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父丧怎遣华年
1925年11月23日,中国发生了一件震惊人心的大事,便是郭松龄在河北滦县火车站举兵反奉。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也参加了郭松龄这场战争起事。
郭松龄所部7万余人重新组建了5个军,确定了一套新的指挥班子。甲为总司令部。总司令郭松龄,参谋长邹作华,秘书处长饶汉祥(曾任黎元洪秘书长),政务处长林长民(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参谋处长王静轩,副官处长郜汝廉,军需处长鲁穆庭,外交处长(未到任),兵站处长张振鹭,航空司令彭振国。乙为部队。前敌总指挥宋九龄。
郭松龄于12月14日连发3个通电,电文主题是反对内战,主张罢兵,废除苛政,兴建三省,拥护少帅,劝张作霖下野。通电内容全是秘书处长饶汉祥的手笔。
通电发表后,得到了国内各界的声援。
郭军改称东北国民军,士兵披戴绿色臂章,上写“不扰民,真爱民,誓死救国”10个大字。这支部队乘10余列火车向山海关进发,出关后势如破竹,一直打到锦州。因张作霖手下无兵可派,郭部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迅速打到新民县的巨流河畔,距沈阳近在咫尺。
这时的日本人向郭松龄提出可以支持他,但必须承认以前张作霖和日本签订的卖国密约。这个无理要求当场被郭松龄严词拒绝。日本人看到从郭松龄身上捞不到好处,决定武力干涉,出兵东北。于是巨流河之战终于打响。
12月23日,天还未明,张作霖派吴俊生率两个骑兵师偷袭了郭军后方重地白旗堡,焚毁了郭军的粮草、弹药,使郭军蒙受重大损失。
第二日清晨,郭松龄紧急召集身边的高级将领开会,宣布他率一部突围。由第四军长张霁云收余部,向沟帮子方向转移。郭松龄部署完毕,随即离去。邹作华见郭已走,便以总部参谋长身份,命令各军停止攻击。他给张学良打电话“请军团长放心”,战斗旋即停止。
至此这场战争便急转直下,决定了反奉战争失败的命运。郭松龄率200余名卫队士兵败走。同行的有郭松龄和夫人韩淑秀和饶汉祥、林长民等,因他们不会骑马,只好乘两辆骡马大车,向营口方向撤退。因行动迟缓,走到小苏家屯时,被穆春的骑兵第7旅25团郭宝山部发现,在迫击炮的轰击下,郭松龄的卫队不得不缴械投降。政务处长林长民当场死亡,饶汉祥逃走了。
郭松龄夫妇藏到一个地窖里,被搜出交到骑兵第7旅长王永清处,后来师长穆春也赶到这里。
12月25日上午10时,高金山奉张作霖之命把郭松龄和夫人枪杀在辽河边上,然后又用汽车带回沈阳,曝尸三天,“以火焚之”。
林长民死亡的噩耗传来,林家一阵最难堪的噤寂,半晌,一片号啕之声悲惨响起,全家人立刻被笼罩在失魂的悲伤中。林长民的弟弟林天民、大姑丈王熙农、三妹夫卓君庸以及梁启超代表全家人办理治丧事宜。因遗骸被焚烧,无从运回。他们先在大姊林泽民家会面,和几个弟妹商议后事,又到雪池胡同看望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三姨太程桂林。得知林长民身后只有300元积蓄,其他一些字画暂时不好出手,营口公司的股份和国际联盟会长一职,月收入可得2000元,是否可以拿到,还要与汪年伯和政府交涉。此时由上述4位治丧代表专司协助,待丧事办完,再行宣布。雪池胡同的房产拟出售,林母何雪媛和三姨太程桂林及子女回福州塔巷林家老宅生活。
1924年,林徽因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时的照片
林徽因得知父亲死亡的消息,悲痛欲绝,终日痛哭,眼睛也红肿起来。她提出回国探望母亲,梁启超在给梁思成的信中,转达林母的话:“只盼望徽音安命,自己保养身体,此时不必回国。”不久,清华大学教授李济等人在晋南考古发现了陶片、牛骨和半个蚕茧等周代墓葬,梁启超立即给儿子梁思永写信,让其速回国参加“实习”。至于盘费问题“算不了什么大问题”,“这点点钱还负担得起也”。
2月17日,林徽因有电报,“请求彼家眷属留京”,“立归国云云”,梁启超得电即派王姨太亲去见其母,梁启超代传其母的话说,母或约三五日动身,回闽即既定之事实。“回来亦不能料理家事,切嘱安心求学”。
林徽因得知思永回国,她也要2月回国,拟考取清华官费,梁思成将此事告诉了家父。梁启超得信,又以“福州附近很乱”,“回来蹲在北京或上海,岂不更伤心吗?”“至于清华官费若回来考,我想没有考不上的。过两天我把招考章程叫他们寄去,若打定主意回来,则亦用不着了。”
林徽因渴望回国探视自己的母亲,梁启超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或劝阻。她想在美国打工一年,解决自己的留学经费,仍未得到梁启超的同意。林徽因这位大家出身的闺秀,只因失去了呵护自己的父亲和经济的支持,哪有什么独立和自主可言?
