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绑架皇上

李暹准备了车马,载着十五岁的汉献帝、贵人伏氏,还有李傕的心腹贾诩和左灵两个人。别的大臣、内侍、宫女等只好跟着车马走。李暹把汉献帝和大臣们送到李傕的大营以后,回头再到宫里,叫士兵们把库房里的财物一概搬到大营,然后让他们再去抢些留下的东西和使唤丫头。末了,放一把火,把宫殿也烧了,正像当初董卓把洛阳的宫殿烧了一样。

历史追根究底

●伏氏

伏寿,东汉大臣伏完之女,与汉献帝一同被李傕劫持期间被立为皇后。在汉献帝沦为曹操的傀儡期间,她因密谋铲除曹操的消息泄露而被害。

读史学古文

●出自《三国志·魏书·董卓传》

汜与傕转相疑,战斗长安中。傕质天子于营,烧宫殿城门,略官寺,尽收乘舆服御物置其家。

烧了宫殿,连带也烧了些民房。李家兵和郭家兵互相残杀,死了好几万人,连带也杀了老百姓,那种惨劲儿就别提了。汉献帝在李傕的大营里,天天只听到喊杀的声音,吓得缩成一团。他在营里虽说另有帐篷,每天有一定的供应,究竟比不上在宫里那么舒服。他每回听到喊杀的声音或者见到火烧,总是愁眉苦脸地叫公卿大臣想个办法救救他。有人建议劝两家和好,可是谁能去做和事佬呢?汉献帝就打发太尉杨彪等大臣到郭汜营里去讲和。

语文活学活用

●和事佬

解释:调停争端的人,特指没有原则地进行调解的人。

造句:每当母子之间发生矛盾,父亲就充当和事佬。

郭汜挺干脆,把这些大臣全都圈起来。大臣们嚷着说:“我们来给你们和好,为什么这么对待我们?”郭汜冷笑着说:“李傕劫持着皇上,为什么我不能扣下公卿?”杨彪发了脾气,大声地说:“做臣下的互相攻打,已经不对了。一个劫持天子,一个劫持公卿,天下有这个道理吗?”郭汜拔出宝剑来,说:“这就是道理!”说着要斩杨彪,给另一个大臣死劝活劝地劝住了。杨彪才没死。他回转身去,正碰着朱俊的胳膊肘。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流下眼泪来。朱俊本来身子不好,这一回他可真受了气了。到了晚上,这个跟皇甫嵩(sōng)同样出名的屠杀黄巾军的刽子手咽了气。

历史追根究底

●刽子手

旧时也称行刑者,是对直接处决犯人的从业者的一种称呼。后来也用来比喻残忍杀害人民的人或行迹卑劣的人。

郭汜就这么劫持着公卿大臣,不断地向李傕进攻。李傕怕军队里几千名羌(qiāng)人和胡人不肯给他卖命,就把他们召集拢来,先把库房里搬来的布帛和绸缎分了一些给他们,叫他们勇敢地攻打郭汜。郭汜也有一招。他买通了李傕部下的一些将士,约为内应,放火为号,内外夹攻,一定要消灭李傕。

语文活学活用

●买通

解释:用财物收买人以便得到方便或好处。

造句:日本特务用金条买通汉奸,让他们查找地下党的据点。

有一天晚上,李傕营里起了火,郭汜亲自带头进攻。一百名弓箭手一齐向李傕的中军射箭,连皇上的帐篷也中了箭。李傕刚出去抵抗,只听见嗖的一声,来了一箭。他慌忙往右边一躲,那支箭射穿了他的左耳朵。他忍住疼,把箭拔去,肩膀上全是血。正在这个节骨眼上,部将杨奉带领一队人马前来接应,才把郭汜的兵马打退。那一支作为内应的军队趁着乱劲儿跑到郭汜那边去了。

李傕经过这一番惊吓,决定不让郭汜再来夺取皇上,就把汉献帝送到北坞去住,叫校尉守着坞门,隔绝内外,连吃的喝的都是有一顿没一顿的。汉献帝向李傕要求五斛米、五架全牛,说是赏给随从的臣下的。李傕不乐意了。他说:“有饭吃已经不错了,还要什么牛肉?”汉献帝实在气愤不过,说了声:“天底下哪儿有这样的事?”马上有个臣下劝告他忍着点,别这么说,他只好耷拉着脑袋,直擦眼泪,抽抽搭搭地说:“怎么办哪?”

