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徒叛变

佛陀在灵鹫山宣讲《妙法莲华经》时,仅王舍城的听众就有12000名比丘,比丘尼及其眷属6000人,此外还有国王、大臣、学者、平民等,人数很多。

佛陀证得正觉后,不管任何人都能皈依。在他的众多弟子中,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但是佛陀慈悲,弟子只要能真心求道,佛陀便不会舍弃他。虽说佛陀不愿舍弃任何人,但中途堕落变志的弟子却也难免,提婆达多就是一个例子。

提婆达多是白饭王的长子,阿难的哥哥,当初七个王子一同出家,他便是其中之一。提婆达多的领导欲望很强,他虽出家但不能从净化身心做起,他沽名钓誉、显异惑众。为此他经常受到佛陀训斥,佛陀曾委婉劝他还俗,他不但不听,还对佛陀怀恨在心。后来他的野心越来越大,甚至想驱走佛陀,由他来领导众弟子。

他要佛陀教他神通,佛陀教育他要先从人格修养上下工夫,神通与德行毫无关联,便拒绝了他的要求。后来他转而向舍利弗、目犍连等请求,同样被拒绝了。提婆达多不死心,最后终于跟阿难学会了神通,他自忖:“佛陀是太子,我也是王子。他有神通,天上人间,来去自如,我为什么不施展一下?”

他已野心毕露,他知道频毗娑罗王是佛陀忠诚的弟子,对他无从下手,只好去**他的太子阿阇世。阿阇世太子被**,果然皈依了提婆达多,还为他在王舍城附近建造了富丽堂皇的僧院。没过多久,提婆达多居然收了五百多名弟子,他大言不惭地说,佛陀已一天天衰老,僧团中有很多地方需要大力改革,否则前途无望,只有他才能继起领导。佛陀的弟子中有许多被他的花言巧语所骗,偷偷潜逃到他的门下,从此他的势力便日渐壮大起来。

提婆达多虽然声势一天天壮大,但是他内心对佛陀的威德还是很畏惧的,于是便生起了杀害佛陀的心。他用金钱收买了几个恶汉,企图行刺佛陀。但是几名恶汉手持利刃欲行刺佛陀时,被佛陀的相好给震慑住了,他们被佛陀的精神力征服,立刻丢下凶刀,闭目合掌跪伏在佛陀座前,并恳切请求皈依佛陀。

尽管如此,提婆达多还不死心,他又寻找机会加害佛陀,佛陀都安然无恙地躲过去了。作为弟弟的阿难为此很惭愧,佛陀则安慰他说:“阿难,暴力或阴谋是伤害不了我的,各人造业各人承当,你不要难过。”

有一次,佛陀和阿难在路上和提婆达多一行相遇,佛陀赶忙闪避到一旁,让提婆达多一行先过去。阿难对此很不满地问佛陀:“他本是佛陀的弟子,应该他先让路才对,佛陀为什么要给他让呢?我真不懂!”

佛陀安慰他说:“阿难,我是不想跟这种邪愚的人见面,并不是怕他。我们最好不要和他在一起,避免与他争论。他现在就像一条恶犬,越惹它就越狂暴,避着它,才会减少麻烦。”

提婆达多对佛陀的宽大容忍,不但不知悔悟,反而更加处心积虑地想要陷害佛陀。他知道,如果频毗娑罗王在位,他的阴谋就无法实现,于是便怂恿阿阇世太子篡位。阿阇世居然听信了他的话,把父王拘禁起来,自己登上了王位,提婆达多则做了国师。虽然有很多人不服,但也无可奈何。

频毗娑罗王被儿子囚禁起来,他因受佛陀度化,并不十分看重王位与权利。频毗娑罗王叫狱卒向太子传话,表示自己愿意放弃王位,只求恢复自由到佛陀座前做一个沙门。但是提婆达多挑拨阿阇世太子说:“如果你的父亲存在一天,你就休想平安地坐上王位,因为所有的百姓都很拥戴他、信赖他,如果你想要做国王,就必须先除掉他。佛陀方面,则由我来下手。”

阿阇世太子听信了他的怂恿,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下定决心要把父亲杀了。

提婆达多准备了一头狂象,在佛陀去王舍城托钵乞食的路上,他把大象放出来。大象直奔佛陀而来,阿难见此情况,急忙保护佛陀,躲过了劫难。

阿阇世太子的母亲韦提希找到儿子把其责骂一顿,但是他不但不知羞惭,还恶狠狠地对母亲说了想要杀掉父王,自己统治国家的野心,并表示母亲如不听他命令,就把母亲也一起关起来。

