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楚返卫
离开楚国之后,孔子对未来的何去何从很是茫然。经过一番比较,他最后决定返回卫国。
因为当时卫国和鲁国关系较为密切,相互之间也较为和谐。孔子当年离开卫国时,好友文子将军曾一再挽留。孔子的弟子中,也有好几位留在卫国出仕为官。如此,一来可以和故友叙旧,二来也能亲自了解一下弟子们在卫国的政绩。
这时候,卫灵公已经去世,继位的是卫出公。他听说孔子回到了卫国,想请孔子协助治理国政。
子路说:“卫国国君等待您来治理国政,您会先做什么呢?”
孔子说:“最先做的一定是端正名分啊!”
子路说:“有这样治理国政的吗?夫子您是不是太过迂腐了,何必费力去端正名分呢?”
孔子说:“名分不正的话,发出的指令就不能被顺从;发出的指令不能被顺从,事情就不会成功;事情不成功,礼乐就不能振兴;礼乐不振兴,刑罚就不会准确;刑罚不准确,百姓就会感到手足无措了。君子做事必须符合名分,说过的话必须要做到。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半点都不能马虎。”
后来,子路被任命为蒲邑的地方官,在他赴任以前,向孔子请示施政方针。
孔子只给了他两句极为简短的话:“先之,劳之。”
意思是,为政者必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吃苦在前,才能使百姓敬服。
子路又再追问说:“其次呢?”
孔子回答:“无倦。”
意思是,做任何事,都得有始有终,不可怠惰偷懒。
孔子知道子路的性格豪爽而急躁,所以又再叮咛说:“蒲邑的人,生性凶顽,你得小心注意才是。你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急躁,态度上一定要谦恭谨慎。你拿出诚意去对待他们,他们自然就会信服你。处事要公正、宽大,不能奖惩无度,滥施刑罚,要多关心百姓的疾苦。我相信,你会成功的。”
子路谨记老师的训诲,到任后,先赴各地视察,全面掌握蒲邑的情况。他发现该地常有水患,于是,决定先修水利。他和老百姓一起劳作,每天早出晚归,比一般老百姓更勤勉、更辛苦,还时常自掏腰包慰劳他们。百姓们都感激不尽,个个奋勇尽力,不敢稍有懈怠。
孔子听说这件事后,马上派人通知子路,说他处理得不妥当。
子路心想,我是照老师的意思做的啊。我自己和百姓们一块儿劳作,已经很辛苦了,看到他们饿着肚子抢修堤防,还自掏腰包让他们吃饱。这有什么不对的?怎么老师反认为处理得不妥当呢?子路不免一肚子怨气,最后百思不得其解,决定去问个明白。
当他来见孔子时,孔子早就知道他的来意,所以还没等他开口,就和蔼地对他说:“我知道你心里有疑问,也有怨气。我并不是说你兴修水利有什么不对,而是你自掏腰包慰劳他们的做法有失妥当。百姓们为了预防灾害而从事地方建设,的确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劳作,你应该把这件事报告给上级。上面知道以后,自然会将谷仓中的米分发给修堤坝的人,这也显示出为政者对这件事的重视。可是,你这样的做法,就等于是说君主不仁,而只有你仁慈为怀。万一有人借着此事向君主进谗,说你沽名钓誉,甚至诬陷你争取民心,图谋不轨,那你就危险了,明白吗?”
子路不免一阵后怕,觉得为政着实不易,孔子的指点使他很是受教。过了一年,子路邀请孔子到蒲邑去看看。
孔子命子贡驾车,前往蒲邑。一路上只见河流畅通,道路平整,四通八达。
孔子不禁赞叹说:“子路为政一定很勤谨,他得到了百姓的信服。”
车子进入蒲城时,孔子看到城中商旅往来不绝,秩序井然,又夸奖说:“子路做事,既切实又宽厚。”
车子到达子路住宅的庭院时,家臣下人皆知礼守法,待人谦和,孔子又说:“子路管理有方,临事勇断。”
子贡听到孔子连续不断地夸奖子路,心中不免有些疑惑。他说:“夫子还没有听到子路的报告,就连连赞叹不止,可否请夫子说一说您的观感?”
孔子微笑一下,说道:“我们一路走来,看到阡陌分明,丝毫没有凌乱,而且河流、沟渠畅通,道路平整且四通八达,可见子路做事谨慎勤勉,深得人心。进城以来,看到城墙及各项建筑都很坚实,林木也很茂盛,可见子路做事切实宽厚,不做表面文章。最后看到他住的庭院整洁、静肃,仆人们礼貌周到,殷勤接待,可见他管理有方,临事勇断。这样斐然可观的成绩,还不值得夸奖吗?”
孔子从不轻易夸赞任何人,尤其是自己的弟子。恭立在一旁的子路听了孔子这席话,感动得热泪盈眶。终于得到夫子的赞赏了,子路怎么能不高兴呢?要知道,平时挨骂最多的就是他。
孔子这次在卫国待了很长时间,由于自身年龄一天天老迈,他已不想出来做官。而他的弟子则因文武双全,多半被各国礼聘而去。他们受教于孔子,都想实现孔子的政治理想,因此,也都全力以赴。孔子以在野身份协助弟子们从政,不时给他们一些指导,做他们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