历史追根究底

●坞

古代像碉堡那样的团城,防守用。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经常发生战乱,地方百姓或豪强士族常常建造堡垒自卫,推举一人为“坞主”。

那个臣下低声对汉献帝说:“我看贾诩虽说是李傕的心腹,近来并没怎么帮着他出主意,可见他没忘了皇上。不妨跟他商量商量。”正巧贾诩进来问安。汉献帝揉着眼皮对他说:“你能不能可怜可怜汉朝,救救我?”贾诩趴在地下磕着头说:“不能心急。李傕贪而无谋,不如先封他爵位,把他笼住,再看时机。”汉献帝下了诏书,拜车骑将军李傕为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

李傕一向迷信鬼神,给董卓立个神位,经常祭祀。他随身带着一批道人、巫婆,替他消灾求福。这会儿封为大司马,他认为是道人、巫婆祈祷的力量,就重重地赏了他们。这件事引起将士们的不满。部将杨奉对一个心腹军官说:“我们不顾死活,替他卖命,反倒比不上一个巫婆!”那个军官说:“干吗不杀了他,救出皇上?”他们就布置起来,准备半夜里放火起事,杨奉在外边接应。没想到有人向李傕告密,他就先动手,杀了起事的将士。杨奉带着一支兵马没见火烧,正想派人去探听,李傕已经杀出来了。双方混战了一场,杨奉带着自己的兵马投奔安西将军杨定去了。

历史追根究底

●神位

宗庙、祠堂中或祭祀时设立的牌位。古人注重祭祀,尤其敬畏神明,为神明设立牌位。

语文活学活用

●起事

解释:发动反抗或革命,多指武装斗争。

造句:起事的准备正在进行中。

近义词:举事、起义。

李傕的部下两次发生了叛变,去了两支人马,他的兵力就显着不如以前了。他正跟贾诩商议怎么对付郭汜,忽然来了个警报,说东边发现了一路大军,向长安杀过来,吓得李傕和汉献帝不知怎么办才好。

从东边来的那个将军正是镇东将军张济。他镇守弘农已经三年了,这会儿带着军队到了长安,传出话去,说他是来替李、郭两家和解的,谁不答应,就别怪他不客气了。他又上表,请汉献帝搬到弘农去。汉献帝自然同意了。他派使者去劝两家和好。双方都提出一些条件,累得使者两头跑了十来回,总算说妥了。郭汜把公卿大臣放出来,李傕也同意让汉献帝回到东边去。偏偏那几千个羌人和胡人不愿意跟着汉人跑到东边去。贾诩召集了羌人和胡人的头头,给他们一些绢帛,叫他们好好地回到本地去,将来一定有封有赏。他们巴不得回老家去,就带着自己的人马走了。这么一来,李傕的兵马就更少了。他只好听从张济,保护着汉献帝和新立的伏皇后,跟着公卿大臣出了长安的东门。

地理小课堂

●弘农

古县、郡名,治所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北。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刘辩被董卓废黜后,废为弘农王,次年又被董卓毒害。

历史追根究底

●绢

质地薄而坚韧的丝织品,比较昂贵,用途广泛,在现代生活中也非常常见。后也指生丝制成的一种丝织品。

队伍走了一二十里地,忽然前面有两路人马拦住去路,后面又有一路人马追上来,吓得汉献帝脸都白了。他慌忙叫将士们分头去抵抗。

探听下来,大伙儿真觉得臊得慌。原来前面候着的是杨奉和杨定的两路人马,前来保驾,后面追上来的是郭汜,他也想趁着机会来伺候皇上。大伙儿不念旧恶,保卫着汉献帝向东走去,这可真难得啊!

当天晚上,他们到了霸陵,都饿得肚子直叫唤。幸亏张济带着粮食。他做了东道主,吩咐士兵先把干粮分给全部人员,再给汉献帝和公卿大臣煮饭做菜。大伙儿这才把肚子填饱。可是这种吃一顿没一顿的日子,往后怎么过哪?

地理小课堂

●霸陵

古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北。

历史追根究底

●东道主

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来以酒食请客的人也称为东道主。

李傕首先后悔了。他不愿再跟着这批人往东去,汉献帝就让他留在池阳。

地理小课堂

●池阳

古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西北。

为了整顿队伍,使主要的几个将军能忠于朝廷,汉献帝就把张济、郭汜、杨定、杨奉,还有自己的舅父董承,都升了职,封了侯,满想从此同心协力,重振朝纲。哪儿知道李傕一走,郭汜又神气起来了。他也像李傕那样不愿意到东边去,就请汉献帝回头往高陵去。汉献帝派人去对郭汜说:“弘农离洛阳比较近,祭祀宗庙方便,还是到弘农去的好。”郭汜仍然不同意。汉献帝还真有一手,他绝起食来了。郭汜就让了一步,说:“先到邻近的县城歇歇再说吧!”

地理小课堂

●高陵

古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