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乡立院讲学

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 年),五十一岁的王阳明已经是名满天下的一代大儒了。这一年,由于父亲去世,他回乡守制。

在经过镇江时,他去了一趟金山寺。在去金山寺的路上王阳明觉得有些地方似曾相识。到达了金山寺,他看到一间和尚闭关修炼的关房。他见屋门紧锁,破旧不堪,门上还贴有封条,便想要进去看看。

执事和尚解释说,这是一位圆寂的老僧的肉身舍利所在之处,五十年未曾打开,不便观看。王阳明坚决要求开门,鉴于他当时的声望权威,执事和尚只好开门。

门开了,只见圆寂老僧依然端坐在蒲团上,依旧栩栩如生宝相庄严。墙上写有一首偈语: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

精灵闭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

原来老僧在圆寂之时,已察知未来之事,所以特意留下偈语,提醒王阳明不要忘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王阳明回到家乡,一边为父亲守丧,一边授徒讲学。有一天,他的弟子邹守益前来拜见。邹守益,字谦之,号东廓,江西安福县北乡澈源人。

邹守益在少年时便博览群书,以理学气节自命。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 年),他参加会试。王阳明是同考官,见邹守益考卷非凡,便将他选拔为第一。邹守益的殿试成绩是进士第三,他被授为翰林院编修。邹守益任职仅一年,便辞职回乡,专心研究程朱理学。然而,他对二程、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久思不得其解。

正德十三年(1518 年),邹守益前往江西拜见任地方官的王阳明,两人反复辩论“良知”之学。邹守益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学说表示极为赞同,他消除了过去存在的疑虑。于是,他拜王阳明为师,潜心钻研阳明心学,从此成为王阳明的高足弟子与良友,并开始在赣州讲学,成为江右王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嘉靖初年,朝廷起用邹守益。他在赴任途中正好路过浙江,便到王阳明的家乡拜访老师。师徒相见,分外亲热,他们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讨论学问。在分别时,师徒俩还恋恋不舍。邹守益离开后,有一个学生问王阳明如此不舍的原因,王阳明回答说:“曾子有所谓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谦之近之矣。”从中可以看出,王阳明对这个弟子的喜爱。

除了邹守益,王阳明的另外一位弟子也值得一提。正德十六年(1521 年)正月,王阳明在南昌居住,一位名叫王银的泰州商人前来拜会王阳明。这位仁兄的打扮实在惊人。他穿着奇装异服,戴着一顶纸糊的帽子,手里还拿着笏板。

王银是泰州安丰场人,他没有获得过秀才、举人、进士的功名,曾经仅是一位卖私盐的小贩。后来,他也从事过行医的行当,但他并没有把行医作为终身职业。他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谋生轨迹,掌握了生活的主动权,把人生的坐标无悔地选定在做学问的事业上。

王银在十九岁时随父贩卖私盐,在路经曲阜时拜谒了孔庙。当时的他口出“狂言”道:“孔夫之是人也,我也是人也。旁人听了都暗中嘲笑,把他看作一个不自量力的人。

王银回到泰州便不再烧灶熬盐,一心刻苦攻读《孝经》《论语》《大学》三书。没有专门老师教导的他白日攻读,逢人求教夜间闭门静思,默坐体会。他夜以继日,不分寒暑地学习,付出比书院学生多出几倍的努力。毫不夸张地说,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自学成才者。

当时有一个名叫黄文刚的塾师,是江西吉安人,他听过王阳明的讲学。有一天,黄文刚路过王银的门前,挤进人群中听他讲《论语》。黄文刚感到十分诧异,因为王银的观点与王阳明的观点很相似。黄文刚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王银。王银说:“有这等巧事!王公论良知,我讲格物,岂非老天爷的安排?”求知若渴的王银立即冲破家庭的重重阻力,连夜乘船直奔武昌,要来会一会王阳明。

王银做事十分奇特,奇特到惊世骇俗,让人瞠目结舌。他与王阳明初次见面的时候,王阳明早已名扬天下,功成名就,而他只是一个十足的小人物。但是,王银自己并不这样认为。因此他去见王阳明与其说是去求教,不如说是去挑战。他在见到王阳明后,表现得很不羁,直接坐到了本该王阳明坐的主座上他说:“昨天来到南昌,就梦见在此拜会先生。”

王阳明不以为然地说道:“有真知之人不信梦幻之说。”

王银反问道:“那么孔子为什么说梦见周公呢?”

王阳明一时语塞,说:“这是他人写的啊!”

