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明朝出了个王阳明
踏云而来
每个人终将面临死亡,都逃不脱最终消逝的命运;每个来到世上的人都曾活着,但不是每个人都曾真正活过。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都是自然界赐予人类的一种规律,我们无法改变,更无权改变,唯一能做的,是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在历史上留下一些属于自己的印痕。
但历史是残酷的,不是谁想留个脚印,就能留个脚印的。不过,历史也是客观的,千百年后,总有一些人的名字被人们牢牢地记在心间,一代一代地传颂。他们的名字不仅能冠绝当代,也能映照千古。本书的主角王阳明就是这样一位人物,最终立功、立德、立言,成为一位“真三不朽”的大家。他不仅是与尼采齐名的伟大哲学家,更是与孔孟并称的儒家圣人,是最受中外伟人推崇的心学大师。
人之初,皆如玉璞,走过五十七个春秋的王阳明是如何修炼成“大家”的呢?让我们从他出生开始,慢慢道来。
浙江自古多名人,远的不说,在明代初年,浙南就出了一个妇孺皆知的大人物,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刘伯温。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建立明朝,开创基业,刘伯温起了很大的作用。大约百年后,也就是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在浙江余姚的一个大户人家,有一个男婴降生了,他就是王阳明。当时,谁也想不到,在几十年后,这个襁褓中的婴儿会在大明朝的历史上留下浓浓的一笔,更想不到他所留下的精神财富会影响成千上万的人。
大凡帝王将相出世,后来的史书总会附会一些怪象,借以说明这个人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他是上天派来的神仙。在我们今天看来,这是封建迷信,但在古代这一招非常吃得开,会让百姓佩服膜拜:怪不得人家吃香喝辣、当大官呢,原来不是凡人啊。
《明史》中关于王阳明的降生也有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记载:王阳明的母亲怀孕十四个月还未分娩。按理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即使晚一些,也不会一下子就晚四个月啊,这太奇怪了。事实上,更怪的还在后面呢。有一天,王阳明的祖母岑氏在睡觉时做了个奇怪的梦。她梦见院子里烟雾缭绕,鼓乐声不断,一群仙人从天而降,落在王家。随后,其中一位穿着红衣、戴着玉佩的仙人怀中抱着一个婴儿推门而进,并高喊:“贵人送到!”这位仙人把婴儿送到岑氏怀中后,仙人们便驾云而去。随着仙人的离去,仙乐停止了,烟雾也渐渐消散。看着怀中啼哭的婴儿,岑氏非常着急。这一急,岑氏便醒了。
这时,她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这次是真的,不是在做梦。日盼夜盼,孙子王阳明终于降生了,而且母子平安,她这下放心了。不过,想想刚才的梦,她心里就犯嘀咕:难道仅仅是巧合?于是,她把家里最有见识和权威的人,王阳明的爷爷竹轩公王天叙(王天叙因为最爱竹子,在自己住的地方种满了竹子,因此得名“竹轩公”)请了出来。
老头儿坐在太师椅上,看着众人说:“没什么好奇怪的,这个娃既然是天上的神仙送来的,将来一定大有作为,我看就叫王云吧。”于是王云成了王圣人的第一个名字。
王云是天中的神仙送来的,这在当时无疑是一条爆炸性的新闻。这一新闻被亲朋好友、乡里乡亲广为宣传后,王家遂把王云诞生的地方命名为“瑞云楼”。
就这样,王云顶着耀眼的光环来到了这个世界。
显赫世家,书香门第
有人说,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当然这种说法有些绝对,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个好爸爸,真的很重要。因为先辈多年积攒下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可以让后辈少奋斗好几年,甚至好几十年。当你是富二代、官二代时,你就已经与没有任何背景的同龄人站在了不同的起跑线上,当别人还在奔跑冲刺时,你早已经到达终点。但这一优势如果运用不当,也会变成劣势,甚至会害你一辈子。任何事物都要辩证地看,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
很幸运,王云出生在一个不错的家庭。王家是官宦世家,从王云的六世祖王纲到父亲王华,代代都是饱学之士。出生在书香门第,对王云的人生之路有很大的影响。
翻开家谱一查,书圣王羲之赫然在目,这是一个足以让王家的任何一个后代都引以为豪的人物。祖上如此辉煌,后辈再不努力,愧对祖先啊,若不打拼出点成就,死后也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啊。
虽然后世儿孙都憋足了劲要创出一番业绩,但结果往往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书圣王羲之的成绩不是想超越就能超越的,王家的后世子孙没有几个有建树,大都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直到王云出现,王家才看到了一丝光大门楣的曙光。在介绍王云之前,先看看他的几个颇有代表性的长辈。
