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少年游

初到洛阳

居住在郾城的这段日子,杜甫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幸福。虽然没有豪华壮丽的宅第和前呼后拥的奴仆,但是和睦恬静的家庭生活无形中培养了杜甫深思、感性的诗人气质。

就这样,杜甫在爷爷的熏陶下,在幸福温馨的家庭环境里,长成了斯文守礼的少年。虽然他显得有点瘦弱,身体单薄,但对做学问一事,他却丝毫也不松懈,每天习诗、练习书法、阅读古籍。

到杜甫十四五岁时,父亲杜闲问他是否愿意同往洛阳,杜甫虽然有些舍不得郾城,但东都洛阳是当时文人名士荟萃的地方,早年杜甫在姑母家时就已经感受到了洛阳的繁华和富庶。他如今一心憧憬着未来,更加希望受到先进文化的熏染,于是毫不犹豫地跟着父亲一同前往洛阳。

这是杜甫人生中甚为关键的一步。他知道自己心中的期望和向往,所以义无反顾;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此番洛阳之行是与他曾经的最安定、最无忧无虑、最惬意的一段生活的永久告别。

杜甫初到洛阳时,是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

初唐时,几位开国之君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安定社会和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例如轻赋税、改兵制等。这些措施不仅使得唐代政权得以巩固,还有效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

与此同时,军事的胜利使得四方少数民族纷纷俯首称臣,各民族的文化交流达到**,加上唐王朝兼容并蓄的外交态度,长安、洛阳街头时常可见外国人往来于行。到玄宗继位时,唐帝国已经是昌盛、强大、富庶而又繁荣的世界大国。

“仓廪实而知礼节”,民生富足,生活安定,势必会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当时的洛阳便是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杜甫从一个朴实无华的小地方,忽然置身于五光十色的繁华大城市,这些经历和见识对杜甫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偶尔杜甫走在洛阳城中,注视着大街上络绎不绝的人潮,那种欢畅富足的神色,令杜甫觉得开心快乐,他不禁希望这太平盛世能够长长久久。

杜甫在洛阳期间,全国的文化发展欣欣向荣,诗文各有名家,尤以诗为普遍风尚。

造成这种风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唐朝选拔官吏的制度为科举制,科试中有诗赋的科目,所以有心求取功名的人们必须熟习为诗作赋;二是因为文学这种艺术形式发展到唐朝,文体的演变大势所趋,诗歌配合了当时的客观现实,具有蔚然成风的社会基础。

因此,习诗为赋成为当时的文学重心,文人们或咏盛世繁华,或歌田园风光,或叹边塞异调,或讽政朝兴治。他们把诗歌看作自己入庙堂的敲门砖,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不过此时的少年书生杜甫并没有特殊的诗作被人传诵,反而是文赋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赏。

当时文人们经常集会,相互品评作品、共赏美景,实为洛阳城的一大文化景观。他们聚会的地方是洛阳城中一家有名的酒楼。诗酒,诗酒,这两者在古代文人的生活中似乎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并且两者相辅相成。酒兴正浓时,诗兴大发,每有佳句吟唱,便当再浮一大白。杜甫时年尚不及弱冠,年少英挺,学识丰富,在文人圈中很快受到重视。不过,他为人谦虚谨慎,从不卖弄自己的学问,对待其他人总是恭敬而又不卑不亢,颇受人们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