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是韬光养晦的发酵,成全无心插柳的优秀
很多时候,那些无用之事并不能立竿见影,但它们能在韬光养晦的发酵里,慢慢酝酿成一股潜在的力量,蓄势待发之际,让我们找到更擅长的方式、更适合的人生,直到成全无心插柳的优秀。
“我想学画画。”
“这有什么用,能带来经济效益吗?”
“我就是喜欢旅游。”
“旅游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
“我想学习插花。”
“那有什么用?能赚到钱吗?”
我们总会听到很多将无用之事打击得一文不值的话,仿佛花时间和精力在一些无用的事上面,就是荒废时光。仿佛只有“有用”,才是将事物的价值“物尽其用”的最好方式。
上学的时候,埋头苦读是唯一的王道,考试是唯一的法宝,成绩是唯一的标准,除了学习,仿佛其他“无用”的事都是荒废学业。毕业以后,高薪的工作、体面的职位、晋升的机会,成了职业生涯里奋斗的全部意义,除了工作,仿佛其他一切消遣都是对生命的亵渎。
从明白生存的意义开始,我们就在“有没有用”里权衡着生命中每一件事情的价值。我们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都被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习惯性地划分为“有用”和“无用”两个对立面。
学技能是有用的,玩游戏是没用的;埋头苦干是有用的,养马种花是没用的;奋斗不息是有用的,闲庭信步是没用的。
只有立竿见影的功名利禄才是王道,如果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最有成效的结果”,如果不能把“最期待的目标在最合适的时间内完成”,如果没有“马上变废为宝的能力”,那么,我们更没有资格拿“无用”来消遣自己的人生。
我的一个朋友是一位老师,她的教学方式很是与众不同。
她带的班上曾经有一个成绩后进生,很多学科的老师都为之头疼,唯有她不以为然。
孩子的家长尤为着急,经常问她自己应该怎么引导孩子学习,平时需要给孩子看什么样的书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
她却推荐家长引导孩子看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书,比如游记、人物传记、成功学等。
她还经常鼓励这个后进生去做一些与平时的学习无关的事情:比如游戏开发、运动、爬山、画画、看艺术展、看歌舞剧、看电影、听音乐、做义工……
她也会鼓励孩子照顾流浪狗、帮助那些需要关怀的人、与亲人朋友和睦相处、在旅途中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甚至微小到给照顾自己的人一个温暖的拥抱、坐公交的时候给老人让个座……
看上去都是一些不会直接为学习成绩带来任何实际效益的事情,可是三个月后,这个后进生因为一篇真实感人的游记,登上了年度最感人校园作文的榜首;四个月后,孩子的数学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那是因为在一次做义工时,一位极具数学天分却没有能力上学的贫困生的故事,深深触动了他的心灵,于是便有了自省努力的成果;半年后,这个孩子的英语考试从倒数第一直接杀进前十强,那是因为看了许多英文歌剧后,英语水平自然累积而成的结果。
看着自己的教学成果,她骄傲地说:无用是韬光养晦的发酵,必会成全无心插柳的优秀。
这个社会,似乎很推崇“有用则行之,无用则厌之”的生活方式。
实用主义,已成为长在我们灵魂里的花朵,仿佛只要深植于心,就一定能开花结果。仿佛只有趁着年华正好,才有更多奋不顾身的精力上路,才能用丰厚的物质财富,和卓越的工作能力,体现不负光阴不负己的魄力。而那些无用的事情,不过是生活的附属品罢了,以后自有闲暇的时间。
可时光是最好的见证,走过少年读书时、青年打拼时、中年养家时,剩下的时光,已是风华不再,纵有千种意趣在心中,却已没有余力再细品其中味。
很多时候,那些无用的事的确不能立刻卓效不凡,但它们能在韬光养晦的发酵里,慢慢酝酿成一股潜在的力量,蓄势待发之际,必能让我们在更了解自己的时候,找到更擅长的方式、更适合的人生。直到成全无心插柳的优秀。
