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对怡和“情有独钟”02

在强烈的质疑及反对声中,4 月7 日,长实及和黄举行记者招待会,主动宣布自动取消发行B 股计划。李嘉诚此举明确无误地将了怡和与港英政府一军。

翌日,香港联合交易所和证监处不得不发表联合声明,不准新B 股挂牌,因此,怡和的B 股计划在众多资本爱你没商量的追捧仿效声中胎死腹中。

怡和系的股票仍在香港第一上市,仍需接受香港证券条例的监管,换言之,香港仍是怡和的主要监管中心。对此,怡和高层似乎颇为不安,为豁免香港证券条例的监管,上述金蝉脱壳一计不成,又生新计,怡和与香港的证监当局展开了历时长达五年的激烈角力,从申请“上市豁免”到最后甚至不惜全面撤离香港股市。自此,结束了怡和在香港股市叱咤风云的时代。

就在护监会和联交所商讨对策时,怡和采取了一连串措施:1990 年5 月,怡和宣布在伦敦做第二上市,决定改用国际会计准则(IAS)编制公司账项并改前途的瞻前顾后与信心动摇,引来了无数狂蜂浪蝶。始终无不爱慕怡置手中的超值物业。

当时,各种收购的传闻纷纷扰扰,众多财大气粗的华商大豪,均被认为可能染指置地:长江实业的李嘉诚﹑环球集团的包玉刚﹑新世界发展的郑裕彤﹑新鸿基地产的郭得胜﹑恒基兆业的李兆基﹑香格里拉的郭鹤年等,皆在此列。

另外,股市狙击手刘銮雄,亦是虎视眈眈,试图狙击置地这个庞然大物。

李嘉诚自始至终都未公开表明想染指怡置系,甚至拒绝承认持有怡置股份。

在谈判中更是不想表现得太过进取,至少在收购尚未展开之时,不想太张扬,以免造成哄抬物价的被动效果。其实很简单,若然太过进取,股价上涨,以怡和或置地单一股份来计,分分钟收购涉资超过百亿元。

同收购港灯时一样,李嘉诚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有利时机。“凡兵,欲急疾捷先。欲急疾捷先之道,在于知缓徐迟后而急疾捷先之分也。急疾捷先,此所以决义兵之胜也。而不可久处,知其不可久处,则知所兔起凫举死殙之地矣。”

此时,香港股市一派兴旺,很快便攀上历史最高峰,并非低价吸纳的最好时机。20 世纪80 年代中期,香港股市楼市持续兴旺,恒指更是步步高升。

1987 年8 月3 日,恒指攀上历史高位3500 点。10 月1 日更以3950 点收市。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扶摇直上的香港恒指,受华尔街大股灾的影响,突然狂泻。

10 月19 日,纽约股市江河日下,狂跌508 点,拖累香港股市跳水式直落420 点。10 月20 日,联交所主席李福兆宣布香港股市罕有停市四天。10 月26 日,港股复盘,单日暴跌1121 点。

股市愁云笼罩,令投资者捶胸顿足,痛苦不堪。投资者可谓呼天不应,叫地不灵。更有人被逼跳楼跳海。香港商界惊恐万状,大家自身尚且难保,再也没有余力卷入收购大战了。此时此刻,置地股票也跌了约四成。

两大财团的博弈

香港股市终于在李嘉诚的百亿元支撑下喘定靠稳。胆战心惊的小股民,虽然日日心惊肉跳,但是,终于还是看到了一丝丝希望。如果没有李嘉诚的百亿李嘉诚在地产纵横驰骋的同时,继续在股市翻云覆雨。就在百亿救市的同时李嘉诚还采纳马世民的建议,投资3.72 亿美元,购入英国电报公司5% 的股份,三年后的1990 年,股价攀升,李嘉诚卖出套现,净赚1 亿美元。

证券界揣测,其资金用途,将首先用作置地收购战的银弹。唯李嘉诚在任何场合都不肯证实这一推测,甚或断然否认。当然,这也是超人一贯的行事作风1988 年5 月4 日晚,股市收市后,一个普普通通的傍晚,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荣智健等不速之客,敲开怡和戒备森严的大门,与凯瑟克及其高参包伟士短兵相接。

李嘉诚开门见山,提出以每股12 港元的价格,收购置地股权。李嘉诚提出这一要求后,反攻为守,静静期待着凯瑟克。

凯瑟克对此不屑一顾,毫不客气地表明否定意见:“必须每股17 港元,这是去年大股灾前你开出的价格。12 港元?你们也太过于异想天开了吧。”

李嘉诚平静地说:“凯瑟克先生,如果你未得健忘症的话,一定还记得,这17 港元并不是双方敲定的成交价,我们都表示愿意继续谈判重新议价。我想你一定不会不明白市价是一切价格的依据这一规则吧,现在置地的市价才8 港元多一点,我们以高出市价近四成的价格收购,怎么能说收购价下跌了呢?”

