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魔力
这年暑假,马克思和燕妮私订了婚约。可是,这对情侣当时仅将他们的决定告诉了马克思的父亲,因为他们难以相信会得到其他亲属的理解和同意。
父亲对孩子在波恩大学的浪漫生活和过大的开销很担忧,这么年轻,刚开始接受高等教育就决定把自己的命运同一个达官贵人家的女儿连在一起,真让他伤透了脑筋。但是,对孩子的婚姻,他又不能不表示同意,因为他清楚,马克思的决定是不易动摇的。
暑假后,马克思不得不遵从父亲的安排从波恩转学去了普鲁士的首都大学——柏林大学继续读书。
爱情取得的初步成功使马克思感到十分喜悦,可他对这种成功的可靠性还缺乏必胜的信心。他就是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离开了特里尔,又离开了波恩,远远地离开了心爱的未婚妻。
这次去柏林,不像一年前去波恩那样高兴,那次是一位中学生怀着去征服整个世界的热情,兴高采烈地离开的。
马克思坐在普通的邮车里,经过7 天的旅程,神情忧伤,闷闷不乐。留下未婚妻在特里尔,她会受到各方面的困扰;柏林那么遥远,一别又将是数年。马克思才18 岁,生活中还没有遇到过任何波折,母亲说他是“幸运儿”,万事如意,这不就遇上了不顺心的事了吗?他第一次尝到了这种滋味。
马克思心头有一对矛盾:一方面是要读书学习,要取得好成绩:另一方面是不愿和心爱的人分离。他暗暗发誓:要调集自己的所有能耐,一切服从自己的意志。
1836 年10 月,马克思到达柏林。他下定决心要埋头于科学和艺术的学习,于是在离柏林大学很近的特尔街61 号,租了一间简陋的房子,选修了法学和人类学。
马克思刚到柏林时,便萌发了闭门读书的念头。他不想去进一步了解这座阴沉的普鲁士都城,对那灰色的天空、平庸的市民、小商人、小手工业者和众多的官吏都不感兴趣,给这个沉闷的城市定调子的是王室、军官和驻扎在15 个兵营里的3 万名士兵。它和盛产葡萄的莱茵省的那些欢快、温厚而又爱好自由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马克思还不知道另一个柏林,即艺术、思想、剧院、俱乐部和文学沙龙的柏林。在头一个学期里,他只熟悉了这座规模宏大、吸引着德国最出名的教授和几千名勤奋的大学生的高等学府的一部分。柏林大学的创始人——哲学家和自由派威廉·冯·洪堡当初的设想,就是要把这所大学办成既开发大学生的智慧又能促使大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大舞台。
马克思在这里除了学三门正规课程以外,还阅读学者的专著,做笔记、写诗,注意加强自己多方面的修养。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清理自己的思想,他常作深入的自我解剖,一边写一边思索。
这个方法的运用,能够充分调动马克思的能耐,形成非凡的工作能力,使他能够一下子干好几件事。他能同时阅读和分析许多著作,做摘记,把脑子里随时出现的思想和计划记下来,并且还给燕妮写诗。
这年年底,燕妮收到了马克思的三本诗集,上面的题词是:“献给我亲爱的和永远热爱的燕妮·冯·威斯特华伦”。
燕妮,笑吧!你定会觉得惊奇:
为何我的诗篇只有一个标题,
全部都叫作《致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