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北德邦联

1867年2月24日,召开了北部德国邦联会议。美因河以北22个小邦中,依普选法所选出的300名议员都参与了该次会议。

议席上,俾斯麦提出他在前年9月,花了5个小时向秘书口述记录下来的德国宪法草案。这个仅花了5个小时口述写成的宪法,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919年前,大约50年间,支配着整个德国。这的确体现了俾斯麦的智慧,但是我们忽视的是,为了这个只花了5个小时记录的宪法,俾斯麦在脑中已经计划了10年之久。

这个宪法的根本主张是普鲁士的国家观念,同时采用了很多美国宪法的精神。这是一个由上而下的钦定宪法,把权力集中在君主身上,而实权就交给代表君主的首相一人。这种做法明显地表示了俾斯麦讨厌民众,甚至轻视民众的心态。采用了很多美国的宪法思想,这表示他比较喜欢美国人。从他在学生时代认识了美国人马特利后,就很喜欢他淡泊、刚健的美国人气质。他不喜欢法国人的都市气息,出任首相后,与美国的驻德公使,即历史家班克劳夫交善。所以这个宪法草案一定有班克劳夫的思想,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允许民选议员参与国政。德国的保守主义者对此大表反对,还以此攻击俾斯麦,也正是因为这个,宪法的讨论案久久决定不下来,宪法颁行之日遥遥无期。而北部德国邦联的组织条约只有一年期限,这样拖延,有可能会超过法定时限。

俾斯麦是普鲁士最孚众望,甚至在欧洲都是一流的政治家,他在议会中拥有占多数的国民自由党,后来他强行通过了宪法草案,建立了北部德国邦联。根据这个宪法草案设立的立法机关是邦联上议院,这不是由人民代表组成,而是由各邦君主代表共43人组成的,普鲁士国王为议长。议长的权限最大,就如同邦联统治者。

北部德国邦联建立了,但还需要实现合并南部德国诸邦的愿望。20年前,俾斯麦发现必须要驱逐德国境内另一强国的势力,才有可能实现这个愿望,那就是法国。

拿破仑夺取了莱茵河两岸使其成为了法国领土,但在维也纳和平会议中,法国又被赶回了莱茵河以西。拿破仑三世时,又再度在莱茵河上游巴伐利亚伸展他的势力。俾斯麦与奥地利议和,建立了北部德国邦联后,曾暗中与德国南部诸邦缔结密约,事先约定一旦普、法开战,南部诸邦必须与北德邦联的行动一致。另一方面,俾斯麦对法皇的要求虚与委蛇,对割让莱茵河之地的态度也模棱两可,吊足了法国的胃口,同时还威胁巴伐利亚。

当德国南部的巴登要求加入北部德国邦联时,俾斯麦要他们等待时机,并对别人说:“现在把巴登地区纳入北部德国邦联,等于抽掉了牛奶中的奶油,剩下的其他成分也会立即腐坏。”俾斯麦灵活地运用了农夫的谚语,同时可见他考虑的竟如此周详。

如果南部小邦反对他的意见,他就拿出最有效的武器加以威胁,那就是他们之间曾缔结的关税同盟条约。也就是,如果他们反对普鲁士,俾斯麦就会把反对者排出关税同盟的行列。而盛产啤酒和葡萄酒的南部地区,产品如果卖不到柏林或其他大都市去,就会面临破产的危机,所以只好乖乖听话。

那个时候的俾斯麦,日常生活很繁忙。他身兼外交、内政的一切行政事务,还主持邦联议会、普鲁士议会和关税同盟议会等3个机构。但是这对俾斯麦这位政治斗士来说,充满斗争的日子是幸福的。

虽然他必须使出三头六臂的功夫不停忙碌,但他的首相官邸还是为访客敞开了门户,无论旧友新知,他一律欢迎。

他机警、犀利、幽默、含蓄而富启示的特殊的说话技巧,很容易把来访的宾客吸引住。而他那堂堂的仪表,果断的眼神,也容易令人望而生畏。

他的官邸随时会有宾客来访,这些宾客不仅是上流社会或政治界、新闻界人士,不论贫富贵贱,认识不认识,他都一样的欢迎。因此全欧上下都逐渐认识了这位杰出的英雄。就像普鲁士日益强大一般,俾斯麦也日渐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