凯瑟克绝非泛泛之辈,更非纽璧坚之流。虽然债山压顶,但是,凯瑟克面不改色心不跳,气定神闲。凯瑟克盯着这帮贪婪的不知足者。在凯瑟克眼中,这是一班不知天高地厚的丑陋的中国人。李嘉诚不徐不疾地提出了收购置地的建议,每股12 港元,一次收购怡和持有的2.53% 的置地股份。

双方说话都绵里藏针,气氛中包含着浓烈的火药味。素有“沙胆彤”之称的郑裕彤,更以咄咄逼人的口气挑起新一轮较量:“既然谈不拢,只好市场上见我们四大集团将公开宣布以每股12 港元的价格全面收购,置地的公众股东相信会站在我们这边。”

荣智健一拍桌子,呼地站了起来:“凯瑟克先生,我们不想白费口舌,不想坐在这里叹冷气、纸上谈兵,我们更喜欢在市场上真刀真枪。不过,我希望你能看清形势。”荣智健指的当然是香港回归中国这一不可逆转的政治形势。

包伟士针锋相对地说:“我们将奉陪到底,只要你们不怕摊薄手中的股权的话,置地不是九龙仓,更不是港灯,置地就是置地,置地随时可以增股扩股,了撒手锏。其话中之意是,置地随时可以增发新股,借此大幅度摊薄华资手中的股份,令其知难而退。

李兆基见势头不对,赶紧打圆场:“凯瑟克先生,我们无意虎口拔牙,我们希望能够达成双方满意的结果,我们也将确保在控股置地的同时不会也无意染指怡和股权,我们希望在我们做出实质性让步的同时,你们也能够做出相应的让步。”

凯瑟克依然不为所动:“对不起,我实在找不出我们有出让置地的任何理由,我也实在看不出你们有控股置地的任何可能。甚至,我也看不出你们有控制置地的任何诚意。”

话不投机半句多。这次会面就这样不欢而散。最终,在权衡利弊之后,华英双方最后达成妥协。1988 年5 月6 日,怡和控股、怡和策略及置地三家公司宣布停牌。同日,怡策宣布以每股8.95 港元,购入长江实业、新世界发展、恒基兆业及香港中信所持的置地股份,总计占置地发行总股价的8.2%,所涉资金共18.34 亿港元。这样,怡和所持的置地股权,由约25%增至33%,控股权已可谓固若金汤,再加上港英当局的厚此薄彼,华资染指置地的企图显然已是绝无可能。

四大财团同意放弃收购计划,并承诺七年内不再收购,同时怡和以18 亿港元高价购回四大财团手中的置地股份。如同杭州湾的潮涨潮落一样,这次股灾来得猛,去得也快。等到1988 年3 月底,沉入谷底的恒指开始回攀。

银行调低贷款利率,地产市况渐旺,股市也逐渐开始转旺。一直善于等待时机、捕捉机会的李嘉诚,这次为什么没有借大股灾之际火中取栗呢?须知股灾中置地股价跌到6.65 港元的最低点,即使以双倍的价格收购,也不过13 港元多,仍远低于李嘉诚在股灾前提出的17 港元的开价。

在新兴产业方面的投资,在传统产业的扩展中,李嘉诚并不逊于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兴风作浪的索罗斯。只是我们至今缺乏对于索罗斯的基于科学分析的科学认识和理智判断。

在李嘉诚购并、鲸吞英资九龙仓与和黄时,其行止风格如雷贯耳,雷厉风行。

而后来,强敌已去,暴发称雄,已经求败不得,其作风依然我行我素,强悍无比。

纵然社会缺少价值参照和价值判断,但这些资本大鳄们,在资本运作的天堂里,纵横四海,“指点江山,鞭笞天下”,一将功成万骨枯,他们的必然成功,不仅伴随着千千万万的小商人或然“尸枕狼藉”,甚至饿殍四野。而且千百万的来越高涨的房地产价格、越来越动**的社会生活。

