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智夺根据地

郑成功在没有占领金门和厦门以前,主要的活动范围就是福建和广东等沿海一带,因为福建和广东沿海的岛屿极多,在过去的战争中,郑成功曾经占领的就有铜山港,且一度攻占了诏安湾。这些海港不但非常曲折,而且港湾开阔,对他的海军作战非常有利。但是,若以地理位置来说,金门和厦门才是上上之选。

古人曾这样描述过这两个地方:厦门是控制漳州的咽喉,金门是控制泉州的咽喉。金门和厦门,就是漳泉通往海洋的咽喉地带。向东可以控制台湾和澎湖,向北可以控制浙东和浙西。

郑成功的叔父郑鸿逵,曾劝说郑成功要以泉州为据点,但攻打泉州失败了。他的另一个叔父郑芝莞认为,现在这样攻打泉州很难,如果以厦门做根据地再攻打就轻松多了。当时的金门和厦门两地,被郑成功的堂兄郑彩和郑联所占据。他们在那里胡作非为,但是他们海上的力量很强大。

郑成功听了叔父郑芝莞的这番话,认为厦门现在已经是郑联所有,攻打自己人,在道理上总是说不过去,而且他在海上的势力也很大,万一攻打不下,反而成了仇人,这样就会削弱郑家军的力量。郑成功对郑芝莞的这个建议,感到非常犹豫。

对郑成功本身来说,他现在极需一个根据地,泉州无法得手,厦门是理想的对象,基于军事上的需要,他非常希望能够得到厦门,可是要用什么理由才能得到呢?

这时,他的部下施琅看出了郑成功的心事。施琅原是郑芝龙的部下,郑芝龙降清后他就跟随郑成功抗清。施琅是个十分聪明的人,很有军事才能。因此就劝他说,现在郑联在厦门的所作所为简直是暴虐,即使是出兵夺取了这个地方,也算是替天行道啊。施琅的话一语就道破了郑成功的心事。郑成功听后说道:“他的船很多,海军的力量也很强大,万一和他正面冲突,不能取胜就糟糕了!”

施琅接着又说:“我们用不着和他正面冲突,兵不厌诈。不如趁早采取行动,攻其不备。”郑成功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此计可行,但最好能以和平方式取得厦门,我实在不愿担负杀兄的骂名。”

郑芝莞接着劝道:“如果不杀了郑联,恐怕他的部下不会诚心归服,还是杀了为好。”郑成功终于下定了决心。

在中秋节那个晚上,郑家军悄悄地到达了鼓浪屿,当时郑联正在喝酒,烂醉如泥。郑成功一再求见,可是郑联却不肯见他。

直到了第二天的早晨,郑联终于答应在船上接见郑成功。

这时的郑成功装着满脸笑容,一副乞怜的表情,乞求郑联说:“自从隆武帝死后,我一直都很不顺利,攻打泉州,没有攻下,攻打同安和云霄,结果都得而复失,现在依然是一场空。因此,我赶来找你,希望能暂时在此地有个安身之所,我是不会忘记你今日的恩德的。”郑联听了郑成功的话说道:“兄弟何出此言,帮助你是应当的,你先回去休息,明日再说。”郑成功告辞出来后,趁郑联不备,令部下陆续进港,并暗中部署好。随后,郑成功设宴请郑联同饮,在郑联回去的路上设下埋伏,杀死了郑联。郑联死后,他的部下就投降了。一夜之间,郑成功取得了厦门。这使当地的百姓们都感到非常的高兴,郑联手下的整个船队也收归郑成功下,郑家军的兵力得到扩充。

郑成功不知道郑彩听到这里的事情后,会有怎样的反应。他先是派人把这个消息通知了郑彩(当时郑彩远走南洋)。郑彩本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大势已去,不如做一个顺水人情,因此就派人回信给郑成功说:“如今我年纪已大,我们郑家的子弟就数你最有出息,因此,我愿意把我的部下都交给你统辖。”

