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塔女士
有人说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是一个性情孤僻的人。大凡具备超人智能的人,似乎都有不易被人了解的个性。
诺贝尔喜欢独立完成各项研究,有时虽免不了需要助手,但对别人做的实验,他总是不能完全信任,因此只要实验室中有陌生人,他的情绪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个孤僻、不喜欢跟人打交道的人。在听到别人对他的批评时,诺贝尔总会笑着说:“要说我讨厌别人,对人缺乏诚意,就任由他们说吧。那些人只不过是无聊至极,喜欢卖弄唇舌罢了!但说我喜欢哲学更甚于吃饭,那倒是事实。”
当有人问及他的语言才能,他也会笑着回答:“我的英语一般,其他的还算差强人意。不过,我会话的能力很差,至于书写方面,因为有打字机代劳,倒是方便不少。”
“听说您精通好几国的语言?”
“那是因为我不愿意告诉别人我不会,只要别人能忍受,不管说得怎么样,我都敢乱说一通。”
诺贝尔的一位助手曾经说过:“很多人都认为诺贝尔先生不喜欢与人相处,其实他是最能替别人着想的人。
“我本来是诺贝尔先生的秘书,但是很多时候我都是个不称职的秘书,因为我喜欢化学,经常跑到实验室里看诺贝尔先生的研究过程,无法恪尽职守。但诺贝尔先生不仅没有责怪我,反而把我调到实验室来,使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实验。
“我并不能经常把实验做得完美无缺,但诺贝尔先生从没有埋怨过我的愚蠢,反而处处指导我、照顾我。他不但不讨厌别人,而且极富人情味,处处体谅别人。”
在巴黎的时候,诺贝尔曾雇佣过一个秘书,她就是美丽而聪明的贝尔塔女士。倘若诺贝尔不曾结识这位女士,他就只能是一个因火药而致富的富人而已!贝尔塔女士便是促成诺贝尔奖设立的无名英雄。
贝尔塔·金斯基生长在维也纳没落的贵族家庭,贫穷并没有夺去她高尚的教养与才能,她文雅有礼,又精通外国语言。1873年,她在奥地利贵族苏特纳男爵家中担任家庭教师。这段时间,贝尔塔与苏特纳家最小的儿子阿瑟·贡达卡尔·冯·苏特纳男爵相爱并且私自订婚,但是遭到苏特纳家族的强烈反对,贝尔塔毅然离开了维也纳。因此,她才有机会成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秘书。
那天,贝尔塔看到报上刊登着:“居住在巴黎的一位有钱的、受过良好教育的绅士聘请一名懂得几门语言的成年的女士当他的秘书兼管家。”
看到这段征人启事后,贝尔塔跃跃欲试,立刻前往应征,并很快地接到录取通知。
贝尔塔后来在回忆录中提到与诺贝尔相识的过程:
我因看见报纸上的招聘启事,才成为诺贝尔先生的秘书
看了这段广告,我心想主人一定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但当我见到他的时候,我大吃一惊,诺贝尔先生竟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从这一点就可以知道他是个怪人!