不久,叔叔林天民也向她转达了父亲丧事处理经过,还寄去了各报对这次战争和父亲死亡的报道,以及同好发表的挽联、挽诗和悼文:
章士钊的挽联是:
处事惟不说假话,刻意存真,吾党之中君第一;
从政以自殉其身,无端共难,人生到此道宁论。
梁启超的挽联是:
无所废,孰能兴,十年补葺艰难,直愚公移山而已;
均是死,容何择,一朝感激义气,竟舍身饲虎者为之。
福建同乡老诗人陈石遗的《哀宗孟》一诗,更使她感到生命的维艰。诗写道:
强死能无恸,如君乃至哀。
为权不要津,为利不多财。
法律不知言,主持世所咍。
投笔忽从戎,又非军旅才。
或怼投祸乱,祸乱遍九垓。
事败鸟兽散,事集博省台。
捷足跳而免,舍旜勿徘徊。
……
听直呼皋陶,皋陶付一唉。
……
君父古循良,君母隐居钗。
我识六十年,世事几推排。
前年饭君家,举家坐上陪。
我顾之色喜,犀角诸童孩。
今年一深语,黯然别伤怀。
奈何精悍身,猝变委地骸。
才命不相副,见才即祸胎。
身后付旁妻,稚子善栽培。
诗在回忆中哀叹,诗在回忆中恸哭。他认为,林长民既不在权力要津,又非军事干才,他是法律专家,在未判明是非就跳进这个旋涡,遭此惨祸实在令人惋惜,身后那群稚子教育的空位,只能托付妻子去栽培了。
另一篇发表在1926年2月3日《晨报·副刊》上的悼文,是徐志摩写的散文《伤双栝老人》。这篇文章情感丰沛,文情并茂,在那个瑟瑟寒风中蕴藉着悠悠往事和心灵的折光。堪称是散文史上令人称道的名篇,文章说:
……四壁的白联仿佛在微风中叹息。这三四十天来,哭你有你的内眷、姊妹、亲戚、悼你的私交;惜你有你的政友与国内无数爱君才调的士夫。志摩是你的一个忘年的小友。我不来敷陈你的事功,不来历数你的言行;我也不来再加一份涕泪吊你最后的惨变。
魂兮归来!此时在一个风满天的深夜握笔,就只两件事闪闪的在我心头:一是你的谐趣天成的风怀,一是髫年失怙的诸弟妹,他们,你在时,那一息不是你的关切,便如今,料想你彷徨的阴魂也常在他们的身畔飘逗。平时相见,我倾倒你的语妙,往往含笑静听,不叫我的笨涩羼杂你的莹彻,但此后,可恨这生死间无情的阻隔,我再没有那样的清福了!
作者在回顾了他生前留下的那四五个弟妹,他每次到家里来,像浪一般拥上身来玩斗的情境。这群骨肉现在则是最难受的噤寂。泪盈盈地聚在一起,半懂得情景的严重。
你打算再花二十年工夫,打磨你艺术的天才;文章你本来不弱,但你想望的却不是什么等身的著述,你只求沥一生的心得,淘成三两篇不易衰朽的纯晶。……你的锋芒,有人说,是你一生最吃亏的所在。但你厌恶的是虚伪,是矫情,是顽老,是乡愿的面目,那还不是该的?谁有你的豪爽,谁有你的倜傥,谁有你的幽默?
文章最后说:
最可怜是远在海外的徽徽……不用说,一生崇拜的就只你,她一生理想的计划中,哪件事离得了聪明不让她自己的老父?但如今,说也可怜,一切都成了梦幻,隔着这万里途程,她那弱小的心灵如何载得起这奇重的哀惨!这终天的缺陷,叫她问谁补去?佑着她吧,你不昧的阴灵……同时提携她的弟妹,共同增荣雪池双栝的清名!