太后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变得如此没有理性,狂暴忤逆到了步田地,她心如刀绞,泪流满面地请求与丈夫见一面。

太子答应了母亲的要求,但是不准她带东西给频婆娑罗王吃,他要把频毗娑罗王活活饿死。太后为生了如此一个禽兽不如的逆子痛心到了极点,她想着饥饿难忍的丈夫,便回宫用香汤沐浴,做好了与丈夫一起死的准备。

频毗娑罗王因为受佛陀度化,见到悲戚流泪的妻子,反而安慰她:“不必难过,这一切都是因缘注定。回想佛陀的言教,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现在我已有所觉悟,我要努力达到无念无想的境界,没有我执,也没有贪爱怨恨。现在正是忏悔过去罪业的机会,我没什么害怕的,你不要牵挂我,能在这种安静、平和的心情下死去,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

“提婆达多想伤害佛陀,阿阇世企图杀害我,我死后如何得救还不知道。但佛陀不会辜负我们的虔诚与信仰的,佛陀会指示我们的归宿,我们将来会有一个安稳的去处,你放心好了。”

韦提希太后听了这席话,心情平静多了,她含泪说:“你能想得开,我也就安心多了!我真希望佛陀能再为我们说一次法。”

这时,佛陀领着阿难和目犍连果然出现在他们面前。频毗娑罗王和韦提希惊喜地俯伏下去,悲切地对佛陀说:“慈悲的佛陀,不知我们生前到底犯了什么罪,竟生下了如此不孝的逆子?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恶鬼、畜生充满其中,太多不善相聚一起。还有没有一个清净的世界?在那里听不见恶声,看不到恶人,好多善人都相聚在一起。”

佛陀慈祥地微笑着告诉他们:“我了解你们的心愿,我告诉你们未来一切众生都有一个最后的归宿,在西方有个极乐世界,救主阿弥陀佛现时正在说法。修学要成就净业,当修学三顺:第一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身心清净。第三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你们如果照我所说的具备信、愿、行三个条件,那未来就能获得更大的幸福和快乐。”佛陀说完后,领着目犍连和阿难默默点头告退。不久,频毗娑罗王就平和地去世了。

提婆达多见除去了一个心腹大患,自己便去和佛陀摊牌了。他让佛陀隐退,佛陀没有理他,他便威胁佛陀,佛陀依然平静如常。

佛陀原本规定他的僧团中,身体衰弱或有病的人可以吃鱼吃肉,以此为弱点,提婆达多向外发出了五法宣言:

第一,穿衲衣。第二,每日一食。第三,不吃荤腥。第四,不受招待。第五,安住草庵。他以此向佛陀进行挑衅。对此佛陀丝毫不感意外,以极为平和的语气回道:“你的想法很好,你自己要率先遵守奉行,而不是强制大家都这么做。僧团中有身体羸弱的人,你不接受别人的好意,就想着用这种阴谋破坏僧团,把非常时期的做法说成是常行法,你是何居心?”

提婆达多的心腹弟子俱迦利在一旁插话,说佛陀嫉妒自己的弟子,他应该把僧团交给提婆达多领导。

佛陀徐徐回答:“愚痴的人!我怎会有嫉妒之心?你们蓄意诽谤佛陀和僧团,果报到时,还是你们自己承受,我很怜悯你们。我允许穿粗布衲衣,但是在家信众的供养,衣衫穿得庄严一点,并不是什么罪恶。我也行乞食法,但是我允许在家信众的请求供养,这样可以让他们多种些福田。日食一餐,我同意,但有身体衰弱、需要调养的人,每天吃两三顿饭,只要不是过分贪求食欲,并不能说是非法。修行者露地住宿,我赞成。但是为了方便僧团的集体生活,居住精舍讲堂,也是很自然的事。我曾说过,不能吃见到杀、听到杀、为己杀的三种不净肉,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吃三净肉。

“以上几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是你们想得太严重了。如果做不到你们所说的五点就进不了涅槃,这是错误的观念,这反而会妨碍你们的进修。”

提婆达多的奸计没有得逞,他满怀瞋怒地带领他的弟子离去了。后来有人传说他失踪了,也有人说因为他犯了五逆(佛家语,即害父、害母、害阿罗汉、害破僧、出佛身血称之五逆)重罪,招到的果报是身堕地狱。地狱之苦,绵绵无尽,提婆达多也算是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