两人便展开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王阳明接着说:“君子善于思考,但是其考虑的事情不要超过自己的职权范围。”

王银说:“我一介草莽匹夫,而对尧舜君民之心,未尝一日敢忘。”

王阳明说:“舜独居深山,与鹿豕木石相伴,居住一生,快乐得忘了天下。”

王银听罢,反驳道:“那是因为有尧在上,舜才忘了天下。”

谈到最后,两个人谈到了“良知”。只几句话,王银就被王阳明折服了,他立即一改不恭敬的样子,老实地承认自己学识不足,起身坐到自己该坐的位置上。他佩服地说:“你的学说简易明了,我还没有达到你的高度。”

王阳明扶起王银,收他为门徒,并为他更名为王艮,字汝之。

然而第二天,王艮就反悔了。他再次拜见王阳明,说:“昨天我被你的气势和话语欺骗了,就轻易拜你为师。今天我们再争辩一次,如果这次我还是不及你,我才真正服你。”

王阳明非常大度地说:“好!有疑便疑,可信便信,不要勉强认同,我对你的态度非常赞赏。”

这次,在王艮和王阳明的辩论结束之后,王艮深知自己的学说远不及王阳明,被王阳明彻底地折服了。由此,王艮正式拜王阳明为师,执弟子礼。

王阳明捋了捋长须,抹了抹额头的冷汗,再次扶起王艮,对诸门人说:“想当年,在擒拿朱宸濠时,我一无所动,今天却为这个人撼动了。他是真正的学者、圣人,有疑则疑,获信则信,一丝不苟,你们都不如他。”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王艮的独立精神是何等的强烈,他并不因为王阳明先生是大学者就盲目崇拜,而是与其进行辩论,直到认为确实不如人时才甘心拜师。王阳明也不因为自己名声大而轻视王艮,而是诚心地与他讨论。他们的做法才是真正的为学之道,非常值得后人学习。

王艮师从王阳明后,其学问大有长进,自创了“百姓日用之道”和“安身立本”的“淮南格物说”。后来,他又创立了传承阳明心学的泰州学派。王艮长期在小生产者阶层中讲学,其从者云集。他一生勤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泰州学派的信徒有上层官僚地主、知识分子,还有下层劳动者。他们大都致力于封建道德的普及和宣传工作,规劝人们安分守己,息事宁人,因此一度受到朝廷的支持。泰州学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它发扬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反对束缚人性,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

在王阳明众多弟子中,王畿也是一个重要的人物。王畿字汝中,号龙溪,绍兴府山阴人,是王阳明的邻居。王阳明回乡讲学时,王畿年仅二十四岁。

王畿个性不羁,中举后会试不第。他天分很高,然而过于放纵自己。他每天在酒楼茶馆和赌场里瞎混,对那些热衷于科举的学者非常瞧不起,每次看到来往讲学的人就暗中窃骂他以为王阳明也是一个腐儒,因此两个人虽然是邻居,却从无来往。

王阳明很欣赏王畿这个少年才子,一直想找个机会见一见他,可惜都没有见成。很显然,王畿并不认可王阳明的学问,根本不愿意见王阳明。

王阳明便让他的学生们每天练习喝酒和赌博的技巧。过了一段时间,王阳明派了其中一个赌术最高的学生偷偷地跟着王畿到了赌场,这个学生对王畿说:“我们两个来赌一把。”

王畿看了看书生打扮的来人,很是瞧不起地说:“书呆子会赌吗?”

那个学生赢了王畿之后,轻轻一笑地说:“我是王阳明先生的学生,每天都在赌。”

王畿一听,大为惊奇地说:“这个王阳明真是奇人吗?”于是,他就主动要求见王阳明。王畿在见到王阳明之后,立刻被王阳明的学问和胸襟折服了,他心服口服,立刻拜王阳明为师。

王畿的悟性极高,他很快领会了阳明心学的宗旨。拜王阳明为师是他一生重大的转机,决定了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从此,他一心一意地钻研“良知”之学。正如他后来常说的“深山之宝,得于无心”。

王畿和同郡好友钱德洪同时参加了会试。在会试之后,他便和钱德洪等同门友人弃殿试,坐船回到了绍兴。

王阳明听说得意门生王畿从京城弃考回来,非常高兴,亲自前往迎接,笑着对他们说:“吾设教以待四方英贤,比之店主开行以集四方之货,奇货既归,百货将日积,主人可无乏行之叹矣。”

此时在王阳明的心目中,王畿、钱德洪已经成为了他“奇货可居”的嫡传弟子。自此,凡是四方求学之人初入王门,均由王钱等高足分头教之,他俩因此被称为“教授师”。

王畿的可贵之处是他一方面全面地继承了其师的基本学说,尤其是不以孔孟之道的“是非为是非”的反传统思想,另一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

随着王阳明学说影响的扩大,嫉恨他的人也与日俱增。嘉靖二年(1523 年)的会试,主考官竟然以“心学”为考题,暗地里批判王阳明。众弟子愤愤不平,只有王阳明高兴地说:“我们倡导的圣学从此将在天下广泛地传播了。”

弟子们疑惑不解,问:“他们如此批判圣学,怎么还会在天下广泛传播呢?”

