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求索

毛泽东在“一师”求学期间,认识了一位良师——杨昌济。杨昌济曾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到日本和欧洲留学,回国后在“一师”担任教师,教授伦理学。杨昌济学识渊博,语言生动,讲课很受学生欢迎,而且他很喜欢和青年学生来往,毛泽东等人是他家的常客。

杨昌济对毛泽东也十分地器重和关心。从1914 年冬到1915 年秋,每到星期六或者星期天,毛泽东和一些好学的学生都会聚集到杨昌济家里,一起讨论有关哲学、伦理学和怎样更好读书的问题。有时杨先生留他们在家里吃饭。

杨昌济有一个爱女,叫杨开慧,在父亲的关怀下,小开慧从7岁开始就接受了学校教育,逐渐地,她成长为一个知书达理的新女性。虽然,她还不能完全听懂父亲和学生们的讨论,但她经常安静地站在一旁,认真地听着。后来,开慧也成了讨论中的一分子,和小伙子们一起评论时事,交流读书心得。在一群风华正茂的兄长中,朴实、敏锐的毛泽东引起了开慧的注意,他们很快成了好朋友,经常互相交流读书笔记和日记。一种美好的感情在两个年轻人的心里滋长、孕育。

1918 年夏天,杨昌济应聘到北京大学任教,杨家离开长沙,到了北京。这时,毛泽东也快要毕业了,杨昌济特地写了一封信给毛泽东,邀请他毕业后去北京学习,然后找机会出国深造。

当时的北京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思想活跃,人才济济,是青年学生十分向往的地方。1918 年8 月,在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里,毛泽东和20 多位同样怀着梦想和**的年轻人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路途。这是毛泽东第一次离开故乡湖南,以此为起点,毛泽东走入了一片更加生动的人生风景。

在北京的日子是艰苦的。开始,毛泽东和朋友们挤在一间屋里,晚上大家睡在一个大炕上,八个小伙子盖着一条棉被,翻身还得跟旁边的人打声招呼。后来,经杨昌济介绍,毛泽东在北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工作的内容就是登记到图书馆看书的人名字。当时的北京大学是一个会聚了文化名人和思想界先驱的地方,毛泽东果然在图书馆看到了很多他仰慕的人。他总是机会和他们交谈,向他们请教问题,但人们对这个穿着寒酸、操一口难懂的湖南口音的年轻人并不怎么重视,这使得一片求学心的毛泽东有些失望。

这时,毛泽东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件有着重大意义的事情,就是他第一次读到了李大钊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文章。通这些在当时流行一时的檄文,毛泽东了解到了新兴的俄国革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此,他开始走上了一条通往光明和真理道路。

到北京半年后,因为得知母亲病重,毛泽东准备回乡尽孝,路到上海送一些朋友到法国勤工俭学,这也是新民学会组织工的一项重要内容。1919 年早春,毛泽东来到了被称作“十里洋场的上海,但他并没有时间游玩,他在积极地为赴法一事奔忙。

一天,毛泽东和好朋友萧三一起出席一个欢送即将出国青的会议,原以为在会上能听到不少新的见解,没想到当时在一留学人员中也存在盲目崇拜西方生活方式的“花花公子”。一到过法国的“先生”风度翩翩地走上了讲台,先是对法国奢靡的活渲染了一通,然后便滔滔不绝地演说起来:“到了国外,就不吃中国菜了,法国大菜可是世界闻名呀,特别高雅。大家要是不使刀叉,那就要让人家笑掉大牙了。所以我有必要在这里为诸演示一下使用刀叉的要领,大家回去后要加紧练习……”

台上的人竟然拿起刀叉舞弄起来。人群中的毛泽东早就耐烦了,他皱紧了眉头,再也待不下去了。他捅了捅身边的萧三,萧三会意地点点头,两个人快步走出了会议室。

来到街上,毛泽东还是一言不发,心事重重。萧三说:“这样的人真是我们青年的耻辱,没有一点抱负和理想。不过,我想总是少数吧。”

毛泽东沉思地说:“可能是少数,但这说明盲目地追求留洋是没有好处的,我们出去是为了学习国外的新思想、新技术,不是去享受的,可我看现在很多人实在越学越糊涂,简直学了个莫名其妙,这样还不如不去。”

萧三问道:“润之,那你什么时候出去呢?”

毛泽东望着远处,慢慢地说:“我正在考虑。从湖南出来这么多天,我觉得,中国真是很大,中国的学说也很丰富,我们对自己的国家还了解得很少。出国不是赶时髦的事,我要先在国内把中国的学问和中国的事情弄清楚了,再出去不迟。”

萧三笑了,说:“润之,你总是和别人想的不一样,但你说的也有道理。不管那些人怎么样,我是会回来的。”

毛泽东也笑了,说:“我相信你一定会回来的,我们的国家太需要人才了。”

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后来没能出国留学,但他在国内确实认真地投入到研究中国的学习和运动中。正是基于对祖国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了解,他才在后来的岁月中为中国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