有了郑彩这样的一句话,郑成功大为心安,马上派人接郑彩回国,兄弟两人又像以前一样的和睦,心里没有一点芥蒂。这时,厦门完全由郑成功支配了。就这样转战几年后,郑成功终于有了自己的根据地,这也将是他一生事业的起点。

郑成功在这几年间,曾经攻打海澄、泉州,结果都没有成功;后来攻打同安、云霄,却又得而复失。现在终于取得了厦门。几年来的东征西讨,确实已经奠定下郑成功武力的基础,他又以厦门为根据地,展开了对清政府一连串的攻击,使他的反清复明的战争达到了**。

这时有一个名叫周全斌的人,向郑成功提出过三个战胜清军的策略。他说:“我这三个计策,分为上策、中策和下策。上策是最积极的作战办法——你要言和。如今最好能够联合背叛清政府的三个藩王——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人。联同他们的力量,进行反清复明。他们不但力量相当大,足够灭亡清政府,而且现在发生叛乱,正是清廷最大的心腹之患。如果能够说服他们与之联合,那么反清复明的希望就大大增加了;中策是联合支援桂王的孙可望、李定国,里应外合,总比现在孤军奋战要强得多;最后下策,就是伺机待发。守住现在已有的根据地,慢慢地找占领东南沿海一带城市的机会,再图发展。”

在周全斌三个建议之中,上策是郑成功不愿意做的。因为清初三藩,都是曾经背叛明朝的人。至于中策联合孙可望、李定国两人,成功的可能也不大。因为他们两人,为了争夺功劳,已经私下不和。因此,一切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郑成功并不急功近利,他宁愿选择下策等待时机。

金门和厦门,在郑成功对清朝的作战中,所起的作用是利弊参半。从有利的一方面来说:郑成功所采取的作战方式,是水陆两栖的作战方法。进可以取泉州、漳州,退可以守海上。不但活动力强,而且很有弹性。那时候的海战,既没有雷达,又没有潜水艇,因此行在海上,如入无人之境,不但比陆路安全,而且迅速得多。只要有一艘船,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海上活动,使清廷防不胜防。古人说“千山隔不如一水隔”这是有道理的。就世界历史来说,许多岛国之所以能称霸一时,多半就是靠“千山隔不如一水隔”的原因。例如,以元朝武力之强,可以席卷欧洲,曾经越过无数的山脉,但是却不能攻下隔着一洋的日本。欧洲的拿破仑,当时声威之盛,却不能攻下一水之隔的英伦三岛,都是基于同样的理由。

不过就这种地理环境而言,郑成功必需有三道海防线:第一道是海外,第二道是沿海,第三道是本土。如果能掌握到第一道外围防线,就能保障自己本身的安全。掌握了后两道防线就能保障海上的补给,而且还不容易被敌人切断,能够作持久的战争。从郑芝龙到郑成功他们控制沿海地区,已经有了二十三年的历史。福建、广东一带沿海的小岛,早就成了郑家军的势力范围,对于郑成功作战是很大的帮助。

在占据厦门后,清兵攻打郑成功,只有一次成功。那次是因为郑成功南下,让叔父郑芝莞独自留守厦门,结果不敌清军慌忙败走,使清政府夺得厦门,但是很快又被郑成功夺了回来。在其他大部分的战争中,清政府总是吃败仗的多。当然这与郑成功善于海战的军事才能有关,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优越的地理坏境。

说到不利的一方面,就是以海上为基地,必需不断地攻击对方,才能守住本身的阵营。而以海上为根据地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容易取得军粮的补给,因此必需发动很多次的战争,才能获得军粮。将海岛作为根据地,取得小的胜利是可能的,但是却无法获得全面性和决定性的胜利,这就是制于海也受制于海的道理。

清政府自然知道郑成功的弱点,因此就讽刺地对他说:“中国向来只有马上皇帝,却没听说出过水上皇帝。”

但是,郑成功以海上为根据地,和清廷进行了多年的对抗,在中国历史上还是首次。

过去虽然也有许多水上作战的记录,最有名的就是“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这些战役以规模来说,要比清政府和郑成功作战的规模更大,但是就时间而论,清政府和郑成功作战的时间却是最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