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化公主远嫁吐谷浑

唐朝在灭亡东突厥、薛延陀后,又与吐谷浑发生了几次大的战争。

吐谷浑是活跃在西晋至唐朝时期的位于祁连山脉和黄河上游谷地(今青海)的一个古代国家。

后秦弘始十年(408 年),吐谷浑的首领树洛干占据莫河川(又称慕贺川,在今青海同德县),自称为吐谷浑王,号称茂寅可汗。弘始十三年(411 年),他挥军击败南凉太子秃发虎台,取得浇河地区。树洛干被西秦击败,但仍被西秦封为平狄将军、赤水都护。此后,吐谷浑广泛招纳人才,不断壮大自身的势力。其繁盛时期的疆土,东至洮河、龙涸(今四川松潘),西达赤水、白兰,北界黄河,南至大积石山,北望南凉,东接西秦。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夸吕可汗建都于伏俟城(今青海湖附近共和县铁卜卡古城)。

在唐朝建立之初,吐谷浑经常联合西突厥,侵扰唐朝的边境,袭击来往的商人,成为当时唐王朝边境的主要祸患。

贞观八年(634 年),吐谷浑伏允可汗按照他的谋臣天柱王的计谋,进袭唐廓(今青海化隆)、兰州,使大唐通往西域的咽喉河西走廊受到威胁。六月,唐太宗派遣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率军反击,段志玄追至青海湖后班师回朝。

十一月,吐谷浑再次袭扰凉州。唐太宗大为震怒,下决心大举征伐吐谷浑。十二月初三,唐太宗起用已经退休的右仆射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以李道宗,兵部尚书、积石道行军总管侯君集为副将。

这次同时出征的还有凉州都督、且末道行军总管李大亮,岷州都督、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利州刺史、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甑生等。

吐谷浑听说唐军将至,就退走到嶂山,避开唐军几千里。诸将商议准备回军,但李道宗却主张坚持追击。主帅李靖最终同意了李道宗的要求。于是,李道宗率领偏师急行军十日,终于在一座大山附近追上了吐谷浑部。

吐谷浑部凭借险要的山势殊死抵抗,李道宗便派千余骑越过大山袭击其后部。吐谷浑腹背受敌,大败而逃。伏允可汗烧尽野草,率轻兵进入沙漠。

李靖分兵两路追击,李大亮、薛万彻等部由北路切断其通往祁连山的退路,并迂回至其首都伏俟城。

李道宗、侯君集等部由南路追截南逃的吐谷浑军,他们在渺无人烟的苦寒之地行军两千余里,终于追上伏允可汗,并大破其众。

贞观九年(635 年),在战争中遭到失败的吐谷浑首领慕容顺率部归顺大唐,被封为可汗、西平郡王。至此,吐谷浑成为了唐王朝的属国。

慕容顺死后,年幼的诺曷钵成为吐谷浑的首领。贞观十年(636 年),诺曷钵向唐王朝请求赐婚。

唐太宗为了团结吐谷浑,巩固西部边疆,决定采取和亲政策。他答应了诺曷钵的请求,允诺将宗室之女弘化公主嫁给诺曷钵。

和亲,在古代也叫和戎、和蕃,是指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或者各少数民族首领之间出于各种各样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它作为当时民族总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种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贯穿于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对历史发展有着或隐或显的影响。

中国的和亲政策始于西汉高祖刘邦。当时,西汉政权国力较弱,无法与北方强大的匈奴抗衡。刘邦为了维护边境安定,只得采纳大臣娄敬的策略,让宗室女子以公主或翁主的身份下嫁匈奴单于,由此开启了和亲政策。隋朝时期,为了发展与突厥的关系,隋文帝、隋炀帝将光化公主、安义公主、义成公主等嫁给突厥可汗。

中原王朝的对外和亲,既有主动也有被动。例如,汉初的时候,中原王朝被迫将宗室子女嫁给匈奴冒顿单于、军臣单于、伊稚斜单于;东汉的时候,王昭君曾自愿请命嫁于匈奴呼韩邪单于。

和亲的效果也有好有坏。例如,王昭君出嫁匈奴成功地改善了当时汉朝与匈奴的友好关系,但汉初嫁给匈奴的汉朝公主却没能阻止匈奴侵犯汉朝。

那位嫁给诺曷钵的弘化公主,也叫光化公主,是大唐王朝嫁给少数民族政权的第一位公主,时年十八岁。她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 年)出生,其父李道明是李虎的曾孙,是李唐王朝的宗室。弘化公主自幼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她贤明聪慧,知书达理,人们常常称赞她“孕彩椒房,含辉兰阃”。其中的椒房,指的是古代后妃居住的宫殿;兰阃,指的是妇女居住的内室。后来,人们还在她的墓志铭中这样写道:

