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降清失英杰

靖海侯施琅是福建晋江人。他原名施郎,后改为施琅。据说施琅快要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做了个很奇异的梦,梦醒后就生下了他。他生下来的时候“颐广额宽”,是大富之相,因此,家里人对他寄予厚望,认为他将来定会飞黄腾达。再加上施琅天生聪颖,尤其对兵法无一不精,造就了他非常自信的性格。

施琅原本是郑芝龙的部下,郑芝龙降清后,他被郑成功收到军下,做郑家军的左先锋。在郑成功的所有的将领中,施琅年纪是最小的,但又是最聪明最有才华的,深受郑成功的赏识和器重。郑成功军队的许多作战方法都是施琅训练的。施琅对于郑家军的贡献功不可没。

施琅外貌俊朗,气宇轩昂,可谓是一表人才。毕竟因为年纪轻,仗着自己的机灵智巧,志得意满,难免有些恃才傲物,而且施琅本身就是一个直率自信的人。有时在郑成功面前难免有些高傲之色,令郑成功暗生不满。后来因为对南下勤王的郑成功“舍水就陆,以剽掠筹集军饷”的策略提出反对意见,郑成功很不高兴。于是就削减施琅的兵权,认为留下他没什么用处,就把他作为闲置人员遣返回厦门。回到厦门时正好遭遇清军马得功偷袭厦门,主将郑芝莞惊慌弃城溃逃。施琅亲自率亲兵60余人主动抵抗,勇不可当,杀死了清军马得功的弟弟,马得功也差点被活擒,使得残兵败将的清军仓惶逃离厦门。

郑成功听闻厦门被袭,返回厦门后,重重奖赏了英勇抵抗清军的一干将领,唯独对闲置人员施琅奋勇抗敌只字未提,就赏了他纹银200两了事,也没回复他之前左先锋兵权职位,种种原因使得施琅对郑成功也极为不满。

恰在此时,施琅的一位亲兵曾德犯了死罪,他逃到郑成功那里,被郑成功提拔为亲随。施琅抓回曾德后,准备按军法杀了他。郑成功急忙派人传达命令,让施琅不准杀曾德。施琅完全不把郑成功的命令放在眼里,照样杀了曾德。

这虽然是一件正常的事,但却出现了大问题。施琅不服从军令,使得郑成功大为震怒。郑成功下令将施琅以及其父施大宣、其弟施显一起捆绑起来,交给吴芳看守,准备处死。施琅心中大恨,心想因为这样一件小事,不但将自己过去功劳一笔抹杀,而且还殃及我的老父和弟弟,心中实在不甘。

施显这时劝施琅,他说以哥哥的聪明,逃出这儿应该不是难事。你想个法子暂时骗过吴芳,有父亲和我在这儿,也许他不会起疑心。施琅不愿意扔下父亲和弟弟,独自逃生。

“哥哥,你还没有后代,不能死啊。何况你的聪明才智远在我之上,不能因此而断送了一生。你不用再多说了,多一分迟疑,就少一分把握,还是赶快逃走吧!”施显见哥哥不肯逃走再次急切地劝道。

施琅在父亲和弟弟的催促下骗过了吴芳,逃了出来。他逃出后,先躲在了一个石洞里,但是心中忐忑不安,不知今后的命运是祸是福。这时肚子饿极了,忽然听到有两个老农从石洞旁经过。

施琅从洞中钻出,向老农乞求些食物,老农看这年轻人相貌英俊,可是却不知因何事落魄至此,就给了他一些残羹剩饭,施琅再三称谢。

郑成功一听施琅逃跑了,忙下令抓捕他。郑成功知道施琅为人聪明,又颇自负,而且他还知道太多的军事机密,如果不能及时杀他灭口,将来必定后患无穷。因此发下命令,凡能捉住施琅的重重有赏,如有藏匿者,一律格杀勿论。

郑成功预料施琅一时之间无法逃远,因此派出大批人员严加搜查,不要放过一个角落。施琅知道郑成功已布下天罗地网,使他无法逃遁,摆在他眼前的仿佛只有死路一条。他愁苦万分,但忽然灵机一闪,一条妙计浮现脑中。

原来施琅有个手下,名叫苏茂,他为人正直忠正。施琅现在处在危难时期,要是找他帮忙,他绝对不会推辞的。但在施琅心中,他也深知如果苏茂收留他,一旦被人发现,可能惹来杀身之祸,可是现在是生死关头,施琅也顾不了这么多了。施琅趁着月色悄悄地来到了苏茂的门口,敲门道:“苏茂,我是施琅,我现在走投无路了,念我们相处一场,你又是一个忠义的人,因此我特来将我这颗人头送上门来,好让你邀功领赏,升官发财。”

苏茂在妻子房内,听到外面施琅的话,不由得冒出了一身冷汗。果然,苏茂来不及整衣,就急匆匆地开门,赶忙将施琅拉进门内。

聪明的施琅用这样的激将法,果然生效,老实的苏茂胀红着脸说:“苏茂从来不是卖友求荣的人,我们夫妻俩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苏茂是条硬汉,对施琅是忠心耿耿,此时他已把自己一家的生死都置之度外了。施琅于是放心地躲在苏茂家里暂时避一下风头。果真不到两天,追兵就搜到苏茂家中,但施琅侥幸地逃过了搜查。

到了晚上,苏茂用小船载着施琅,将他送走了,然后自己却向郑成功自首。

郑成功最欣赏的就是讲义气的人,虽然这件事对他来说极为不利,虽然内心里对苏茂耿耿于怀,但还是赦免了苏茂。不过后来郑成功还是借故把他杀了。

施琅逃走以后,郑成功把他的父亲和弟弟都杀了,因此施琅恨极了郑成功,于是就投降了清廷。清政府的海军力量远不如郑成功的军队,后来由于施琅才改变了这种局面。郑家军的许多作战方法都是他提出和训练的,降清后,他将自己的经验都拿出来,使清政府的海军力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郑成功当初逼走施琅,可以说是他的一大损失。施琅先后被升为水师提督、太子太保。最后清政府让他领军攻打台湾。

精于海战的施琅知道台湾沿海的水都很浅,因此他替清政府造的福船都是比较小的。如果清政府没有施琅这个人才,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消灭台湾郑氏的力量就不得而知了。清政府最终还采纳了施琅的建议,决定将台湾隶属于福建省,并设一府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