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捉张辉瓒

随着红军队伍的壮大,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正式成立,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兼总政治委员,朱德任总司令。

面对红军队伍的迅速发展,蒋介石又惊又怕。他调集10 万重兵于1930 年10 月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反革命“围剿”。

国民党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总司令,号称“铁军师”的第九路军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

当时,中央红军仅4 万人,面对国民党10 万人马的步步进逼,以毛泽东为首的前委根据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经验,制定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他们大踏步地向苏区腹地后撤,一直退到江西省宁都县黄陂、小布地区。在红军主力养精蓄锐,以逸待劳的同时,毛泽东和朱德另派一支小部队协同地方武装引诱敌人,让敌人进入红军的包围圈。

就在红军布下天罗地网之后,身为“剿匪”总指挥的张辉瓒率领着他的“铁军师”气势汹汹地闯进了根据地。张辉瓒狂妄自大,又急于抢功,亲自率领一个师近万人于12 月29 日深入到龙冈地区。

龙冈位于江西永丰县南端,峰峦重叠,群山环抱,中间是一个大峡谷,张辉瓒的“铁军师”就驻扎在这里。

在焦急中等待的毛泽东听到张辉瓒抵达龙冈的消息后,微笑着说:“张辉瓒还真听话,终于被我们请来!”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毛泽东、朱德认为聚歼敌军的时机已经成熟,29 日晚,红军战士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进入作战地点,把张辉瓒部队团团包围。

30 日凌晨,毛泽东、朱德进入龙冈指挥所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当时,群山之间云雾弥漫,毛泽东看着起伏缥缈的群山,风趣地说:“总司令,三国时诸葛孔明借东风大破曹公百万雄兵,今天我们要趁晨雾全歼顽敌,真是天助我也!”

清晨,毛泽东下达了攻击命令。顷刻间,四下里枪声大作,军战士向敌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嘹亮的冲锋号声、喊杀声、枪声混在一起,直冲云霄,张辉瓒的“铁军”全线崩溃,四散逃窜。

毛泽东、朱德随即率军下山,沿大路向弥漫着浓浓硝烟的场走去。忽然,前面跑来一名年轻的红军战士,一边跑一边喊:“到张辉瓒啦!”“前面捉到张辉瓒啦!”

“是真的吗?小鬼!”毛泽东的一位随行人员问道。

“真的,是三十五团的刘亚楼政委抓到的。我还亲眼看见这伙穿着破棉袄、大皮靴,他想化装逃走,却被我们抓住了。”

毛泽东、朱德听后相视一笑。

此情此景,触发了毛泽东的诗情,后来,他写下了《渔家傲·第一次大“围剿”》这首词: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龙冈大捷后,红军战士乘胜追击,一举全歼了张辉瓒的第十八师部和两个旅,俘敌9000 余人,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黑云压城蒋介石第一次“围剿”惨遭失败后,仍不死心,于1931 年3 至6 月间又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两次“围剿”,中央红军在毛泽的正确指挥下,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先后粉碎了二次、第三次“围剿”。然而,就在红军取得节节胜利之时,毛泽的日子却越来越不好过了。

早在1931 年1 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央扩大会议上,刚刚从苏联回国的王明等人在来自共产国际的米夫的支持下,逐渐夺取了中央的领导权,“左”的思想路线开始占了上风。毛泽东的军事指导思想和斗争方式成为他们矛头所指的对象。

1932 年10 月26 日,在宁都会议后,毛泽东被免去了红军总政委的职务。1933 年年初,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四次“围剿”。虽然毛泽东离开了红军,但毛泽东的正确战略方针在红军中有深刻影响,在临时中央的错误路线尚未完全贯彻到红军以前,第四次反“围剿”仍然取得了胜利。1933 年9 月,蒋介石再一次纠集了100 万军队,向中央苏区发起了第五次“围剿”。

这时,在中央苏区主持军事的是两个人,一个是不懂打仗的“左”倾中央的负责人博古,另一个是由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家”

德国人李德。两人完全放弃了毛泽东正确的战略战术,提出“两个拳头打人”和“御敌于国门之外”的作战方针。结果是红军主力连遭挫折,国民党军队以堡垒战术一步步地向苏区腹地逼近,而李德则命令红军以堡垒对堡垒。在敌人飞机大炮的轰击下,红军的堡垒根本顶不住,部队伤亡惨重,根据地越打越小。

毛泽东心里十分焦急,但他无权干涉。毛泽东病倒了。他躺在一张木板**,颧骨高高突起,嘴唇干裂,脸孔烧得通红,警卫员们轮流守护着。一天凌晨,警卫员实在熬不住了,回到**休息,刚要进入梦乡,忽然听到一阵轻轻的脚步声。警卫员睁眼一看,是毛泽东,他的脸色仍旧那么苍白,但双眼却恢复了往日的神采。

“毛主席,您怎么起来了?病还没好呢,您就……”警卫员一骨碌坐起来,着急地说。毛泽东笑着说:“我好了!这几天,可真辛苦了你们。”毛泽东让警卫员们继续睡觉,等大家醒来时,却发现毛泽东已经和往常一样,端坐在桌前,聚精会神地想着什么,偶尔会提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大家知道说服不了毛泽东,便去找给毛泽东治病的傅连璋院长,但是傅院长磨破了嘴皮,毛泽东还不温不火地说:“局势这么紧张,我不能再休息了。”

在这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关头,毛泽东拖着重病的身子,一次给中央提建议,建议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要到广大无垒地区去,与敌人展开运动战、游击战。然而,这些建议都像石大海,博古和李德根本不予理睬。

1934 年3 月,毛泽东来到了红军与广东军阀陈济棠对峙的线。在会昌,他发现这里没有像别处那样到处修碉堡,就问前线负责人:“乌龟壳怎么没有爬到会昌来?”“我们还是搞人民战争家家都是堡垒,修了乌龟壳,怎么打游击呢?”

毛泽东听了非常高兴,他认真地与当地同志交换意见,分了当前的敌情,谆谆告诫前线的同志,我们现在是敌强我弱,一要从实际出发来制定战略战术。然而,在“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线的指导下,一块块革命根据地落到了敌人手中。1934 年4 月日,广昌失守。8 月,中央苏区所辖70 多个县只剩下了6 个。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又实行了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与百万敌展开消耗战。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的境地,最后,第五次反“围剿彻底失败了。

1934 年10 月10 日晚,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举行了秘密议后决定实行战略转移。8 万余名中央红军被迫离开了这块他奋斗了几年的红色根据地。身患重病的毛泽东拖着虚弱的身子也在队伍中,与他的战友们一道,踏上了吉凶未卜的漫漫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