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曼的决定

“爸爸,你的祷告结束了吗?”隔壁的房间传来了女儿的声音。

“爸爸,开始吃饭吧 !大家都已经就位等您开饭了。 ”

“好,立刻来!”巴赫说着便走出了房间。

每一次,巴赫总会花很多时间站在妻子玛利亚的遗像前,告诉他自己的无限追思与怀念,他希望能够和妻子有更多默契交流、灵犀相通的时间。

在餐厅里,大儿子弗里德曼以大哥的姿态照顾着弟弟妹妹,也带领大家用期盼的眼神,等待着父亲下达“开饭”的命令。

自从爱妻逝世后,女用人玛尔塔就担负起了照顾这些孩子的责任。无论何时何地,她总是尽心尽力,忠心耿耿,这的确是一位出色的保姆。孩子们对她有些畏惧,但更由衷地敬重她。

大家就位后,必须进行餐前祈祷。于是,刚开始还喧哗巴赫的餐厅突然变得安宁静谧,没有一点儿声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都能了解自己的妈妈到天国去了,而天国就是遥不可及的地方,所以他们不再像过去那么淘气,每个都变得很守规矩,不再打翻汤肴,更不再丢弃面包干粮,他们也在努力学习应该怎样照顾自己。但是巴赫却常常回忆着死去的爱妻,每当全家共餐时,他总会想起玛利亚过去经常在饭后对他说的话:“我们这一回合的战斗结束了,现在是我们继续奋斗之前的休息……”同时玛利亚还会递上一杯助消化的饮料。

巴赫自妻子过世后,就一直活在回忆里,不停地怀念以前的情景。巴赫虽然过着十分悲痛且孤寂的生活,但仍然发表了许多伟大的作品。

不久,亨德尔寄来一封慰勉的信。亨德尔知道了巴赫夫人逝世的消息。信上说:请继续前进吧,朋友,绝对不要停止,上帝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他也绝对不会赦免畏缩不前或是退步的人。

亲爱的朋友,希望你能够早些治愈自己受伤的心灵,继续向前迈进 !

亨德尔的话铿锵有力,宇字句句都充满了希望的生机,他要借此触发巴赫的意志,使他不至于丧失斗志。

巴赫每天从利奥波德公爵的府邸下班回家,总是先抽出些时间陪孩子们谈天,然后进入放着钢琴和风琴的卧室,继续谱曲的工作。

之前,这个家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生气和活力,现在却再也找不到往日那种景象了,只留下无限的哀伤和落寞,弥漫在空****的房间中。

“爸爸,我想和您谈一谈,可以吗?”大儿子弗里德曼轻轻地推开房门问道。

自从母亲逝世后,身为长子的弗里德曼深深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他早已经有了大人的气势,无论谈吐或举止总带着点儿大人的口气和派头。他慢条斯理地告诉父亲:“爸爸,我想要到外地去学习一点新知识。”

弗里德曼注视着父亲严肃的目光,似乎已经预料到自己的决心将会遭到严厉的斥责,成功的机会十分渺茫。在父亲的注视下,他几乎动摇了原先的决定。

“你决定到哪里去呢?你可以跟爸爸一起学习。为什么一定要离家外出求学呢?”

“我住在这个城市,他们只会认为我是巴赫的儿子,并不认为我具有独特的才华和出色的能力,我不喜欢人们用这种眼光看我。我希望自己能有一番独特的作为。”

“原来是这样,外出求学也是个十分聪明的办法。”巴赫强忍着与儿子分离的悲痛,表示赞同儿子外出求学。

“我想去莱比锡学习小提琴。”

分同情这位孩子众多的巴赫先生。这不是她第一次为这个家庭做这些事情,也不是最后一次。她对这些具有音乐素养而又懂得礼貌的可爱的孩子们完全一视同仁,除了由衷地同情之外,更是无条件地付出绝对的爱心。她毫无怨言地清洗脏衣服,打扫凌乱的房间。

这次,巴赫像往常一样过意不去,他对安娜说:“安娜小姐,你可以休息一下,免得累坏了身体。”

“我听说弗里德曼要到莱比锡去学小提琴,是真的吗?”

“嗯,是的 !我认为他在家里跟着我学习也可以,没有必要外出求学,可是他不愿意,我只好顺着他的意思,这样或许更能发挥他的才能 !”

“我觉得外出求学才是好的办法。至少,我现在都觉得在乐团里的工作越来越痛苦。”看来安娜是遇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安娜小姐 !”

“巴赫先生,公爵夫人在走廊上遇到我们这些女团员的时候,总是连声招呼也不打,真是令人不舒服,我不喜欢她那种傲慢的态度!”安娜已经 21岁,思想很成熟,在所有团员中,她拥有最优美的音质,巴赫对于她的音乐前途抱有很大期望。

“你说的也不尽然。对公爵夫人不满和埋怨的并不只有你一个人。公爵夫人好像对音乐一点也不关心,公爵也为此感到头疼,我必须想出一个妥善的方法来提高她对音乐的兴“好,我一定尽力而为。”

弗里德曼听了之后,神情显得开朗了些。“这是我唯一的牵挂,爸爸的音乐事业十分忙碌,我走了之后,家里再也没有人能够承担教育弟妹的责任了,所以,我总是很担心他们。”说到这里,弗里德曼早已热泪盈眶。

“我知道了。我完全明白你的意思,你就安心到莱比锡去学习小提琴吧 !我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到家里来,希望你以后不要为了家里的事而影响了自己的学业。”安娜声音哽咽地安慰着弗里德曼,她的泪水不断地涌出来。这时候,她更觉得弗里德曼是个可爱的孩子。她很自然地紧搂着他,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安娜觉得爱护他们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

过了一会儿,马车准备妥当了。弗里德曼像个大人似的坐在马车上,完全看不出来他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也许是环境造成了他的早熟吧。

巴赫强忍着内心的伤痛,带着孩子们站在大门口,目送大儿子弗里德曼缓缓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