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化解突发事件的伤害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说过:“凡是重大事件,其后果往往难以预料。”

所谓的重大事件指的是突发事件,也就是天灾人祸,指无法预测的自然灾害与人为操作的失控社会危机。比如疫情、无法招架的岗位变动、家庭中突发的状况……在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里,我们无法预知突发事件的发生。当突发事件真正来临时,普通人都会有深深的无力感。

消极情绪会伴随突发事件出现

突发事件会破坏我们关于安全感、控制感、尊严等方面的感知,因此我们会变得更加焦躁和警醒,也可能出现睡眠、注意力、记忆力等方面的失调,以及情绪上的一些变化。

比如,有些人的情感会变得麻木或过于强烈,对事情的判断力下降,或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有些人目睹或亲身经历可怕的事件后,会不受控制地回想事件发生时的情景,并伴有极度不愉快的情绪,这种现象被称为“闪回”;还有些人经历意外事件后,情绪变得很敏感,会回避与突发事件相关的一切事物,这是经历过消极情绪后,大脑为了保护自身,自动提高了警觉性。

虽然我们都知道不可抗力因素引发突发事件的概率极低,但是当地震、空难、疫情等事件发生的时候,人们对不可预知的事情,仍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情绪:

? 愤怒

比如遭遇了从未想过的不公待遇,看到了突发的恶性新闻事件,无论作为亲历者,还是打抱不平的路人和看客,我们都深切感受到了愤怒。对于暴力和不公的突发社会事件,愤怒成为我们首要的情绪反馈。

? 悲伤

面对亲人或者朋友的突然离世,我们容易陷入悲伤的情绪无法自拔。一个读者写信告诉我们,在她高二时,母亲突然在北京去世,在老家念书的她没来得及见上母亲最后一面。至亲的离去,对她心理的影响极其深远。虽然她时刻被教导要成为坚强的女生,但是内心的悲伤使她长期处于一种情绪的应激状态。她变得沉默寡言,时不时落泪,看到亲戚扔掉烂了的水果会情绪崩溃地大喊大叫,只因为那是她妈妈喜欢吃的水果。

? 焦虑

面对突然发生的疫情,人人都被打得措手不及,徘徊在失业边缘的来访者小李每天都处于焦虑中。在沟通的过程中,他也不时念叨要是没有疫情就好了,不然可以过得顺风顺水,哪儿至于每天浑浑噩噩、担惊受怕。其实早在高考的时候,他就已经经历过突发事件导致的焦虑情绪。高考前他突然失眠,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让自己睡得更踏实,他吃了半粒安眠药。但是药都是有副作用的,他不幸中招所有不良反应:嗜睡、头晕和恶心,整个人处在一种低迷的状态,高考四场考试,他因为睡眠不足有三场没能及时完成。原本只是应对高考突发的焦虑失眠,却因为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影响了自己的成绩。

? 恐慌

近几年经常能听到航空器飞行事故,许多人都对飞机产生了莫名的恐慌,生怕自己在哪次飞行过程中就发生了意外,甚至那段时间还掀起了一阵不小的退票风波。

其实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出于自我保护,我们会本能地产生一些焦虑和恐惧心理,对自身发展而言,适度的情绪反应对我们是有益的。

首先,它可以作为一个出口,宣泄我们的一些心理恐惧;其次,它也可以让我们产生应对外部困难的心理预警。

当然,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焦虑或恐惧的状态下,我们就容易陷入不良情绪中。此时原本可能存在的一些焦虑被触发,会对我们自身的身心、社交、工作等带来持续的消极影响。

处理不当会让消极情绪蔓延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下意识地认为生活环境是安全有序、可以掌控的。而这些不可预知事件的出现打破了这种预期,事情的发展也超出了我们的应对能力。情绪处于高度**状态时,很容易出现应激反应。

古罗马著名哲学家塞内加认为,意外事件的发生和我们的负面情绪之间存在某种因果关系。当我们面对已经得到的东西却在瞬间失去的时候,那种意外对情绪的冲击会更加明显。如果我们无法对当时的感受正确命名,或者被他人错误地告知要忽略或摒除情绪,就会导致前面提到的那些不良情绪出现。