以至多少人无可奈何地叹息:我们营营役役365 天,其实都是在为李嘉诚打工,甚至说是在为李嘉诚咿呀学语的还穿着尿不湿的孙女打工。

一个对于发达国家和文明社会而言的经典的商业运作及连续不断的张力变力,李嘉诚就在其中扮演了无可替代的角色。然而,这一切,又是李嘉诚个人所能决定操控的吗?身在江湖的李嘉诚又怎么能够置身事外,超然于外?

让我们把视野再回到先前的收购战中。原来,收购及合并条例中有规定,收购方重提收购价时,不能低于收购方在六个月内购入被收购方公司股票的价值10 月份的股灾前,华资大户所吸纳的置地股票,部分是超过10 港元的。这就是说,假设以往的平均收购价是10 港元,现在重提的收购价,就不得低于10港元的水平,而六个月后,将不再受这一限制。4 月中旬,股灾发生后已过了整整六个月。此时,置地股虽然从最低点回升后,但仍在8 港元的水平上徘徊,仍低于股灾前的水平,显然对收购方有利,况且已经过了6 个月的价格约束期。

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这次为何不决一死战,而一交兵就这样悄然收兵呢?其实,这是华商财团在权衡利弊得失后,做出的明智决策,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一些理由:置地从华资财团手中以每股8.95 港元的价格赎回8.2%的股权,共耗18.286 亿港元资金,这意味着置地总估价约为223 亿港元,以8.5 港元左右的市值计,总市值也近200 亿港元。

在怡和集团持有置地近四成的股权的情况下,华资财团若想取得控股地位,势必达到全面收购35%以上的绝对控股权,依证券条例,非大股东的收购行为倘超过35%就必须提出全面收购,至少须耗资100 亿元以上。这对当时身陷股灾的华资财团来讲,显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天文数字。

而事实上,怡和并不完全是在坐以待毙。在收购和反收购的价格战中,股价必会不断地提高,华资财团欲获全胜,所需的资金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华资财团在发起全面收购的短暂期限内,不一定能筹措到这么多现金。更为主要的是众华资富豪,虽然看中这块肥肉,但是,一旦行动,真金白银,始终不是纸上谈兵那就要认真地考虑考虑了。

人心齐泰山移,说易行难,谈何容易。而且,怡和尽管大量出售了香港地区和海外的一些企业,但仍是香港最大的综合性集团,凯瑟克家族在海外还拥高昂沉重的代价。血战硬拼,这不是李嘉诚的个人风格,这不是李嘉诚所希望的。

最后,由于置地强力进行反收购,使李嘉诚的收购极不合算,于是李嘉诚毅然放弃了已经花费了大量心血、做好了充分准备的收购。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迄未说明的内在原因,以李嘉诚的个性,在面对几大财团同时出售抢购的风潮中,又如何能够全力以赴地独吞呢?倘若成事,几大财团共主置地,这绝对不是李嘉诚所乐见的局面。况且,众财阀心中各有算盘,各有所求,关键时刻,也确实难以保证全力以赴。

这次收购虽然最终没能成功,但是李嘉诚的做法却为市场所称道。因为投资不可以意气用事,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在两败俱伤中夺取微弱的胜利,显然不是真正的投资家应有的做法。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李嘉诚退出收购反而是一个明智的抉择。

对李嘉诚收购置地的挑战,置地总裁凯瑟克当然不会束手就擒。

《孙子·九地篇》指出:“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

此谓巧能成事者也。”孙子在这里告诉我们一个“巧能成事”的战术,就是要谨慎地审察敌方的战略战术意图动态,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指向敌人薄弱而容易攻击的一点,这样即使奔袭千里也能擒杀敌将,取得重大战果。困兽犹斗的凯瑟克必然会绝地反击。

1988 年4 月28 日,怡和策略与所控股的文化东方发表联合声明,由文化东方按每股4.15 港元的价格发行10% 的新股予怡和策略,使怡和策略所持有的文化东方股份增持至41%,从而使怡策绝对控有文化东方。怡和这一招,显然是吸取了痛失九龙仓的教训,先稳住阵脚,免得华资从其内部入手,逐一蚕食,防止华资声东击西再折其翼又断其臂。

李嘉诚等人为何心甘情愿地急流勇退?香港对华资突然收手异常纳闷。市场对附加条款百思不得其解。鸣金收兵也可,为何要缚住自己的手脚?唯一的冠冕堂皇的解释是,华资知难而退,为了令凯瑟克能够以更高的价钱收购华资手中的股份,甘愿接受附加条款,作茧自缚。多少年来,人们都试图从不同角度探讨华资在出售手中的置地股份时,为何还绑手绑脚,自废武功,不再染指置地?

