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的良师益友

巴黎之行的成功使利奥波德在满意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大的成功的欲望。他克服了对海上航行的厌恶,带着一家人渡过英吉利海峡,在1764年4月到达伦敦。

伦敦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众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十分发达。英国自17世纪中后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到18世纪,英国致力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当莫扎特抵达伦敦时,这种转变正在进行。不久之后,这种转变在纺织业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莫扎特和南妮尔为国王乔治三世和他的王后演奏,这两人都是音乐爱好者,他们十分喜欢这对姐弟。莫扎特甚至在王后唱歌时为她伴奏。乔治三世后来在1788年时突发急症,引发永久性的精神失常,在生命的最后二十年里,他一直处于严重的疯狂状态。

在伦敦期间,这两个孩子经常为英国贵族们表演,利奥波德则利用没有表演的空闲时间,带他们去欣赏大众音乐会。这种音乐会已经成为伦敦音乐生活中一项固定的内容。莫扎特听到了一些巴洛克时期著名音乐家亨德尔的作品,可能是《弥赛亚》,这是一部大型清唱剧,同时也是亨德尔最为有名的作品之一。它已经超越了宗教音乐的界限,成为音乐史上的不朽之作。《弥赛亚》中的多首合唱曲深入民心,第二部分终曲《哈利路亚大合唱》更是被世界各大小合唱团和诗班所演唱。这是巴洛克时代的音乐被大众忽视的一个例外。

莫扎特认为这是他听过的最伟大的音乐。

这期间,莫扎特还交了一个朋友,名叫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他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第十一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克里斯蒂安·巴赫当时二十八岁,是华丽式音乐典型而杰出的演奏者。他和莫扎特一见如故,感情非常亲密,常耗费几小时在大键琴前一同即兴作曲,他后来成为莫扎特的音乐良师。莫扎特的许多早期作品听起来与克里斯蒂安·巴赫的风格极其类似,曲调的种类相同,节奏也同样轻快而优美。克里斯蒂安·巴赫的几首大键琴作品,也曾被误以为是莫扎特所作。

夏天来临,贵族人士纷纷离开伦敦去度假,演出的邀请也日渐减少。利奥波德掉转目光,将受众转向规模日益壮大、人口总数已经很多的中产阶级。这些人肯花钱来听音乐,甚至还会预先订票。利奥波德在伦敦的报纸上大登广告,形容莫扎特是“全欧洲甚至全人类可以夸耀的最伟大的神童”,并且保证“每个人都会因为听到一个如此年幼的孩子能如此完美地演奏大键琴,而大为惊讶。它使人们难以了解,也难以想象”。这个方法很有效果,当时演出的门票并不贵,却使得这位自称是“这一奇迹之父”的利奥波德赚了不少钞票。这样的音乐会一直持续到1765年,延伸到大不列颠岛以外的欧洲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