六世祖王纲生活在元末明初天下大乱之际。他不仅是写文章的一把好手,还兼有将才,可谓文武双全。都说“乱世出英雄”,既然天下大乱,王纲又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他本该大展拳脚,建功立业。但这是一般人的想法,王纲并不这么想。他不喜欢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那种打打杀杀的生活。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要能在乱世保住性命,平平淡淡过一生,便知足了。
为了躲避战乱,王纲跑进深山老林,开始过隐居生活。在深山中,他碰到了一位相面高人,于是拜师学艺。这位高人也觉得王纲是个难得的人才,便把生平所学尽数传授给他。淡泊名利的王纲本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但他的才气是盖不住的,尤其在他成了相面高人后,更是被越传越神。在人们眼中,他就是一个“活神仙”。
据说,王纲学成下山后,碰到了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的刘伯温。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王纲见刘伯温气质非凡,刘伯温见王纲谈吐不俗,二人便摆起了“龙门阵”,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便结为好友。
王纲为刘伯温相面,断定他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便对他说:“你将来一定会飞黄腾达的,我喜静,不愿意被凡尘俗世所扰,等你发达了,就不要来找我了。”
刘伯温说:“这怎么行?好兄弟就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等我有了好前程,也要让你阔一把。”
看着刘伯温一脸认真的模样,王纲摇摇头,没再说话。毕竟,人活一世,能有个掏心掏肺的知己,也算是上辈子积德了。
萍水相逢的朋友,高谈阔论一番,本以为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毕竟,在乱世中,变数太多,飞来横祸是常有的事,谁也不能保证还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没想到,刘伯温是个守信的人,一直把王纲的事儿放在心上,等他帮助朱元璋打下江山后,便向朝廷推荐了王纲。
王纲的名气太大了,这么有才的人不为朝廷效力,朱元璋不放心啊——在他的眼里,只有朋友或敌人两种人。接到任命后,王纲心想:这刘伯温怎么这么死心眼啊,自己当初不是已经说了不想出山为官吗?虽然不想出山,可是王纲不愿意与朱元璋为敌,到老了还不得善终。结果,七十岁的王纲接受了兵部郎中(正五品)一职。
王纲奉命到京城上任后,因为办事能力强,表现出色,很快升任广东参议,后来在增城征讨苗人的战役中以身殉职。
再怎么说,王纲也算是因公殉职,国家不仅要给个烈士的名分,还应该给一笔抚恤金吧?
王纲十六岁的儿子王彦达,也就是王云的五世祖也是这么想的。
想法虽然很正确,但现实很残酷。
虽然朝廷在增城建庙以褒扬王纲,但因为王纲在朝中无人,没有拿到任何抚恤金。这真是人走茶凉,是人怎么能干出这种事呢?王彦达非常气愤,用羊皮裹起父亲的尸体,背回家,发誓再也不为朝廷效力。
王彦达说到做到,终身不仕。他在家除了读书自娱外,剩下的就是侍奉老母,是出了名的大孝子。因为居住在秘图湖之侧,故号“秘湖渔隐”。在临终前,他告诫儿子王与准:“书要读,但不要为官。”
王与准谨记父亲的临终遗言,博览群书,拒绝任何人的引荐,一心一意地当隐士。王云的太爷爷王世杰尽通“四书”“五经”及宋代诸大儒之说,他本来也想学父辈淡泊名利,但家中的米缸总是空着,总得想办法改善一下生活条件吧,否则太对不起肚里的墨水了。于是,王世杰顶着家里的压力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到了考场,他才知道考生必须散发脱衣接受检查,经确认没有夹带作弊的东西后才能进入考场。
王世杰大发雷霆,他认为这是对考生人格的侮辱,强烈的自尊心让他转身回家了。从此,王世杰再没有提科举的事,不过,王家人的思想已经逐步趋向入世了,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王云是爷爷王天叙一手带大的,王云日后能成为心学大师,深受王天叙的影响。史载王天叙细目美髯,风度翩翩,不仅是一个美男子,而且仁义大度、与人为善,但尊严又不容侵犯。另外,他还有敏捷练达的才智,是远近闻名的大儒。他虽然学识渊博,但不热衷于功名利禄,只是给豪门望族当当家教,是一位像陶渊明一样的隐士。
王云的老爹王华,字德辉,别号“实庵”,晚称“海日翁”,因为曾在龙泉山下读书,又称“龙山公”。王华从小就聪明机灵,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到了王华这一代,王家终于不再视科举为敌。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王华考中殿试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状元,当即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弘治年间,王华又被任命为明孝宗的老师。他曾给孝宗皇帝讲过《大学衍义》,还因此受到孝宗赐食慰劳。能当帝师,还能得到皇帝赐食慰劳的殊荣,这是相当了不起的,足以成为王华炫耀的资本。
请叫我“神童”
王云生活在这样显赫且有深厚文化素养的家庭中,自幼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都说“虎父无犬子”,老爹能当状元,而且和皇帝的关系那么铁,王云的前途也应该差不到哪里去吧。王华望子成龙心切,恨不得把自己所学都传授给王云,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
