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与机遇共存

卡内基越过大西洋来到欧洲进行了长达半年多的旅行和考察,此行收获颇丰。他买下了道兹兄弟的钢铁制造法的专利和焦炭洗涤还原法的专利,为事业扩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回到美国后卡内基干劲儿十足,他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熔矿炉,开始了钢铁事业。

卡内基的成功除了好学、勤奋、具有经济的头脑和高瞻远瞩的视角外,还有一点尤为重要,那就是他相信科学。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还是工厂的生产;无论是项目的最初设计,还是最终实施,科学的理念自始至终贯彻着他所经营的各项事业。19世纪60年代起,美国的钢铁生产经营极为分散,从采矿、炼铁到最终制成铁板等成品,中间需经过许多厂家,其中加上中间商在每个产销环节的层层加码,致使最终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卡内基深知传统钢铁企业的这些弊病,他决心建立一个面目全新的,包括整个生产过程的供、产、销一体化的现代钢铁公司。到了19世纪70年代,他意识到,钢铁时代已经来临了。

桥梁制造厂由于架桥的需要,都是生产锻铁,这是一种含碳量少的精制铁。后来,卡内基决心开始制造铣铁,这是一种粗制钢铁,是制钢的原料。1870年,他们建立了一处熔矿炉,以卡内基弟弟汤姆的妻子的名字命名,称为露西炉。这座熔矿炉高22.5米,像一个高大的怪物耸立在匹兹堡。建立露西熔矿炉耗费了一笔庞大的资金,超出预算两倍,很多投资者都提心吊胆,生怕把老本赔进去,当时有位业界的前辈就曾劝告他们应该延期展开这一事业。

那一时期的美国对利用化学方法可以制造铣铁一无所知,事实上,再也没有比制铁更需要利用化学技术的了。那时候熔矿炉的技术员都是靠感觉来判断炉内的情况。卡内基听说当时的欧洲全都采用化学方法制铁,于是,他想在自己的工厂进行实验,他聘请一名德国学者,由他检验买进的矿石、石灰石和焦炭的品质。结果他们发现过去一直被评为品质优良的矿石竟是含铁量极少的废物,相反,过去被认为是废料的矿石却是纯度极高的良质矿石。好坏的价值完全颠倒了,还有很多情况也是一样,科学技术的引进颠覆了很多他们旧有的错误观念。由于化学知识的改进,从此,铣铁制造工程逐渐走出了无知的黑暗。

但是化学方式制铁容易使熔矿炉发生故障,因为用优良的矿石取代了过去的废料,优质矿石中所含的成分也随之倍增,要熔化其中的成分,必须投入大量的石灰石,而落后的设备无法承受新的优质材料,以致熔炉逐渐无法负荷。

所幸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初期遭遇的难题都迎刃而解了。熔矿炉每天可生产100吨的铣铁,生产量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种产量在全世界是一项空前的奇迹,而他们一直保持着这个纪录,有很多人慕名前来参观,他们也都感到十分惊讶。科学的经营方法终于使他们超越了那些一直抱着陈旧思想而不求改善的制铁工厂,露西熔矿炉也就此成了卡内基事业中最有力的部分。

1872年,他们又建造了另一座熔矿炉,建造费用比起第一座熔矿炉经济得多。从此以后,他们便以低廉的价格买进其他制铁工厂摒弃不用的“低纯度”矿石,再利用科学技术,变魔术般地把它们制成品质优良的铣铁。

卡内基还买下了一座在当时人眼里毫无价值的矿山。根据卡内基手下技术人员的化学分析,得知这里的矿石硫磺含量少、矽含量多,只要适当地熔化,就可以制造品质最优良、含铁量最丰富的罕有产品。这个结果让这座原先一度被废弃的矿山一夕之间声名大噪,卡内基也因此获利。

长期以来,卡内基一直忽略了英国贝西默先生发明的周转炉(可以旋转、倒转的炉)制钢法。钢这种东西比铁硬,而且富有弹性,用途非常广泛。如果贝西默的制钢法能够普及,铁的时代就会成为过去,而由钢取代它的地位。卡内基有一位朋友约翰·赖特先生,他比卡内基更早注意到这件事,便曾专程到英国和贝西默签订契约,而建造了新的熔矿炉。这是非常正确的判断,不过当时贝西默制钢法还是属于试验期间,无法生产预期的制品,同时费用也很庞大,结果约翰·赖特失败了。