诞灵帝女秀奇质于涟波,托体王姬湛清仪于桂魄。公宫秉训沐胎教之宸猷,姒幄承规挺璇闱之睿敏。

可见后人对她的评价之高。

贞观十四年(640 年),弘化公主奉唐太宗之命,带着和平的使命,离开了故乡,在左骁卫将军、淮阳王李道明,以及右武卫将军慕容宝等的护送下,进入吐谷浑的都城伏俟城,与诺曷钵完婚,从此过起了“有城郭而不居,随逐水草,庐帐为室,以肉酪为粮”的游牧生活。

在嫁到吐谷浑的第二年,弘化公主便经历了一次政治危机,险些做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贞观十五年(641 年),吐谷浑丞相宣王掌握了政权,他暗地里招兵买马,阴谋作乱,并打算袭击弘化公主,将她和诺曷钵劫持去投降吐蕃。

弘化公主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非常镇定,她不慌不忙地找到自己的夫君,同他商讨应对之策。他们率领轻骑来到鄯善城(今宁夏西宁),诺曷钵的心腹大将威信王率兵接迎。四月二十七日,鄯州刺史杜凤举、席君买,与威信王合军击破吐谷浑丞相宣王,杀其兄弟三人,平定了叛乱。唐太宗还命民部尚书唐俭持节抚慰吐谷浑民众。有了大唐的鼎力支持,吐谷浑迅速安定下来。从此,吐谷浑每年派使者向大唐王朝进贡。弘化公主作为和平的使者,促进了大唐与吐谷浑的友好关系。

唐高宗永徽四年(653 年),在吐谷浑生活了十三年的弘化公主请求回大唐王朝省亲,唐高宗就派左骁卫将军鲜于匡济前往迎接。十一月,弘化公主、诺曷钵到达长安,朝见了唐高宗。弘化公主成为唐王朝外嫁的十几位公主中唯一回过长安的公主。

吐谷浑为了与大唐结成世代的亲戚关系,让诺曷钵的两个儿子又迎娶了唐王朝的公主为妻。双方结成的世代姻亲关系,成为了民族团结的一个典范。

后来,吐谷浑与另一个部落吐蕃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他们相互攻击,而且各自遣使向唐朝求援,但是,唐高宗保持中立,没有同意任何一方的请求。后来,吐谷浑大臣素和贵因为犯罪逃往吐蕃,泄露了吐谷浑真实的情况。于是,吐蕃的禄东赞出动精锐之师,乘虚进攻,大破吐谷浑。至此,吐谷浑亡国。

当时,已经四十一岁的弘化公主、诺曷钵率领残部经过长途逃亡,来到了凉州(今甘肃武威)南山,才暂时安定下来。弘化公主可能没有想到,在远嫁吐谷浑二十三年后,自己竟然成为了亡国亡家之人。

弘化公主、诺曷钵,还有逃亡到此的吐谷浑部众,在凉州这个地方居留等待了很多年,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收复失地,恢复故土。凉州南山的美丽风景,也给弘化公主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影响。也许就在这时,弘化公主把凉州南山当作自己的归宿之地。

后来,为了牵制日益向西域扩张的吐蕃,也为了帮助吐谷浑部回归故地,唐王朝派薛仁贵率军攻击吐蕃。但是,大非川一役,唐军大败,这也使得吐谷浑依靠唐王朝力量恢复其势力的希望从此破灭了。从此,吐谷浑作为一个部族,散居于后来的青海、甘肃、陕西、宁夏等地,再也无力复国了。在此情况下,弘化公主、诺曷钵上书唐王朝,希望迁居大唐内地。

但是,唐王朝仍然希望吐谷浑回到故地,以便遏制吐蕃,于是将吐谷浑国王诺曷钵、弘化公主及其部众迁到了鄯州大通河之南。但是,因为此地靠近吐蕃,吐谷浑部落“畏吐蕃之强,不安其居”。

无奈之下,唐高宗又将其迁徙到灵州境内,并设置安乐州,以诺曷钵任刺史,由其自治管理。安乐州的辖境,为今天的宁夏河东中宁、同心、盐池三个地区。

这时的弘化公主已经五十岁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已经让她憔悴苍老了许多。但是,她没有向命运妥协,依然全力协助诺曷钵励精图治,建设新的家园。

后来,与弘化公主相濡以沫四十八年的丈夫慕容诺曷钵因病去世,其子慕容忠继位,被唐王朝加封为青海王。六十六岁的弘化公主继续辅佐慕容忠治理安乐州。

武则天称帝以后,改封弘化公主为大周西平大长公主,并特赐弘化公主为武姓。但是,此时的弘化公主已经是一位六十八岁高龄的老人了。

武则天圣历元年(698 年),在安乐州一直生活了二十六年的弘化公主“寝疾于灵州东衙之私第”,享年七十六岁。弘化公主生前辗转奔波于各地,死后葬于凉州。

作为民族团结、和平相处的纽带和桥梁,大唐弘化公主在吐谷浑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为民族团结贡献了毕生心血。这样的丰功伟绩,也让她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