首先,置地也好,怡和也好,在香港上市公司中都是庞然大物,凯瑟克家管理。其次,香港股市渐趋公开透明,已经不似从前收购九龙仓﹑和黄时那样,可以闪电式突然袭击,浑水摸鱼。再次,李嘉诚一贯奉行善意收购,在凯瑟克家族明确表示无意放弃控股地位后,李嘉诚绝对无意强人所难。复次,各大华资虽然可以逞一时之英雄豪气,联手收购,但是,长远来看,都是各取所需,各有不同的打算,就算置地名下的物业确实物有所值,但是一旦通过公开收购,必然抢高股价,就算真正到手,也只能是物非所值,徒有其壳,空有其名。最后各位华资大鳄,如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较创业年代,已是渐入暮年,一来心智日渐平和,二来事业已是各有所成,三来各自发展之侧重不同,四来对收购亦是各有所图,五来内地渐趋开放,已成国际资本流向之焦点,在此情况下不愿因收购而坐困危城,断送北上机会。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要令他们做这种惊心动魄你死我活的联手挑战,显然已经不可能。

况且,在中英联合声明的回归大框架之下,亦完全保障英资之合法权益,北京也不可能对英资赶尽杀绝,而是期求在平稳过渡的前提下和平共处。华资自然无谓在如此宽松环境下,做这种政治意味浓厚的血腥厮杀,与其鱼死网破,倒不如携手发财,你好我好大家好。据闻,这也是当时北京方面适时传递出来的意图。

不是怕输,而是输不起

《慎子》说:“君人者舍法而以身治,则诛赏夺予从君心出矣。然则受赏者虽当,望多无穷;受罚者虽当,望轻无已。君舍法而以心裁轻重,则是同功而殊赏,同罪而殊罚也。怨之所由生也。”

《管子》讨论到君主与法的关系:“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为人臣者援私以为公”;“凡私之所起,必生于主”;“天不为一物枉其时,明君圣人亦不为一物枉其法”;“明君置法以自治,立仪以自正也;……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

现今世界经济严峻,成功没有魔法,也没有点金术,但人文精神永远是创意的泉源。作为企业领导,他必须具有国际视野能全景思维、迅速行动,全力以赴。

更重要的是正如我曾经说过的,要建立个人和企业良好信誉,这是在资产负债表之中见不到但价值无限的资产。

回头看香港,情形又如何呢?现代人个个都在感叹每天时间不够用,没有时间做这个,没有时间做那个,那么日理万机的超人又是如何安排他的时间的呢?

超人坦白:我每天清晨六点就起床了,运动一个半小时,打高尔夫球,晚上睡觉前是铁定的看书时间,白天精神是很好的,精神来自兴趣,你对工作有兴趣就不会累,最累的时候是开会,一个发言者讲了第一分钟,你已经知道他要讲的内容,可是那个人讲了十分钟,你就会感到很疲倦,因为无聊和无奈,有时候我要带花旗参去提神,中午我是不睡午觉的,太倦了,会喝点咖啡。两年前我试过上网,但是上网太花费时间了,一上可以上两小时,以后就比较少用了,我现在用电脑主要是看公司的资料。

李嘉诚在一次演讲中,全篇最少用了35 个“矛盾句法”,讲一个观点时,讲正面也讲对立面,讲一个发展趋势时,也讲它的另一个趋势。这就好像20 世纪60 年代台湾的现代诗,时兴把“古老而青春,悠久而短暂,美好而丑陋”之类对立面放在同一句子里。

李嘉诚在演讲中兼顾正反两头、两边、两个趋势的一句话、一个观点,不单比较全面,还可以自成另一个完整的观点、意念和趋势,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影响。

