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实际上,能给吕布封官的李傕、郭汜自己的日子也是过得一塌糊涂!

郭汜恼怒李傕对自己的屡次“施毒”,引军要宰李傕,那李傕却是更恼郭汜:想找借口除掉我,自己掌朝政啊?也太毒了吧!那咱就比比谁的拳头硬气,俩人加起来正好是个五百整数,谁怕谁呀!

这两支西凉精锐正是兵对兵、将对将,精锐对精锐势均力敌,在长安城内外杀了个天昏地暗,血流成河,李傕、郭汜两位主帅也单挑了不止一次,都是半斤对八两,正所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越杀越上瘾,欲罢不能。

这时候有两个人稳不住了,其中一个相信大家能猜得出是谁,便是当时中国的名誉一把手,小皇帝汉献帝,至于那后一个是谁?大家暂时先闷一会儿,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一口塞不进俩馒头,饭要一口一口吃才更香甜。

皇帝坐不住是情理之中,俗话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要是由着这两位说不清是自己下属还是上司的愣头青在长安折腾下去,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皇帝自己这颗大卵破壳流清散黄是早晚的事,去跟他们做个和事佬吧。

去做这两家的裁判员皇帝是不敢的,裁判是一个免不了时常挨扁的角色,挺正规的足球场上尚且如此,更别说这两个自己定规矩又从不讲规矩的混球了,就是劝架,皇帝也没那个胆量亲自出头,派太尉杨彪去传达朕意吧。

谁知现在的太尉已经不值钱了,比不得曹操的老爸曹嵩花一亿铜钱买的时候,现在最值钱的是粮食,据史载:“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臭秽满路。”太尉这个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连个参议院的议员都不如,在李傕、郭汜眼里还比不上一斛谷子。

郭汜拔刀就想先砍了这多事的太尉杨彪,幸亏杨彪嘴还利索点,忙申明自己是替买看吃,两军作战还不斩来使呢,哪有拿劝架的使者开刀的?

郭汜反应迟钝点,到了李傕那里便不同了,一句奉天子命提醒了李傕:对呀,得先把这小皇帝控制在手里呀,如果被那郭汜捷足先登抢了皇帝去,弄出个这诏那旨来,我岂不是要政治上处于下风?天下人还以为我李傕不忠君爱国呢。

事不迟疑,英雄做事从不婆婆妈妈,随即传达军令:给我抢了皇宫!掳了皇帝!管她什么妃子、宫女,一律给我抢到军营劳军!

西凉军执行军令从来雷厉风行,三千骠骑出动,抢了皇帝,俘虏了众嫔妃,宫女们当然也就跟着做了李傕的战利品。至于皇宫财物、大内珠宝,自然也就充了李傕的军资。

郭汜闻听李傕抢了皇宫,劫了皇帝,心中大悔:怎么俺老郭就没想起来先动手呢?没办法,比着葫芦画瓢吧,你先抢了一个皇帝,我就后抢文武百官,你掌握着天子,咱控制住朝臣,也不算落多大下风!

其实众朝臣是自己送到郭汜门上去的,文武百官闻听天子被劫,一下感觉成了没娘的孩子,聚在了一起,人多胆自壮,决定集体向二位将军请愿,呼吁放了皇帝,两家罢斗。郭汜一见满朝文武到了自己军营,心中大喜!都别离开了,啥时那李傕放了皇帝,俺郭某再放了你们,这叫曲线救主,大家先委屈几天吧。

两位国家栋梁闹得实在不像话,终于有人看不下去了。

前文说过,对李傕、郭汜二人的火并最坐不住的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是皇帝,另一个就是给李傕、郭汜二人出过决定性主意的贾诩。贾诩这个人聪明才智是不缺的,不过大都是为自己谋划,帮别人出主意其实骨子里还是为自己,看人也称得上入木三分,李傕、郭汜是块啥料他心里明镜似的。

李傕、郭汜政变成功,当然要酬谢这位帐下高参,就给了他一个尚书仆射的高官,位居九卿之首。在当时三公虚位的中央政府里,这官相当于丞相的地位。

但贾诩没敢接这顶官帽,表面的理由是谦虚:“尚书仆射,言之师长,天下所望,诩名不素重,非所以服人也。”

其实他是看透了李傕、郭汜不是什么可造之才,跟着占点小便宜还凑合,要是出头替恶人顶缸,贾诩是不干的,再说了,夹在李傕、郭汜与皇帝中间,那日子绝对不好过,所以仅接任了一个尚书的头衔,实质上做的是官员提拔任用的工作。

现在朝政眼看着被李傕、郭汜二人搅成一盆糨糊,贾诩能不急眼吗?可是他心里也清楚得很,这两位军头现在已经身居太上皇的地位,只能听赞歌,是听不得反面意见的,所幸有起事时的大功在,李傕、郭汜对自己惮忌之外还存几分亲近,暂时还不会对自己开刀,但现在朝廷中的一、二把手都发疯了,自己这实际上的三把手的日子还能好过吗?

朝廷已成了是非之地,早躲开为妙,现在机会来了,皇帝及百官已被李傕、郭汜各自劫掠在自己的军营,贾诩便趁机交印溜之大吉,投奔了自己的老乡段煨。

值得一提的是,在贾诩没辞官之前,对被扣在郭汜军营的朝廷百官,还是照应了不少的,小皇帝和百官能逃出生天,主要是由于贾诩对李傕、郭汜直言相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