林徽因读了这些文章和消息,对父亲的死有了一个全面了解。父亲的死对于她来说打击无疑是深重的。但智慧和理智让她渐渐清醒过来,人死不能再生,谁也无力回天,她必须从悲痛中走出来,站在苦难之上,面对这足够的伤害,让黑夜退潮,独自开启另一扇智慧之门,让希望之火再生。
1926年1月17日,一个美国同学比林斯给她的家乡《蒙塔纳报》写了一篇访问记,记述了林徽因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时期的学生生活:
她坐在靠近窗户能够俯视校园中一条小径的椅子上,俯身向一张绘图桌,她那瘦削的身影匍匐在那巨大的建筑习题上,当它同其他30到40张习题一起挂在巨大的判分室的墙上时,将会获得很高的奖赏。这样说并非捕风捉影,因为她的作业总是得到最高的分数或是偶尔得第二。她不苟言笑,幽默而谦逊。从不把自己的成就挂在嘴边。
比林斯的文章引用林徽因的话说:
我曾跟着父亲走遍了欧洲。在旅途中我第一次产生了学习建筑的梦想。现代西方的古典建筑启发了我,使我充满了要带一些回国的欲望。我们需要一种能使建筑物数百年不朽的良好建筑理论。
然后我就在英国上了中学。英国女孩子并不像美国女孩子那样一上来就这么友好。她们的传统似乎使得她们变得那么不自然的矜持。
比林斯又问林徽因:
“对于美国女孩子——那些小野鸭子们你怎么看?”回答是轻轻一笑。她的面颊上显现出一对色彩美妙的、浅浅的酒窝。细细的眉毛抬向她那严格按照女大学生式样梳成的云鬓。
“开始我的姑姑阿姨们不肯让我到美国来。她们怕那些小野鸭子,也怕我受她们的影响,也变成像她们一样。我得承认刚开始的时候我认为她们很傻,但是后来当你已看透了表面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她们是世界上最好的朋友。在中国一个女孩子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她的家庭。而在这里,有一种我所喜欢的民主精神。”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系同学中,伊丽莎白·苏特罗与林徽因是最亲密的朋友,苏特罗常常带她到费城附近父母那里做客。她曾说林徽因是“一位高雅的可爱的姑娘,像一件精美的瓷器……”她还说,那些庚款学生都是非常“优秀”的,他们不与那些北美华人学生为伍。而那些盎格鲁—撒克逊的学生们,也喜欢与庚款学生交往,而不愿与西方化的中国人来往。虽然,大部分庚款学生都显得十分严肃和冷漠。但其中两个人是例外,一个是林徽因,另外一个是陈植。林徽因在美国同学的心目中,也一定是一个充满诙谐、幽默与友善的学者。
1927年2月,美国东部的天气乍暖还寒,冷风习习。以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董事名义的胡适,由英转美,商谈美国第二次“退还”庚款余额,抵达美国。立足未稳,他便接到林徽因2月6日从费城写给他的信。信中说:“你到美国的消息传到一个精神充军的耳朵里。”“我这两年多么的渴望北京和最近惨酷的遭遇给我许多烦恼和苦痛。我想你一定能够原谅我对你到美国的踊跃。我愿意见到你,我愿意听到我们狂念的北京的声音和消息。”林徽因代校方邀请胡适,“彭校新创教育会有个演讲托找中国speaker,请您即时告知能否来作学术交流。”
教育会联系好后,胡适来费城3天,不仅作了讲演,还与林徽因畅谈了宗教、人事、教育和政治等方面的问题。2月25日,她写信给胡适说:让她忘不了的,尤其是“人事”“一切的事情我从前不明白,现在已经清楚了许多,就还有要说要问的,也就让他不说不问了,‘让过去的算过去’,这是志摩的一句现成话。”“回去时看见朋友们替我问候;请你告诉志摩我这三年来寂寞受够了,失望也遇多了,现在倒能在寂寞和失望中得着**和满足。告诉他我绝对不怪他,只有盼他原谅我从前的种种的不了解。但是路远,隔膜会是所不免的,他也该原谅我。我昨天把他的旧信一一阅读了。旧的志摩我现在真真透彻地明白了,但是过去了,现在不必重提了,我只求永远纪念着。我眼看着还要充军一年半,不由得不害怕呀。”
林徽因留学的第三年,被聘为美术学院建筑系设计指导教师、建筑设计(教学)事务助理,即半小时建筑设计助理、半小时设计指导老师,到1926年6月30日毕业为止。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档案馆1926年、1927年《美国费城中国学生会会员录》中,会员计83名。这个学生会包括一个执行办公室和4个委员会,林徽因是社会委员会5名会员之一。
1927年6月,林徽因从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系毕业,3年读完4年课程,获得学士学位。而梁思成从该院建筑系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林徽因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时的留影