古典音乐的对位法,矛盾共生、同时出现,错落有致,抑扬顿挫,冲突融会,和谐共鸣,相辅相成,变化万千,绵绵而不绝如缕,袅袅而余音绕梁,产生“源自矛盾、异于矛盾﹑生于矛盾,存于矛盾,融于矛盾,成于矛盾”的奇妙梦幻,令人如痴如醉的绝妙仙境。

在讲人生不同阶段的反思自问时,李嘉诚描述了14 对“对立统一、相辅相成”

的排比概念与句式:“宏伟的梦想”和“节制的热情”;“拼战命运的决心”和“面对恐惧的勇气”;“有信息有机会”和“有实用智慧的心思”;“自信能力天赋过人”和“面对顺流、逆境时得适如其分处理的心力”;“没有本钱好高骛远”

容整齐清洁”和“自律心灵态度的人更容易受欣赏”;“知识”和“意志”;“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理性力量”和“理智力量”;“聪明组织”和“干愚蠢的事”;“多层思量和多方能力”和“狭隘(后见之明)”;“能忍、任劳任怨的毅力(的)低循环过时观念”和“成功也许没有既定的方程式,失败的因子却显而易见,建立减低失败的架构,是步向成功(高循环)的捷径”;“洞悉思考事物本质的理智”和“遵守承诺、矫正更新的能力、坚守价值及追求目标的意志”。

在讲商业架构的灵活制度要建基于实事求是、能有自我修正挽回的机制时,他描述了七对“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排比概念:“张力中释放动力”,“在信任、时间、能力等范畴建立不呆板能随机应变的制度”,“稳健中寻找跳跃的进步”,“开源对节流”,“监督管治对创意和授权”,“直觉对科学观”,“知止对无限”。

在讲其他管理和经营心得时,他描述了13 对“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排比概念:“滥竽充数、唯唯诺诺、灰心丧志的员工”和“光以自我表演为一切出发点的‘企业大将’”,“忠诚是基本,但光有忠诚而能力低的人和道德水平低下的人同样是迟早累垮、拖垮企业”,“聆听”到“沉默的声音”,“有原则和坐标”而不是“费时失事矫枉过正的执着者”,“专业知识”和“综合力”,“洞察”那些“看不见的联系之层次和次序”,“任何组织内的优柔寡断和盲目冲动者均是传染病毒,均可一夕间造成毁灭性灾难”,“管理者真正的艺术在其接受新事、新思维与传统中和更新的能力”,“在商业秩序模糊的地带”建立“正直诚实的良心”,“捍卫股东的利益、市场竞争”和“社会责任”,“开源节流科技更新和投资增长”未必能“创造就业机会”,“没有傲心但有傲骨”,“经济组织责任”和“服务贡献于社会”。

22 岁开始创业的李嘉诚,自觉“能忍、任劳任怨的毅力”是困顿岁月的迷茫的过时观念,他所阐述的是中国商人较罕有的“负面思维”,先找自己可能失败的地方,制在机先,建立减低失败的“架构”与成功机制,借以杜绝、堵塞防止、减少失败,通过减少失败而确保趋近成功。

谨慎,谨慎,再谨慎,不是怕输,而是不能输,输不起,以李嘉诚起家的万元来计,只有七分之一即7000 元才是属于自己的,而属于自己的这区区7000不是自己的钱。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赚回来,还给人家。

传统文化有无限、无所不及的旷世意念和虚无缥缈思想,却欠缺西方那种相应的厚重沉稳的理性、开关自如的系统的科学方法、有效公正的体制和运作自如的程序。

李嘉诚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有如此评价:我今天的生活水平和几十年前相比是降低了,年轻时候也曾经想过买点好的东西,但是不久就想通了,只是强调方便,我的穿着可能比一般人还要差一点,我的皮鞋是400 元的,是胶的,手表是500 元的,我只求心灵满足,很开心。

我相信一个人的地位高低,要看行为而定,你自己想通了,脑海里自会别有天地,亦能超越权势和卑微。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二十多年来,李嘉诚一直对收购曾有“中环大地主”之称的香港置地情有独钟。这也是从来都无人否认的事实。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李嘉诚的商场操作运作,很大程度上也是步步紧跟怡置系,姑且不说之前的B 股照猫画虎,单就公司之管理架构与运作,亦是十足的怡置风格,长实与和黄之关系,很显然仿如怡和与置地之关系。