我的一个同学,从小学时代起就喜欢音乐。别人的课桌上摆满了各种学习书籍,唯有她的课桌上空空如也,却非常醒目地被她画上了一组钢琴键盘。无论课上课下,她总是对着那一排发不出任何乐音的键盘,自得其乐地弹奏着。起初,老师们很生气,后来也就见怪不怪了。
这个大家眼里做着“无用之事”的怪人,在同学们都忙着备战高考的时候,依然忙着把玩自己的“乐器”。
最后,老师直接告知家长,她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不但和大学无缘,还会自毁一生。于是,父母为了她的前程,把她身边所有和音乐有关的东西都没收了。
但是为音乐着魔的她,心中的狂热已不是外力能阻止的了,高考的课程完全无法入心,耳畔心头回响的永远是此起彼伏的乐音。最后,成绩惨淡的她只上了一个普通二本。
早在意料之中的老师放话了:对于一个不在“有用的事”上下功夫的人,对于一个只在“无用的事”上荒废光阴的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于是,她成了大家眼里那个永远都不会有未来的人。
在大学里,没有了约束的她自然也有了更多玩儿音乐的机会。天赋使然,她无师自通。起初她只是弹弹吉他,偶尔在同学们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音乐才能,这倒也吸引了不少学校的粉丝。
渐渐地,初有名气的她在学校里结识了一些爱好音乐的朋友,他们经常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探讨音乐,时不时自弹自唱,来一场音乐会。后来,他们一起组了一个乐团,只要学校有活动的地方,就会有他们登台演出的身影。
可是,在别人的眼里,不好好学习,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天天玩儿音乐,只有这些无用的“技能”,将来要是进了社会,注定是要被淘汰的。
有些人好奇地问她,天天这样玩儿音乐,有钱赚吗?她很清楚,赚钱并不是她的初衷,这都是出于兴趣爱好,如果想要打造出有自己风格的乐队,可能还得自掏腰包。
但是,她还是义无反顾地爱着音乐。那些不理解的眼光和声音,她真的不在乎,就像对老师曾经的鄙夷不予理会一样,她依旧继续着这些所谓的“无用”的事情。她知道,她只是希望在这件大家都认为“无用”的爱好里,找到生活的幸福感和方向感。
后来,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她的音乐,她带着自己的乐队走出校园,以自娱自乐的形式在街头巷尾弹唱。他们所到之处,美妙的音乐必会吸引很多路人驻足观赏。很快,她的粉丝也慢慢多了起来,当然了,就算是这个时候,人们还是会质疑:做这些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
某次,乐队的一场直播被一位唱片公司的老板看到,这位老板极其赏识她的音乐才能。于是直接找到她,希望她可以加入唱片公司,在正规的团队包装下出唱片。她喜出望外,多年的坚持终于有了拨云见日的一天。
她在进入唱片公司后出的第一张唱片,便收获了很不错的市场反响,唱片大卖。于是深谙她音乐前景的老板决定送她出国深造,不久后她远赴美国,进入某知名音乐学院学习。三年后学成归来,她摇身一变成了知名音乐人。
听说了她的故事之后,很多人都说,天哪,这就是一个普通人逆袭的故事吗,真的太厉害了。她跟我说,其实,她从来没想过要逆袭,她只是勇敢地在别人不理解的目光中,做着那些别人看来“无用”的事。如今人们口中所谓的逆袭,都是由当初那些看似没有前途的小事中累积来的。
正是这些“无用”里韬光养晦的发酵,才成全了她无心插柳的优秀。
我看过梁文道写的一段话:读无用之书,做无用之事,花无用之时,都是为了在一切繁重的世事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后来,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曾经那些无用的时刻。
人活到最后,你会发现,无用比有用更有生命的力量。所有的“无用”,都是为“有用”酝酿和累积更多的潜质。
正因这些无用之事,我们才从禁锢的心灵中,走向灵魂的自由,才有了更多思考和顿悟。也正因这些无用之事,我们才从生存的逼仄空间,走向人性的本真,我们的心灵,才变得更加从容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