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亲王工作

1772年11月,莫扎特和利奥波德再赴意大利。

莫扎特的意大利歌剧又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广受欢迎。在此期间,他还为一位男高音歌唱家写了一首欢唱曲(K.150),这首曲子长二十分钟,歌词由拉丁文写成,是可供管弦乐队使用的协奏曲。时至今日,它仍然时常被人演出,一般由女高音演唱,结尾迅捷,全曲中只有“哈利路亚”一词是唱出来的。这首作品里出现了同样一个词接连唱十分钟的情况,这本来是最令听众感到厌烦的事,但是莫扎特以高C调为顶点的旋律却使人感到愉快。不论哪个时代,这都是一首适合在庆祝场合演奏的完美的音乐。这是莫扎特最早期作品中,听起来风格最接近成熟的一部作品。

1773年3月,莫扎特父子俩回到家乡。使意大利之行给予了莫扎特新的自信和独立的艺术家地位,他的前途似乎已经得到了保证。这一年,他只有十七岁,却已经共写了六部歌剧,其中有三部曾在歌剧的发源地意大利演出,并获得好评。还有二十首交响曲、八首弦乐四重奏、无数的弥撒曲、较短小的教堂音乐和小夜曲等众多作品。虽然这个数量未必有多惊人,毕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据说,莫扎特十一岁时,欧洲有一位刚刚过世的作曲家,他的作品超过一千首。但是毫无疑问,莫扎特在作曲方面的勤勉足以令人印象深刻。莫扎特是一个优秀的作曲家,也是一个无人能比的乐器演奏名家,从伦敦到那不勒斯,皇室的主要人物都在宫中接见过他,他在这项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已经获得了官方和上层社会的承认。现在他所缺乏的只是在某一重要的宫廷中得到一个好的职位。

本来他在米兰费迪南大公那里很有希望得到一个职位,但是最后却不了了之。莫扎特回到家乡后,开始为萨尔斯堡的亲王主教工作。

和维也纳、巴黎、伦敦相比,萨尔斯堡只能算是一个落后的市镇,它的贵族社会的规模自然无法和这些大城市相比,但与维也纳、巴黎相同的是,贵族中总有一部分阴谋分子和生活极度奢靡浪费的纨绔子弟,莫扎特对这些人感到越来越厌恶。

柯罗瑞多亲王主教一开始还很欣赏莫扎特,但不久之后就开始轻视他了。柯罗瑞多一直标榜自己是一位开明的自由主义者,他的书桌上放着伏尔泰的半身雕塑像,同时,柯罗瑞多爱好音乐,并且是一名业余的小提琴家,但是他做人的基本态度却是封建的、等级制度森严的。他认为自己是一位亲王,天生高人一等,而莫扎特只是他的仆人,仆人就是一件物品而已,喜欢就留在身边,不喜欢大可以送人或者扔掉。

柯罗瑞多希望莫扎特能为他和他的宫廷提供一些娱乐性的音乐,至于作曲家想写些什么,那根本不是他关心的事。渐渐地,莫扎特感觉到这位雇主对他的才华和名声有点嫉妒,他明显不希望仆人忘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就像后来莫扎特为之配乐的一位伯爵的语录中说的那样:“我应该每天眼看着我的仆人如此快乐,并且享受着我虽盼望但却得不到的这种快乐吗?”

这一时期的莫扎特,才华得不到发挥,逐渐陷入一种忧郁不安、敏感多疑的心理状态。而此时的整个欧洲,浪漫主义思潮正在大范围扩展,它主要提倡表达个人的意愿和想法。1774年,歌德的第一本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问世,并马上风靡欧洲,成为欧洲的第一本畅销书。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深情而敏感的年轻人,被人误解并且疏远,最后失去了他所爱的女人而终于自杀。维特在当时的影响力极大,竟然在上等阶层年轻人之间形成一股自杀的风气。这本小说也揭露了一个只讲求表面的社会,借维特的形象表现出一种对社会的深度不满和渴望不能实现的愤懑。莫扎特也许并没有读过这本书,但是他一定听别人说起过维特的故事。不知道他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歌德笔下那种环境中的一个敏感的年轻人。

莫扎特这一年所写的音乐,因为自身心境和环境状况的不佳,反映出一种更为沉思而不安的特质。他在维也纳时曾听过一些海顿的交响曲,印象深刻。他尝试将这些交响曲中强大而震撼人心的力量,融入自己那种文雅而带有歌剧风格的音乐里。这种融合在他的第二十五号交响曲(K.183)中得到体现,这首交响曲被称为他的第一首“伟大的”交响曲。这是他第一次尝试用低调作交响曲,音调显得低沉而悲哀,用低沉与柔和的极端对比来强调急迫和凶兆的感觉。按当时的标准看,这属于苦闷的音调,不能用在轻快音调的音乐会中作为开场音乐。这首音乐紧张的气氛很能打动人心,并一直成为莫扎特音乐的一个特色。

这一年的另外两首作品也广受好评,一直流行到现在。其中一首是低音管协奏曲,是莫扎特应当地一位独奏家的请求而作。当时写了三首曲子,只有一首(K.191)留存下来。本来低音管因为声音低沉而奇特,很少被用作独奏,莫扎特无疑开创了一种新的尝试。这首协奏曲间的慢乐章是用莫扎特喜欢的主题开始的,他八岁那年在伦敦时,曾在笔记簿里第一次写下这个主题,后来的《费加罗的婚礼》中曾在一段抒情调里用过它。莫扎特的慢乐章总是能使大多数人联想到歌唱,而他又常常以不同的形式自由地使用相同的主题。另外一首是他的第二十九号交响曲(K.201),这首曲子总结了他当时在管弦乐作曲上的成就。曲子的开头是他作曲以来最令人喜爱且最容易记忆的主题,而它的结尾给人的感觉则像是一百支喷泉忽然全都一起喷出水来。

莫扎特很希望能够再写一部歌剧,但是小小的萨尔斯堡很显然不具备这种需求。幸运的是,巴伐利亚的选帝侯委托他为1775年在慕尼黑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冬季嘉年华会写一部喜剧歌剧。这部喜剧在1775年1月上演,叫做《伪装的园丁》(K.196)。它的整个故事其实很荒谬,但是其中的大部分音乐令人十分难忘。有一场,某一角色的台词由不同国家的语言构成,音乐就以不同国家的风格配合,堪称经典。莫扎特曾写信给他的母亲,讲述这次演出的盛况,他说:“我简直无法用文字描写那种喝彩的情形。”之后,他很少接到新的委托。他的精通和熟练是人所公认的,但是他不得不为亲王主教写一些空泛的没有情感的娱乐性音乐。一位有名的诗人曾说:“假如莫扎特没有像温室中的植物那样受到强迫,他必定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