国祚、孙如游。表明了东林党在朝廷中的地位。

但这样的情况一个月之后就被打破,内阁进来了一位新成员 ———— 沈潅,沈潅依附方从哲势力,最早曾经在内书堂给太监们上过课,如此算来,魏忠贤也算是他的学生,对于这一点,很多人持怀疑的态度,魏忠贤本来就不通文墨,怎么可能听得懂课,无论听不听的懂,但他和魏忠贤认识很久了。彼此都比较熟悉这倒是事实。

沈潅后来在魏忠贤得势以后投靠了他这位“学生”,成为阉党的忠实骨干。

除了这个事情之外,沈潅在南京任职礼部侍郎曾经对本地的天主教徒予以驱逐,主要的原因是他一直信仰佛教,在南京的僧人出于利益考虑,也拿出一万两银子助其铲除,遭受驱逐让西方传教士受到了沉重打击,使的他们传入西学的过程一度被阻。

沈潅能够加入内阁不完全是魏忠贤的原因,在万历年间,因为能力出众,就被几派人员相继提名。只不过运气不佳,还没有到任,结果万历皇帝就驾崩了。等到真入阁的时候,时间已经是天启年间了。

就这样,东林党人把持的内阁就多了一个沈潅。

沈潅的到来开启了东林党人不幸的征途。他和魏忠贤本来就认识,魏忠贤掌权后,他马上投靠,积极支持他在皇宫“开内操”。军队在皇宫里操练,给皇帝娱乐,但凡有点觉悟的大臣都不会赞成,一万多人的部队进入皇宫,如果要政变,轻而易举。这个不是闹着玩的,太危险了。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东林大臣多人声讨沈潅是“肘腋之贼”,胆大的东林大臣刑部尚书王纪直接将其比作是遗臭万年的大奸臣“蔡京”。

刑部内部也有人选边站队,供职于刑部主事的徐大化,审时度势,选择倒向魏忠贤,积极给阉党出谋划策,因为文笔不错,因此经常代写一些文章攻击正直大臣,还为沈潅鼓噪,王纪尚书见自己的下属如此卑劣,就很痛恨,直接上疏弹劾徐大化的过错,他在奏疏中质问:“大化诚为朝廷击贼,则大臣中有交结权珰,诛锄正士,如宋蔡京者,何不登弹文,而与正人日寻水火。”

王纪在天启心中的印象不错,加上言辞激烈,所以不久之后,徐大化就被罢免。御史杨维垣和徐大化的关系不错,平时经常交流,见徐大化被处理很不满,公开对王纪的行为进行挑衅。责任他:言纪所劾大臣无主名,请令指实。

他本以为王纪不敢点名道姓的说出来,这样便可以让他理辞曲穷。

但王纪不是一个软弱的人,马上点出,自己所说的大臣,就是内阁大学士沈潅。说他和蔡京一样都是:“贿交妇寺,窃弄威权,中旨频传而上不悟,朝柄阴握而下不知,此又京迷国罔上,百世合符者”。出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这下桶了马蜂窝,王纪尚书把沈潅的名字直接说了出来,相当于是直接不给客氏和魏忠贤的面子,妇寺明眼人一下子就看出来了,这女人和宦官不就是指的客氏和魏忠贤么?

魏忠贤和客氏听到有人说自己的坏话,意识到不秒,商量到天启那里去打悲情牌,他们先是在天启面前哭诉了一阵,然后陈述自己的冤屈。天启皇帝对胜似亲人的他们给予了安抚。

在天启皇帝看来,虽然沈潅和客氏魏忠贤与这个事情有一定关系,王纪也不该过分直接的指出,并玷污他们的名誉,针对魏忠贤的哭诉,天启皇帝表示自己会帮着申斥。然后让他们回去好好休息,等待消息便是。

两人见反应的问题达到了效果,就告退回去了。

沈潅作为内阁的朝臣,给了魏忠贤思想触动。让他有了控制内阁的想法,沈潅帮自己做事,那么自己就有了钉子耳目,只是耳目数量不多,还不能形成压倒性优势,只要在内阁中自己人多,就可以绝对掌控了。