在突发事件面前,感受到自己的愤怒或者悲伤,其实是情绪在告知自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因此,让人们逐渐地觉察到自己的感受,是帮助我们确认自己处于突发事件困境中的第一步,然后我们要学会调节和运用情绪,必要时也要掌握转换情绪的能力,这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

如何处理这种类型的消极情绪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都会陷入情绪的低谷。这里有一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减轻或者调节不良情绪。

? 利用系统脱敏法,学会中和痛苦情感

系统脱敏法由心理学家约瑟夫·沃尔普所发明,具体操作如下:

在准备阶段,先做一个沃尔普所称的个人焦虑等级序列:列出数个引起焦虑的具体环境,根据轻微到重度的程度排列;

下一步,通过阶段放松练习和活动,让我们的肌肉达到正常放松的程度,然后再促使我们达到深度的放松,去想象一系列焦虑状态逐渐升级的情势和环境;

不管我们感受到任何形式的焦虑,都可以伸出一只手,这时,就需要我们的亲朋好友,也就是让我们感觉最有安全感的人,过来帮助我们进入一种更深层的心理放松状态。

最后,通过重复训练和放松,等到不再引发焦虑情绪后,我们再进入另一个引发更多焦虑的环境,按照上述方法将其产生的焦虑全部消除。

通过进行这种“焦虑制造”与“深度心理放松”的活动,我们便学会了如何同焦虑和恐惧做斗争,也就成功拥有一个强有力的武器。一旦痛苦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和释放,它就会逐渐烟消云散。

? 物理脱敏,心理补偿

为了避免触景生情,我们可以暂时离开原本的环境,这样有助于摆脱痛苦,恢复内心平静。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到其他事情上去,或把精力转移到能够做好的事情上,以获得心理上的补偿和满足。

预防坏情绪最好的药方就是朋友的忠言和规谏。因此,我们可以主动向亲朋好友倾诉内心的痛苦,以此来获得最大化的心理安慰。倾诉、共情、相互支持以及鼓励,这些方法可以极大地减少个人独自去承受负面情绪的压力。

我们也可以寻求心理疏导,通过心理医生的劝导、启发、安慰和教育,使我们的情绪、认知和行为等发生良性变化。

遭遇突发的不幸或委屈时,痛哭也是有效的心理救护措施之一。它能使不良的情绪得以发泄和分流,释放后我们的心情会变得轻松愉快。

? 补充糖分,学会放松

糖分可以减缓压力导致的低血糖,我们在焦虑时可以适当地摄入蜂蜜水。同时我们要养成合理的膳食习惯,均衡营养。如多吃粗粮和蛋白质类食物,干稀适当,细嚼慢咽,避免吃得过多或过少,减少咖啡、茶、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饮品的摄入。

睡前我们应减少看手机或者其他电子产品的时间和频率,并做一些放松的事情,使自己的身心都处于松弛的状态。应避免负面信息引发激烈的情绪反应导致大脑皮层兴奋,从而干扰到睡眠。平时我们可以听听轻柔的音乐,看看轻松的节目,同家人玩玩棋牌类游戏,适当开展一些室内外体育运动,这样可以有效地转移注意力,避免陷入突发事件导致的负面情绪当中。

季羡林曾经说过:“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也。”

经历过突发事件的人,心理恰恰会变得平衡和谐。因为他们认识到了生命的无常,暇满的难得。时间会抚平人们经历过的苦难,未来的希望会催促我们保持奋进。

与其沉溺于突发事件带来的恐慌与焦虑中无法自拔,不如放松身体,找回情绪的控制权。不要因此上咖啡因和酒精的当,它们并不会成为你的避风港。把大难题拆解成小问题,把人生想象成一场冒险。突发事件只是人生远洋路上的一块礁石,触礁时不必害怕,也别绝望地等着船沉没。让我们努力自救,重新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