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在上甘岭 她流着泪收殓黄继光遗体
在上甘岭
她流着泪收殓黄继光遗体
老将军秦基伟在回忆录中,曾满怀深情地记述了那难忘的上甘岭战斗,其中有一段这样激动地写道:“还有一个女战士使我印象至深,她叫王清珍,是个铁路工人的女儿,只有17岁。她在五圣山后面的坑道病房护理二十多个重伤员,喂饭、换药、洗绷带,还要背伤员出洞解大小便。有个伤员嘴巴化脓,不能咀嚼,她先把饭嚼烂,像大人喂孩子一样一口一口地喂到战友的嘴里。还有一个腹部重伤的伤员,不能动弹,躺着解不下大小便,又憋又胀,十分痛苦。这个姑娘为了解除战友的痛苦帮助伤员排尿,情操之高尚,令人肃然起敬。”
这位王清珍,现住在空降兵某部干休所。花甲之年的她每每谈到过去,总情不自禁地把人带进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不久前,她向记者讲到了黄继光,讲述了她收殓黄继光遗体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
1952年10月14口,我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了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担任主攻任务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4、135团。黄继光当时是135团2营6连的通信员。6连连长万福来率领战士们一路猛攻,迅速收复3个阵地,但部队也遭受了巨大损失,全连九十多人只剩下十多个人了。战斗残酷地进行了6天,到19日凌晨,零号阵地仍在敌人手中,阵地上敌人的碉堡交错向外冒着火舌,压得后续部队无法抬头。万福来把剩下的十多个人编成了3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可由于地势险要3个小组的人已全部伤亡。眼看离规定总攻的时间只剩下1小时,如果不能及时拔掉这颗钉子,将影响整个进攻计划。这时黄继光自告奋勇,要求带人上去。
黄继光和通讯员吴三羊、肖登良交替掩护,顺利地炸掉了零号阵地前面3个小碉堡。在观察阵地时,人们看到3个人只剩下黄继光1个人了。恰在这时,敌人打出一颗照明弹,阵地亮如白昼,只见黄继光悄悄地爬到碉堡前,向碉堡内投出1颗手雷。硝烟过后,碉堡仍向外冒着火舌。碉堡太坚固了,手雷只炸掉了碉堡的一个角,敌人更加疯狂地向外射击,进攻部队寸步难行。这时,黄继光猛地爬向机枪射孔,用自己的身躯堵了上去。黄继光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当时,王清珍与黄继光同在一个师,她在收容所里听说了黄继光英雄的事迹,流着泪说:“英雄为国捐躯,说什么也要把他的遗体运下来。”但是,由于战斗仍在激烈地进行,别说上去运遗体,就是空身一人上去也难全身而归。王清珍她们只好焦急地守候在后方坑道里,注视着英雄的遗体。3天后,抓住一个战斗间隙,王清珍同收容所其他两个女卫生员官义芝、何发君和3名男战士,悄悄地摸上了阵地,肩扛手拽,费了好大的劲才把黄继光的遗体运进了坑道。
在清理黄继光的遗体时,王清珍惊呆了:英雄的胸膛被子弹打成了一个大窟窿,子弹还打断了黄继光的后脊骨,就连身上的水壶、腰带头等物品上也留下了不少弹痕。为了给黄继光穿上新衣服,王清珍几个人想了许多办法。当时,遗体上的衣服被血粘在皮肤上,为了避免扯坏皮肤,她们用剪刀一块块地剪,边剪边用热水敷,一点一点把粘在遗体上的残存衣服碎片清理下来。可有一件事却难住了她们,那就是黄继光两只高擎着的手怎么也无法让它恢复原样。英雄的遗体被运下来时,两只胳膊保持着趴在碉堡上的姿势,怎么让英雄的胳膊放下来呢?经大家想了许多办法,王清珍她们最后决定用热毛巾敷。她们找来汽油桶烧水,轮番上阵,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热敷。为了控制好温度,她们先在自己身上试,因为水过热了可能会烫坏英雄的皮肤,冷了又达不到热敷效果。就这样,在狭小的防空洞里3名女卫生员轮流上阵。开始两天,效果并不好,直到第3天,黄继光那高举的手臂才恢复了原状。然后,她们为黄继光穿上一身崭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装入从祖国运来的棺木。整个收殓过程中,王清珍忍受着巨大的悲痛,泪水不时溢出眼眶。
黄继光的遗体从阵地上运下来后,有不少人到收容所瞻仰有一位同志还带了相机给黄继光拍照。然而,这位照相的同志却在不久后的一次战斗中牺牲了。就这样,年仅22岁便为国献身的黄继光,竟没有留下一张相片。
为了抢救伤员,王清珍经常口对口为那些不能动弹、不能咀嚼的重伤员喂药喂饭喂水,口对口吸出重伤员喉中的痰液;为了救治冻僵的战友,她和姐妹们解开衣襟,把伤员的脚紧紧贴在胸前……一天,从前线抬下来一位腹部受重伤的排长,由于受伤部位特殊,排不出小便,王清珍忍着少女的羞涩,蹲下身子,用口猛吸导尿管,终于使这位伤员排了尿。
朝鲜停战后,为了表彰王清珍救死扶伤的献身精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她“二级荣誉战士”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她颁发二等功荣誉勋章。
回到祖国,王清珍一直从事卫生及计划生育等工作。1982年退休后,她痴心不改,依然钟情于救死扶伤的神圣职业。1996年底,她被国家民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全国先进军队退休干部”。每每回忆起这段不平凡的往事,王清珍总是说:“党和人民给了我太多的荣誉,我要像黄继光那样把全部生命献给祖国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