在剩余时间里,林徽因选择到康涅狄格州耶鲁大学戏剧学院攻读舞台美术设计,梁思成则到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马萨诸塞州东部康科德小镇,因为茶叶事件爆发了美国的独立战争。它是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始发地。美国作家梭罗所著的《瓦尔登湖》被称为是“大地的眼睛”“上帝的水滴”。
1927年9月,林徽因进入耶鲁大学修习为期半年舞美设计课程。
耶鲁大学,坐落在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新港,是一所世界著名的私立研究大学,1701年10月9日由康涅狄格州公理会的教友创办,因英国富商E.耶鲁捐款而命名。校训是“真理和光明”。曾走出5位美国总统、62位诺贝尔奖得主。中国的容闳曾在这所大学读书。
耶鲁大学戏剧学院,是一所专业研究学院,前身是耶鲁喜剧协会。校方提供剧场所有相关领域的课程训练,包括演出、舞台、服装、灯光设计、导演、戏剧作法、戏剧批评、剧本创作、舞台管理、声音设计等,为美国百老汇、好莱坞培养出不可数计的顶尖艺术人才。
林徽因进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师从G.P.帕克教授学习舞台美术设计。那一年她23岁,正是风华正茂、求知欲最强的年代。
三年前,她和梁思成参加了在纽约由闻一多、余上沅发起的中华戏剧改进社,社员还有梁实秋、顾一樵、瞿世英、张禹九、熊佛西、熊正瑾、赵太侔等人。余上沅在戏剧艺术学院学习舞台艺术,赵太侔是个整天不说话的奇人,他在纽约师从格蒂斯,学习舞台图案。张禹九、赵太侔、熊佛西都是披头长发、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的人。他们先后演出过《杨贵妃》《琵琶记》,邀请在波士顿一带的谢文秋、谢冰心、王国秀、徐宗涑、沈宗濂、曾昭抡参加演出。林徽因有过演戏经历,也有这样的艺术天赋,那时演出话剧在国内尚属一种时尚,这成为新潮的林徽因学习舞美的起始和动因。
林徽因(右三)与杨廷宝(右一)、陈植(右二)等留美学生合影
一出戏的演出,都要在这个小小舞台空间内展现,因此舞台美术设计师的实质,是虚拟出场景、背景、时间和空间的三维图案,舞台上的任何一种道具,都独出心裁地代表着一种信息,营造出剧场的魔力,让观众融入其中,随着剧情的发展、起伏而呼吸,这正是舞台设计者的挑战和乐趣所在。
具体到一出戏,是根据剧本内容,深入研究故事的时空背景、角色个性、人物关系,规划出流畅的动线,设计一个时间和空间合理的布景、道具,帮助导演把剧中的情节、意念传达给观众。这确是一门具有高超艺术思维的学问。当然还有制作技术,比如色度、悬挂、垂感吸光、选料、折叠、阻燃等,都与舞美设计密切相关。
有一次,设计师贝克交给她一个任务,也给她一个命题:主角是一个远方游子,现在回到久别的家乡。林徽因想到儿时背诵的唐诗《夜雨寄北》的意境,她设计出“雨窗夜话”的场景,设计师很快地采纳了她的设想,演出时取得了成功。
在耶鲁学习期间,同学中有一个年龄最小的姑娘,她叫斯第华特·切尼。她很聪明但也很任性,常常和同学为一点点小事情争执和怄气。林徽因总是像个大姐姐一样,平心静气地排解女孩子间这些不快。她还帮切尼一起分析研究剧本,帮助她一起完成作业。
便是这样一名幼稚的小同学,10年后林徽因在翻阅一本戏剧月报时,偶然发现了她名字!她激动地说:“我的小切尼成了百老汇一名有名的设计师啦!想想看,那个同谁都合不来,老是需要我母亲般保护的淘气鬼,现在成了百老汇有名的设计师,一次就有四部剧目同时上演。”
后来林徽因写出了四幕剧《梅真同他们》,因抗战而最后一幕没有完成。这大约是耶鲁为她播下的种子。至于她为曹禺的《财狂》和他排演的法国名剧《悭吝人》设计的布景,更是她的专业学习的结果。
同一时期,梁思成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研究东方建筑和美术史,准备进行《中国宫室史》博士论文。他用了3个月的时间,阅读了该校当时所有能查找到的有关中国古代建筑资料,他发现靠这些书不可能完成论文。必须回国搞实地调查,收集资料,于是和导师说好,两年后交博士论文。
经过人生的碰撞和家庭的灾难,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性格影子般地融合在一起,他们少了些火气,多了些旷达和包容,把人生经验化作生存的智慧。这一天,梁思成突然来了个单膝下跪的姿势,向她发出了求婚的请求。当林徽因清醒过来时,含情地给他伸出了一只手臂,她没有想到的是,梁思成从背后给她递上一只仿古的铜镜。林徽因连忙接过铜镜,将他扶了起来。
一场婚姻的长跑,终于抵达了终点。他们在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学业也行将结束,共同收拾行装,告别相处半年的老师和同窗,踏上了前往加拿大渥太华之路。
云在飞,水在行。遍地花开如金。远处的山上一层雾霭薄如轻纱,一阵清风吹来,撩拨着林徽因额前的秀发。
大地在火车奔驰的轮下向后迅速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