但是,当这一跨越历史的恩恩怨怨断断续续地延续到2005 年3 月的时候,那些酸溜溜的文人,虽然心事浩茫连广宇,也只能感叹别梦依稀咒逝川了。据伦敦交易所资料显示,长和系对香港置地的持股已由原来的3.9% 减至3% 以下。

香港置地公布2004 年年报,宣布业绩扭亏为盈,资产估值上升32%,全年净利达16.88 亿美元,每股净资产上升43% 至2.34 美元。目前市值约为485 亿港元。

长实及和黄的发言人均拒绝就长和减持置地事件发表评论。李嘉诚觊觎地王由来已久。

早在1971 年长江地产成立之初,李嘉诚就放言,要超越号称香港地王的置地,而置地当时已经是亚洲最大的地产开发商。从1984 年开始,置地开始进入1986 年,怡置系大重组,怡和控股、怡和策略互相持股,而怡和策略则持有香港置地股权,这种架构大大提高了收购置地的难度。但李嘉诚仍不甘心,从未放弃。1988 年4 月,李嘉诚对外透露,长实已持股香港置地。1997 年,李嘉诚卷土重来。李嘉诚对置地念念不忘,痴心不改。不过,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厢情愿。

1997 年8 月,李嘉诚通过长实、和黄,购入置地3.06% 的股权(并购入怡和控股3.03% 的股权)。随后,置地大涨22.35% 至3.12 美元。李嘉诚强调,增持怡和、置地股权,是善意的无条件的收购行动。不久,李嘉诚再度增持置地至4.02%,增持怡和控股至4.01%。该持股比例一直保持到此次减持前。李嘉诚1997 年入股后,置地股价一度升至3.5 美元高位,但金融风暴期间该股大跌1998 年2 月曾跌至0.8 美元。

由于置地及长和一直没有披露增持价格,因此难以评估李嘉诚是赚是赔,但从过往股市走势来看,相信李嘉诚稳赚不赔。

其一,根据上市公司监管规定,持股少于3% 则无须公开披露买卖信息,也就是说,日后李嘉诚即便悉数抛空置地,也无须披露。反之,超过3% 就必须随时公告,每次购入股份,都须披露。显然,对于置地这样的庞然大物,如此叫阵,又如何能有取胜的把握呢?食之虽无味,弃之仍可惜。当然,绝对没有酸葡萄的心理。鼎盛时期,置地在香港中环拥有最黄金地段约42%的物业,每年租金收入高达40 亿元。许多富豪对置地都是爱之深,恨之切。香港烟草公司掌门人何柱国,就一度购入超过6% 的置地股权,成为当时的第二大股东其二,1997 年以后,随着大股东怡和集团淡出香港,置地在港的物业已所剩不多。而且,1997 年地产市场崩溃,置地资产的吸引力也大不如前。

其三,填海后中环土地不断增加,地产商对置地的兴趣也大大减低。对李嘉诚来说,置地日益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因此,李嘉诚看淡怡置系,减持香港置地也在情理之中。当然,若能一口吞落肚,也未尝不是快事其四,李嘉诚爆发式扩张,使李嘉诚在极短时间内摇身一变,由塑胶花大王成为屋村大王﹑电讯大王﹑港口大王﹑石油大王,今天的李嘉诚已处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巅峰状态,今时今日的李嘉诚,又如何对置地耿耿于怀呢?

又有什么放不下呢?当然,李嘉诚壮士断臂,选择现在这一时机减持一直恋恋去做猜想吧。

《孙子·计篇》指出:用兵打仗,应采取“诡道”手段,即诡诈的办法。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14 种诡诈的策略,并称这是“兵家之胜”,即兵家胜敌的奥妙所在。

任何投资活动,有时也可使用“诡道”,以使自己的业务发展,投资增值,但这应该以不违反法律为原则。当然,有时可能未必是合情合理的。同时,更重要的,必须提高警惕,谨防别人以“诡道”设下陷阱,使你投资泡汤,见财化水。在这一方面,香港的商业游戏场上,有着很多深刻的教训。

