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三山五园皇家园林性质而拥有大面积的水面
(一)大面积水域是园林天然化的基本前提
中国园林最高的美学观是人居住于自然山水之间,当园林建造的自然条件不足以保证自然的山水环境时,模山范水就成为退而求其次的不二选择。
模山范水就需要足够大面积的自然空间和财力,否则,断然不能模拟出神似自然山水的园林美学空间,这种严苛的要求就使得只有皇家才能聚集巨大的财力和最好的设计者、工匠,选择较好的空间,堆山挖湖,引水入园,成就“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皇家园林。面积过小,比如数十亩以下的园林,只能造就“精神意义上”的神似。
(二)巨大的水体是三山五园的基本面貌和基本审美基础
清代是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经济、园林美学、造园技术最集大成的时代,加之,清朝皇帝出自东北,出于对北京城内炎热湿濡的不适应,最终选择城市西北近邻西山(可以西山为借景,尤其是其夏树与冬雪)、面积开阔、水源密布的海淀,作为皇家园林的主要建造区域。
海淀因水而得名,湖泊溪流就是海淀的基本面貌。清代的三山五园建设充分利用了这一天然条件,除了香山静宜园因系山地园林,少部分区域有泉水处建造少量泉池、湖泊,没有大面积水体外,其他皇家园林如畅春园、西花园、圆明园、清漪园无不以水为体。玉泉山静明园的东、南两面依泉而成湖泊、沼泽,西部乏水,则以石槽引自寿安山樱桃沟泉水、香山碧云寺卓锡泉泉水和双清泉水,至玉泉山西门内,成含漪湖,分割了玉泉山西部一片平地的呆板地貌,制造出与山体、东岳庙稳重不同的灵动空间。
巨大的水体制造了园林的结构,呈现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情怀。如圆明园福海的面积就非常庞大,总计约为28万平方米,加上周围的小水域,共计32万平方米。自岸上西望,水面辽阔,杨柳依依,西山来远,所谓“接秀”即从此来。
乾隆九年(1744年)御制《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接秀山房》序云:“接秀山房平冈萦回,碧沚停蓄,虚馆闲闲,境独夷旷。隔岸数峰逞秀,朝岚霏青,返照添紫,气象万千,真目不给赏,情不周玩也。”诗云:
烟霞供润浥,朝暮看遥兴。
户接西山秀,窗临北渚澄。
琴书吾所好,松竹古之朋。
仿佛云林衲,携筇共我登。
清漪园(光绪年间重修,更名颐和园)昆明湖面积220公顷,其地在京师自明清以来有京师西山之誉,复可远望香山,春日赏花,冬来观雪,复有玉泉宝塔、京西稻田入画,历来是文人吟咏的不二对象。
这种意象在道光六年(1826年)御制《昆明湖远望》中有着极好的描绘,云:
无际春波入望清,澄虚万象野云平。
松鸣山半风传籁,浪涌阶前水作声。
料峭余寒花未放,依稀远树雾犹横。
心希春泽沾遐迩,举趾东皋利早耕。(2)
(三)园林内外的稻田湿地是园林景观的延伸与借景
明代,湖溪附近又开发种植水稻,使得北国的海淀顿时有了“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3)的景象。
至清代,青龙桥一带开始建设稻田厂,种植稻米,供内庭使用,而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大力推进京西水稻种植、水利建设的活动,又大大地推动了京西稻的种植。清代鼎盛时期,自六郎庄、北坞、玉泉山、青龙桥一带先后开辟出万亩左右的稻田。
中国园林自来追求自然的审美意识和造园原则,畅春园、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园林内种植水稻,形成全然不同于建筑空间的审美效果。
《红楼梦》中的稻香村就是清代海淀皇家园林造园意识的文学反映。其美学效果,林黛玉《杏帘在望》诗云: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4)
大规模的稻田,不仅成为三山五园自然环境营造的手段,也造就了截然不同的园林风格,也成为海淀皇家园林与其他私家园林相区别的基本手段之一。
不仅如此,园林外部的京西稻还作为园林内景观的延伸与借景,与区域内的湖泊溪流、林木草场,一起构建起海淀园林美学的全貌——园林的人工模拟自然美与园林外的人工自然生态美互相对照,也互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