沈潅进入内阁之前,内阁还有一位离开的东林忠臣,这个人就是孙如游。他是浙江人,字景文,号鉴湖,都御史孙燧曾孙,为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的进士),累官至礼部右侍郎,明光宗即帝位后,因为抵制郑贵妃的阴谋出力甚多,得以升任礼部尚书。在移宫案中,他和其他朝臣一起反对李选侍久住乾清宫,言辞激烈,因此被魏忠贤所嫉恨,杨涟离开以后,他就成了魏忠贤的肉钉子。

明熹宗即位,命其以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

孙如游这个人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各方面都很优秀,魏忠贤盯了他很久都没有发现毛病,打算从他进入内阁的程序的纰漏上下手,他是由天启皇帝直接下命入阁。没有经过会推(官员参与评议)的程序直接进来的。魏忠贤认为,这里可以下手,于是组织亲信心腹,上奏朝廷声讨,称孙如游入阁不合理,要求他直接离开。

内阁的准入问题,在很早之前,就有皇帝直接任命过,并不能说一点都不合理,只要官员负责,人品端正,也没有什么问题。

不抓这个,就没得问题可以抓了,所以授意之下几人死死咬住这个不合制度不放,东林大臣在这种情况下按理都应该站出来说话给予支持,但遗憾的是,他们做事不够齐心。在涉及到这个制度合理与否的问题上,居然还有东林大臣站出来反对孙如游,陈述孙如游的入阁存在的问题,这个人还不是别人,而是在移宫案中做了很大贡献的左光斗。他说到:“数月以来,中旨之争频见章奏。开中旨者,自用如游始。则塞中旨者,亦必自罢如游。始如游去,而天下晓然。知不得以私意用一人,不得不以公议去一人,伟端不启,而公道旁昭矣”。出自《明熹宗实录》。

朝中大臣说闲话,孙如游知道无论怎么解释都没有用,他自己也不愿意受阉党黑白颠倒的诘问,于是上疏申请辞职,天启皇帝对于他的上疏提出了疑问,问他如何又无事生非?意思是怎么到你这里,就有问题了。

因为孙如游的事情朝廷争论得厉害,天启图个耳根清静,就顺了他的意见,将孙如游免职了,让他好好回家休养。

孙如游一走,矛盾都指向就转到另一个人头上,这人就是东林大臣刘一璟。,因为沈潅支持军队在皇宫开内操遭到大臣反对弹劾,弄得他头大,又因为方从哲和叶向高空缺的一段时间里,只有刘一璟威望和地位最高,算得上是接替首辅的不二人选,因此沈潅就怀疑是刘一燝在背后下手,针对他。因此鼓动自己人孙杰上疏皇帝指控刘一璟存在的问题。

刘一璟躺着中枪,沈潅怀疑他完全是冤枉了他,他一直小心翼翼的做事,和朝廷的言官一直保持着距离,对言官的态度也是冷冰冰的,这些会说的言官大臣对他都没有好脸色看,怎么可能帮他弄沈潅。

明末朝廷的政治风气就是这样,善于捕风捉影,因为怀疑,就可以把人家定性为坏人。抱着宁远错怪一个也不放过一个的原则,下狠手整人,这也是古代官僚常见的弊病之一。

此外要找刘一璟的茬,还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在明光宗元年的九月份,刘一燝曾经对天启上奏讲明,驱逐客氏的必要性,这遭到魏忠贤的痛恨,自然被定在处理名单之内。第二个原因是在皇宫盗宝案发生后(魏忠贤主谋),刘一燝坚决要求朝廷严惩犯罪分子,并且对魏忠贤因以修建万历皇陵有功劳给予赏赐荫封表示反对。