他不是很高,皮肤略黑,虽然没有第一眼就能留给人好印象的英俊外表,但却具有异于常人的气质。
他的表情不是很开朗,但他的蓝色眼睛里充满热忱,给人一种柔和、真诚的感受。第一次见到诺贝尔先生是在巴黎一个旅馆中,因事先我们一直有书信往来,所以见了面彼此心中都有几分熟识,不至于出现太尴尬的场面,我们也谈了许多有趣的问题。
诺贝尔先生的知识非常渊博,这从工作中就可以看出。他头脑灵活、聪明、反应迅速,也有幽默的一面。他虽然是一位科学家,但是哲学知识也很丰富,他喜欢阅读哲学书籍,具有独到的人生观。他躲避社交生活,对世人的肤浅、虚伪、轻薄深恶痛绝。
诺贝尔先生究竟有多深厚的教养与内涵,不可得知。但他好像无事不通。他生于瑞典,俄语是第二母语,但是德语、法语、英语都能说写自如,用句自然而生动。
诺贝尔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学识渊博的人,至于他的发明才能,并非三言两语可以尽述的。我时常与诺贝尔先生论及文学,他特别喜爱雪莱的诗文,并且深受雪莱和平主义的影响。
但我永远无法理解诺贝尔先生为何从事与他的和平思想完全背道而驰的火药事业。每当我问及此事,他总是苦笑说:“你以后会明白的。”
诺贝尔十分赏识具有高深教养和丰富的文学知识,同时又精通外语的贝尔塔。担任诺贝尔的女秘书,贝尔塔也感到称职而愉快。
虽然她离开了苏特纳家族,但她与阿瑟仍有密切的信件往来,直到阿瑟提出结婚,她才告别诺贝尔,成为贝尔塔·苏特纳夫人。
对于秘书的突然辞职,诺贝尔虽然震惊,却也表示支持。他只是没有想到,贝尔塔会在他今后的人生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婚后的贝尔塔随丈夫前往高加索,过着不稳定的生活。贝尔塔一开始在那里以教授音乐和外语为业,后来从事写作。这时正值俄国与土耳其激战时期,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使她深深体会到战争是人类不幸的源头,消灭战争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阿瑟是一个成功的战地记者,贝尔塔则利用自己的写作才能创作了不少作品,夫妻俩的知名度渐渐提高。
苏特纳夫人仍与诺贝尔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诺贝尔认为光靠宣传和口号无法消灭战争,他也不想与任何和平运动发生关系,他的原则是:“我要完成我心目中足以遏止战争的强力火药!”但是在需要的时候,他还是应苏特纳夫人的要求捐了不少钱。
贝尔塔·苏特纳夫人认为,透过小说来暴露战争的悲惨事实,是她目前所能做到的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事。于是她从各方积极开展搜集取材的工作,不仅翻阅有关书籍,还四处探访亲历战争者的感受,终于完成了《放下武器》这本巨著。这是一部真正能将战争的丑恶、罪孽诉诸世人的伟大写实作品。
这本小说出版以后立即成为畅销书。苏特纳夫人因此声名鹊起,她的著作被译成多种语言,深受读者喜爱。
托尔斯泰也对这本书赞扬备至,他认为斯托夫人的著作《汤姆叔叔的小屋》揭发了奴隶制度的阴影,而苏特纳夫人的著作,则把战争的罪恶描述得淋漓尽致。
苏特纳夫人把这本小说赠给诺贝尔。诺贝尔非常感动,他在看完这本书后,写信给苏特纳夫人说:
我刚刚拜读了您的大作。据说世界上有2000种语言,那么您这部作品也应该翻译成其他1999种语言,供各国人民阅读
您大声疾呼“放下武器”,我想这话说错了,因为您自己已经拿起了武器,您那富有魅力的作品和高尚的思想所带来的影响,远胜于步枪、机关枪、大炮以及其他一切杀人武器。
1892年8月,在瑞士首都伯尔尼召开首次和平大会,苏特纳夫人写信邀请诺贝尔参加,没有得到诺贝尔的回应。但是在会议进行了好几天后,诺贝尔突然来到伯尔尼。他告诉苏特纳夫人,他不希望出席大会,也不会同与会者见面,但是他想知道会议的详情。
诺贝尔在会后详细研读了记录报告。这时他的思想出现了一点转变。
他对贝尔塔·苏特纳夫人说:“我过去的想法似乎有点偏差,要防止战祸的发生,并不是如我想象中的强力炸药就能收到遏阻之效,无论多么强大的武器,都无法达成和平的愿望,只有你那远大的理想,才是通往和平的大道。”
“诺贝尔先生,能使您对和平运动有新的认识,是我们最大的收获,也促使我们更向前迈进一步。”贝尔塔·苏特纳夫人高兴地回答道。
“我很愿意和你们共同努力,我必须为世界和平做件有意义的大事。”
从这天开始,一个未成形的构想开始在他心中浮现,他决心把庞大的财产留给对人类和平、幸福有伟大贡献的人。
“这是我能为世界和平所做的最好的事,也可以弥补我内心长久以来对伤亡者的歉意。”
1896年,当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因心脏衰弱,处于危险边缘时,他写信给苏特纳夫人:“眼看你的和平运动进展迅速,我紧握双手,为你欢呼、喝彩,愿你早日达成理想。”
苏特纳夫人无形中对推动诺贝尔奖成立的作用,我们可从这些事实中看出。相信没有人会反对苏特纳夫人成为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1905年,这位深受众人尊敬的贝尔塔·苏特纳夫人终于荣获诺贝尔和平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