在李嘉诚身上,一般人很难发现他属于哪一类人,具有哪一类性格。他是平凡的、普通的,至少,他的言行与常人并无二致。然而,李嘉诚是综合的多元的立体的厚重的,是集大成的,是为人的综合。就连多次与李嘉诚交过手的怡和大班西门·凯瑟克也由衷地赞叹李嘉诚。“李嘉诚能够在华洋杂处的香港社会,找到自己安身立命,大显身手的立足之地,并且能够扩展为一个影响全球经济的商业帝国,确实不简单。”

要知道,西门是一个非常狂傲的目中无人的怪物,从不轻易赞美别人,尤其是商场上与他争吃同一碗饭的人。李嘉诚的行为有为人想象不到之处,而这行动的成功结果又总如风云骤起变幻一样蔚为壮观,神奇地充实了平凡人的浅薄视野,更多时是超越了平凡人的黄粱一梦。

意志需要和知识结合,静态管理自我的方法要伸延至动态管理,问题的核心在如何避免聪明组织干愚蠢的事。成功也许没有既定的方程式,失败的因子却显而易见,建立减低失败的架构,是步向成功的快捷方式。“如果”一词对我有新的意义,多层思量和多方能力皆有极大的价值,要知道“后见之明”在商业社会中只有很狭隘的贡献。

人类最独特的不仅是我们有洞悉思考事物本质的理智,而是我们有遵守承诺、矫正更新的能力,坚守价值观及追求目标的意志。

商业架构的灵活制度要建立于实事求是、能有自我修正挽回的机制上。我指的不单是会计系统,而是在张力中释放动力,在信任、时间和在稳健中寻找跳跃的进步,大标题下的小点要包括但不局限于:开源对节流、监督管治对创意和授权、直觉对科学观、知止对无限发展等。

每一个机构有不同的挑战,很难有绝对放之四海皆准、皆适用的预制组件。老实说我对很多人云亦云的专家表面的分析是“尊敬有加”,心里有数。说得俗一点,有时大家方向都正确,耍的却是花拳绣腿,姿势又不对。管理者对自己负责的事和身处的组织有深层的体验和理解最为重要。了解细节,经常能在事前防御危机的发生。

李嘉诚纵然表现出了作为经营者的独特的“这一个”,纵然他以投资经营为出发点,但在常人凡人俗人庸人眼中,他仍有市场投机的客观的行为后果。

当然,这种投机在今天瞬息万变的市场游戏中,已经算不上什么投机,因为,李嘉诚的一切行动都是完全公开进行的是公正的透明的,一切都是合乎商业法则的甚至完全秉持基本的商业道德。

与其说是由制造业起家的关系,不如说是因为教育世家的关系,李嘉诚历来对知识极为重视,并认为不论集团本身,抑或是香港经济的未来出路,都要从提高知识层次结构和发展科技方面着手。他说,“今日知识和经济是分不开的”,如美国,“科技给他们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他们的)经济﹑科技和知识是结合在一起的”。

假如我是20 岁,我会追求更高的知识,因为在将来的世界,如果没有知识,你有再多的金钱,你要发展事业仍是发展不好。知识跟经济从没有如今天的这样挂钩,一个人如此,一个社会也是如此。假如我是比尔·盖茨,我便有更多的方向可以发展。我亦不会半工半读(其实是七成时间工作,三成时间念书),而是会先完成大学,再读完硕士和研究生课程,才出来工作。

其实各行各业,都可在他们自己的范畴内求突破,假设营商环境是好的话,很多人会在自己的行业动脑筋,紧要过那些‘纸上谈兵’的人。

当我做厂,即是20 世纪50 年代在做胶花以前的时候,便已不停求取行内最新的知识,差不多全世界最新的塑胶杂志,我都有不停地而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塑胶业发展得最快。

对于知识和科技的重视,李嘉诚认为不仅仅只是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在我来说,现在知识是关系到经济,关系到国家的国防,国家在世界的地位,人民的生活,以至跟我们文化的发展,民族的进步,都是完全关系于此,所以我是非常佩服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主张:“科教兴国”,这是至理名言。

李嘉诚又说:“世界每天在变,变到你也不相信,我自己来讲,从我开始做塑胶,已追求新的知识;现在做地产也好,做集装箱码头也好,或是其他行业,都希望多了解,有知识才能有宏观的看法而获得最后胜利。”

假如一个人有很多资金,但没有Knowledge(知识),却去乱搞新科技的话,他失败的居多;但假如一个人有好的知识,几个年轻人凑在一起,很少钱也可能成功,所以这是一个知识和经济结合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