王阳明说:“我的学说怎么可能遍告天下所有的读书人呢如今,朝廷会试以‘心学’为考题,即使是在穷乡僻壤的读书人也都知道了。如果我的学说不正确,天下就会有人继续探索圣学的真谛。”

在家守孝期间,王阳明远离官场,致力于传道讲学,传播心学,留下了《示诸生三首》《答人问良知二首》《答人问道》《别诸生》等诸多有关“良知”的诗文。他以韵语的形式解说心学哲理,使人便于咀嚼回味。如《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中这样写道: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

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诗文称,孔子之道就在每个人自己的心中,不必外求。只要致其良知,便得心之本体。如果抛弃自家良知,而向外求理以企见道,无异于“家藏无尽却沿街乞讨”的颠倒错乱之举。这里阐述了只有良知才是人们的至乐之乡,才能使人们从世俗的悲欢之中解脱并成为超越的圣人。

嘉靖三年(1524 年),受郡守南大吉之邀,时年五十三岁的王阳明到绍兴稽山书院讲学。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慕名而来,聆听王阳明的教诲,接受心学的熏陶。随着学子门生越来越多,王阳明的学说也传播得越来越广泛。看到桃李满天下,王阳明心中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在这一年的中秋夜,王阳明在天泉桥碧霞池设宴,和众多学子门生一起欢度佳节。月光如洗,池水清碧。酒至半酣,诸弟子操琴吹竹,投壶击鼓而歌,王阳明乘兴作《月夜二首》。其中一首这样写道:

万里中秋月正晴,四山云霭忽然生。

须臾浊雾随风散,依旧青天此月明。

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

老夫今夜狂歌发,化作钧天满太清。

此诗道尽了王阳明的人生甘苦。他对朱熹、郑玄等大儒的批评和更正,不为世人所容。他背着狂狷的骂名,承受奸人的谗言他所主张的是快意恩仇、个性充沛的狂,是狂歌五柳、诗书江湖的狂。凭借此心光明,在外界纷扰复杂的变迁中,保持自己的良知。

当程朱理学走向衰落,士子以博闻强识为能,以读书渐进为进阶之门时,王阳明开出了顿悟的药方,主张以此心之光照亮世界,消弭尧舜与凡人的界限。这种耿介刚直的精神,对于任何时代的颓败庸碌的朝野而言,都是一剂猛药。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不是知识与实践的机械对应,而是意念与行动的自然融合。但凡意念之动必然指向外物,但凡外物之情必然与己有关。

有一天,王阳明和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的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的一切事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是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当然是自开自落,可是它能不能扰动自我之心,却是由自我来决定。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电闪雷鸣,暴雨大作,只要自我之心安然,便永远是桃花源和艳阳天。无论世间怎样险恶,只要自我之心不动,便奈何不得自我分毫。

王阳明在家守丧期满后,朝廷并没有按期起用他。于是,王阳明继续在家乡讲学。嘉靖四年(1525 年),由于门徒日益增多,王阳明在绍兴又建了一所阳明书院,他的弟子们也开始了讲学。

嘉靖四年(1525 年)的正月,王阳明的妻子诸夫人因病去世。九月,王阳明回到余姚扫墓。其间,他重登中天阁为余姚的学子开堂授课。这次,王阳明立下规矩,每月的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是他亲自授课的日子,其余的日子则由弟子钱德洪代班。

王阳明授课的消息立刻在当地传遍,不仅余姚本地的学子纷纷慕名前来,就连附近州县的读书人也赶来听课。一时间,中天阁内人满为患。由于讲课的主厅并不宽敞,许多人只能站在走廊上,伸长脖子,竖起耳朵聆听教诲。

在前后长达六年的时间里,王阳明在家乡过着教书育人的安静生活。诸氏去世后,他续娶张氏,并喜得一子。一切看起来都简单幸福,可就在这个时候,一纸诏令结束了他的幸福生活,他不得不开始人生的最后一次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