虽然王云从小就资质过人,又惹人喜爱,但他直到五岁都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这可怎么办?难道这孩子天生聋哑?这太残酷了。王家上下都急坏了,该想的办法都想过了,能看的医生也看遍了,但王云没有丝毫开口说话的迹象。没办法了,只能期盼奇迹出现了。
在等待中煎熬是最折磨人的,王华不止一次祈求上天,从如来佛祖到太上老君,凡是他知道名字的神仙,都祈祷了个遍,希望王云有一天能开口。
也许是王华的诚心感动了上天,也许是老天不愿意再让王云受苦,奇迹出现了。
就在王云五岁那年,他和小朋友们玩得正欢,一个老和尚走了过来。那么多小孩,他连正眼也不看,而是直接走向王云跟前,对他从上到下仔细打量一番后,摇着头说:“好孩子啊,可惜被道破了。”说完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是啥意思?这个老和尚也太奇怪了,王云不解其意。
王天叙知道这件事后,捋着胡须,花了很长时间仔细琢磨着老和尚的话。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眼前一亮:原来自己给孩子取名“云”泄露了天机,所以王云才会遭受这样的惩罚。既然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那就好办了。给王云改名字,这是必须的,于是,王天叙给王云更名为“王守仁”。
改了名字后,奇迹便出现了,王守仁开口说话了。这绝对是一件大喜事,王家特意摆宴席放鞭炮庆祝了一番。
更奇怪的还在后面呢。
一天,王守仁见大家都各忙各的,没人搭理他,倍感无趣,便找了个地方坐下来念念有声,权当自娱自乐了。
王天叙觉得很奇怪,心想这孩子一个人念叨什么呢?他仔细一听,吓了一跳,原来王守仁在背诵自己平时读过的书,而且一字不差。
这孩子,难道真的是一个天才?
王天叙忙抱起王守仁,问:“这些东西,你是从哪里学来的?”
王守仁说:“爷爷在念书时,我记下的。”
从王天叙惊愕的表情中,可以得知他已经彻底被这个小孙子征服了,他确定以及肯定以后光大门楣的事就只有靠王守仁了。
改个名字就能有这么大的效果?当然不是,以上故事很可能是杜撰的,即使有,也可能被夸大了,为的是彰显王阳明的不凡和神秘。
在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因为王守仁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称呼王守仁为王阳明更为通俗,所以,在下文中我们统一称呼王守仁为王阳明。
王华高中状元后,全家迁居京师(北京)。京师既是人才会聚的地方,又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这里必定能大开眼界,增长见识。能在京师读书,这无疑是王阳明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第二年,十岁的王阳明跟随祖父王天叙赶往京师。途经金山寺时,天色已晚,爷孙俩只好在金山寺借宿。当晚,王天叙和同住在金山寺的游客们觥筹交错,饮酒消遣。
王天叙说:“我儿子高中状元,在京为官,我们要去京城找他。”
众人一听,恭贺一番。
既然是状元的老爹,肚子里一定有不少墨水,有人便提议来个赋诗比赛,一较高下。
饮酒赋诗,这对王天叙来说是小菜一碟,自然不惧。
很多人马上摇头晃脑,想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诗作来。但不得不承认,人和人是有差距的,有些事即使你用尽全力、绞尽脑汁,也不见得能尽如人意。
结果,这些人的水平确实不咋地,所作的诗都太过平常。
轮到王天叙了,他自信水平在他们之上,这状元爷老爹的名号可不是徒有虚名。只见他一手端着酒杯,一手用筷子敲碗,想跟着节拍,来个一气呵成。但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王天叙摆足了谱,想脱口而出时,脑袋突然短路,已经到嘴边的诗,就是吟不出来。
这可太尴尬了,不仅丢自己的人,连状元儿子的脸也丢尽了。这下王天叙酒意全无,后背都开始冒汗了。
这时,在一旁的王阳明看到爷爷如此尴尬,便站起来说:“爷爷早已作好了诗,嘱咐我在席间读出来。”于是,一首对仗工整的诗出现在大家面前: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古代金山如浮玉漂浮在波涛之上,山色青碧,江天一色,景色美不胜收。自古以来,有很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赞美金山的脍炙人口的诗篇。王阳明的这首诗动静结合,把金山的形胜气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众人都夸王天叙了不起,不过只有尴尬的王天叙自己明白,这不过是王阳明为自己解围罢了。他想不到一个十岁的小孩,竟然能吟出这等上乘之作,真是了不起啊。
天下总有一些好事者,既然状元爷的老爹水平这么高,那么状元爷的儿子应该也差不了,于是,有人提议以景点“蔽月山房”为题,要让王阳明作诗一首。其实,这也就是一句玩笑之语,不会有人存心刁难一个孩子的。但王阳明却没有丝毫畏惧之色,一首《蔽月山房》随即脱口而出: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平心而论,这首诗言古体而无气,言近体则无律,只是一首打油诗罢了。但细细品味,奥妙无穷:山和月哪个更大?这种辩证命题出自一个十岁少年之口,并给出了完美的思辨解答。
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这下,众人彻底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