卡内基看到这种情形,也就不急于马上采用贝西默制钢法,而开始制造铁与钢的中间产品,也就是制造硬头铁轨。硬头铁轨就是直接和车轮摩擦的部分,是以特殊方法制成以保持硬度。当时不仅是宾州铁路,其他很多铁路公司也都被迫更换铁轨,而且事态非常紧迫。因为在某地的转弯处,每隔六周就必须抽换一次新轨,最长也不得超过两个月,不但费用庞大,而且也很麻烦。因此卡内基决定到英国去一趟,买下了道兹兄弟的专利权,他的发明是把铁轨顶部加以碳化,以减少损耗。卡内基回来以后就在他们的制铁工厂旁边另外建造了一座熔矿炉,把宾州铁路数百吨的铁轨加以碳化处理,制成硬头铁轨。他们把硬头铁轨安装在一些急弯的铁道上,进行实验观察,结果证明其耐久力相当强,的确是一项重要的发明。

不久之后,卡内基再度到英国时,看到贝西默制钢法已经进入实用阶段。于是,1873年1月,卡内基和他的朋友们共同在匹兹堡创立了钢轨制造公司。

当他们的公司逐渐有了基础之后,却遇到了1873年的经济恐慌。这在卡内基的企业生涯中,可以说是最不安、最黑暗的时代。他们的公司虽然平安无事,可是和他们有生意来往的公司却一家一家地倒闭了,因此使他们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经营得十分艰苦。同时,公司的资金难以周转,就连员工的薪水也无法支付,卡内基不得不在纽约市到处奔波借钱来应付困境。

此外,有一些本来谈好要出资的人,后来由于某种原因无法参加,使卡内基不得不自己购买那些股权,也就是这个原因,使卡内基掌握了公司的支配权。

这时候,由于卡内基在实业界相当活跃,有一些老前辈就在暗地里评论卡内基:“安德鲁这个人不是靠实力,而是靠运气来建立他的将来与成功的。”对于这些闲言闲语,卡内基只是一笑置之,世界上没有哪件事的成功是靠运气的,那些平时积累不够的人,是无法把握成功的机遇的。而世界上只有母亲最了解卡内基了,不论别人怎么说,只要母亲相信他就够了。

卡内基的事业能够在危难时期依然屹立不倒,还要归功于他贫寒的出身,因为多年生活的磨炼使他能够从容地面对更多的挑战。从底层社会走上来的人,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更善于打破常规,也更了解普通人的情绪和心理,因此,他善于用人,也喜欢跟普通人打交道。而这些品质是成功的关键,很多出身优越的孩子是很难获得的。卡内基认识一位贵族子弟,他很有能力和才智,被认为是政界的新锐之一,只是想法过于陈旧,因此似乎无法使自己更能发挥所长。这可能是他的身份高贵,并未经过任何困难就获得参议院的议席的缘故。如果他身为劳工阶级的子弟,而在众议院得到议席,那他可能会因为在人生的波澜中历经过的磨炼而成为更伟大的人。

有一天,这个贵族子弟来找卡内基,一进门就对卡内基说:“我要你辞退你的秘书。”

卡内基不知道他突然说这一句话是什么用意,于是反驳他说:“你不觉得这个要求太过分吗?这位秘书是我的得力助手,到底他什么地方得罪了你?”

贵族子弟就把一张信封递给卡内基,很不愉快地说:“我昨天收到你的这封信,是他代笔的,你看他把我的名字写错了一个字母,像这样粗心大意的人,你还能继续用他吗?”

“这真是对不起,不过如果换成我,我不会介意。假如为这种小事情发怒,那我这一生就不好过啦。”卡内基每天总会收到很多的信件,其中有不少人会把他的姓名拼错,有的写成卡禄纳基,也有的写成卡隆基……离谱得叫人啼笑皆非,但卡内基从没为这种小事在意过。但这个贵族子弟对这件事却十分认真,为了这些芝麻小事就伤脑筋的人,怎么能成大器呢!纵使他的才能有可取之处,可是这种骄傲、任性的个性也无法使他成就大事。

卡内基总会很坦率地劝他说:“你去参加众议院议员的候选如何?当然喽,你必须先放弃你的贵族地位和权利,这样你才能成为公平正直的大众领导者。我相信,只要你能下定决心去做,将来也会成为首相的。”可是贵族子弟并没有回答。卡内基想他可能是舍不得抛弃优越的贵族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