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西游记》的第一主角是孙悟空,描写的也是他的生平。孙悟空的一生,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也就是《西游记》的三个部分。第一阶段是以大闹天宫为核心,这时的孙悟空是有儒家的特点,不信命,不畏天,蔑视社会格局,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在他的身上没有什么宗教思想,反倒彰显人性力量。小说的第一部分,对道教社会也是视为僵化和没落,而洋溢的是儒家的名士风采。
第二部分是取经的前半阶段,大致在通天河、火焰山以东,这时的孙悟空是道家的特点。故事里面主要写的是他和各路妖精斗法,尤其涉及各种宝器,葫芦、芭蕉扇、喷火车,主要是斗智和斗法术。虽然热闹,但其实单薄,就像道士只关心炼丹、修行的段位,比较脱离社会和现实。因此也不怎么体现社会关怀和宗教情怀,价值观方面比较虚无。所以剩下可展现的就是自得其乐,体现为不少笔墨写孙悟空和猪八戒之间的调笑、逗乐。总之,接近道家的游心物外、沉溺道术的特点。
第三部分是取经后期,这时候孙悟空开始搭救不相干的凡人,比如献祭给魔王的童男、童女,落难的公主,失去了爱人而卧病的国王,遭遇旱灾的民众,乃至教习小王子出身的徒弟。他和天宫的关系也不是对立,而是为完成这一目的进行良好协作。这阶段也不再写跟猪八戒之间的调笑了,搭救唐僧也不是真正的悬念——即便唐僧落难,往往也是凡人落难同时硬塞进去的一笔,吃唐僧肉也几乎不提了。相比于前两阶段,这里对民间疾苦、市井生活和官吏无能,落笔也更多一点。其中对落难者们的关切是发自衷心的。按照佛家普度一切众生的慈悲心来看,这阶段的孙悟空就又接近了佛家的特点。
从个人英雄主义的儒家,到游离物外的道家,到关切一切众生的佛家,孙悟空的一生历程,似乎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脉络。而《西游记》写成这样三个阶段,又似乎并不是有意识的安排。这主要是从文本上来比较。三个阶段的文字特点,包括文风、用语习惯,其实互不相同,第一阶段空灵,第二阶段诙谐,追求趣味,第三阶段相对刻板但更加现实。从这个角度看,这应该是三组不同的人写成的。应该是前两阶段成文较早,主要强调斗法的新奇和趣味。后面又有人进行补写,但这时斗法的手段和新奇已经不如从前,但把社会视野拉开了。由此形成的三个阶段,碰巧又组成了孙悟空人生的发展曲线,这大约是《西游记》这本书的幸运之处。
注:如果细看《西游记》的文本,会发现它其实不只是一个人创作出来的,具体就是中后部的某些章回,使用的俗称、用语,和前面的章回有不同,而且,前面的章回文字中经常有俏皮的成分,比如猪八戒吃人参果的描写,而后面章回往往句子文绉绉的。此外,后面章回一些取经遇难故事,不论唐僧被捉的套路,还是孙悟空变小虫的计策,都跟前面的一些故事接近。不排除是后来的人,模拟前面的情节套路,又补写了一下取经遇到的难。因此,在本书的白话翻译过程中,删掉了情节重沓、模拟前文、缺乏创意的章回,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