找我不痛快,我肯定也要找你麻烦。

在魏忠贤的安排,上疏要求处理刘一璟的大臣一拨接一拨。

刘一璟在宫廷里参与护卫自己登基的事情给天启留下的印象很深,他对刘一燝还很有好感,所以在御史刘重庆上疏弹劾刘一璟的时候,天启维护了刘一燝,对刘重庆的上疏给予了坚决批评,并做贬官处理。

刘一燝为江西南昌人,字季晦,出身官宦之家,其父刘曰材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官至陕西左布政使。家庭条件优越,刘一燝在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中进士,明光宗时期入阁,因为工作能力突出,在1622年的时候他已经是顾命大臣,担任户部尚书。

哪知道刘一璟这个位置还没有当多久,才一年多的时间,就有人来弹劾他了,除了刘重庆,霍维华弹劾他以外,还有名声交好的大臣震汤、陈九畴这些人都说他的不是,如果说魏阉的人跳出来指责他的过错还可以理解,那么自己人来说他的坏话,这就让他很难堪了。

上疏弹劾的大臣说他勾结宦官,这让他很郁闷,名誉是大臣的面子,如果被冠上就很难洗脱,还会在历史上留下骂名,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不得不连续上了几道奏疏来做解释,并要求辞职。

这正是魏忠贤求之不得的。马上矫诏圣旨,将刘一燝罢免削籍。

刘一燝如果走了,那么东林大臣势必会少一个中流砥柱。

这个时候,只有一个人可以劝天启皇帝手下留情,将刘一璟留下来。那就是才回到内阁不久,地位重要的叶向高大人。

但叶向高本身就对刘一璟看法就不好,主要原因在于,方从哲离开内阁之后,按照顺序应该刘一燝来担任首辅,但他把这个位置让给了叶向高。

本来他是一片好意,但在叶向高这里,他就不这么理解了。叶向高的看法是受到了门生的影响,有两位叶向高的门生在很早之前投靠了阉党,直接在恩师叶向高面前说刘一璟的坏话,说刘一璟对叶向高一直有不好的看法,这次是逼不得已才让出职位,他最痛恨叶向高了,几个门生这么一说,叶向高就信以为真了。

对刘一燝就见死不救,坐以待毙,没有采取任何挽救的措施。

老师糊涂了,学生可不糊涂,叶向高还有一个门生,将此事看得很透彻,这个人叫缪昌期,他对老师说,刘一璟是一个人才,对国家有益,叶老师,你怎么能不管他。

叶老师很不情愿就推脱说:皇上下的旨意,我难道不听。

缪昌期说,如果老师愿意出手给皇帝做工作,那么这个事情就可以圆满解决,也能打击阉党的气焰,真的不管的话,忠良大臣离开以后,又有什么办法来收场?

缪昌期分析得有理,终于让叶向高动了心,起身找天启皇帝说了情,天启皇帝对他的说情表示了尊重,说愿意下旨挽留。

但刘一璟在这一次被弹劾的事情中绝望了,直接连续上了十几次奏疏要求回去,天启皇帝没得办法,批准他的离开。

刘一璟的离开,天启时代的政局变化又加快了一步。

作为地位显赫的顾命大臣刘一璟。他在朝廷中一向颇有威望,魏忠贤没想到这么几次一来就把这个重要的人物给弄走了,更加坚定,想要插手控制内阁。

沈潅因为在朝廷中被刑部尚书王纪点名,丢了面子,心中不爽,直接将他牵连进了熊廷弼的辽东经略的案子中,导致王纪被削籍罢免处理。

刘一璟走后,叶向高冷静下来才觉得刘大人确实吃了很大的冤枉,同情心下,他对天启皇帝说,沈潅和王纪两个人都有责任,如果只处理王纪,公众会有意见。言外之意就是沈潅也需要处理。

叶向高的话很有份量,担任内阁大臣的朱国祚也认为自己不能和沈潅这样的人同流合污,要求离开。其他臣子也先后上疏说明看法,皇帝为了平息众怒,就在当年七月将沈潅罢免。

沈潅回到家乡后,有些郁闷,待了一年多就因病去世了。他在天启年间死了也不算坏事,免去了遭受崇祯登台后的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