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

古城壕边东马道第二家姓周,青砖瓦舍,高门楼,门前两块大青石条。

周家主人年轻时叫小宝,成年后叫大宝,老了,叫老宝。

周小宝时代,其父周大户会木工手艺,家境尚好,供独子小宝上完了初中。

五十年代的初中生,可是稀有的宝贝。文化高,思想好的周小宝进了镇政府,做了一名干事。他的幼年伙伴,跟他同龄的张明禄、王化明都早早退了学,回到村里,早晚出工做农活。

朝鲜战争爆发了。1951年2月,响应号召,人民政府将木业社、骡马社、打铁社、纺绳社……组织起来,为朝鲜战场援助20辆胶轮大车。

接着是支援物资,周小宝又忙前忙后。

志愿军征兵动员的命令下来了。大街小巷奔走相告,年轻人一见面就是:“你报名了吗?”

在周小宝的案头,摆放着一封又一封请愿的血书,让他转呈领导。

张明禄、王明亮都报名了,准备参军上战场。

周小宝也想去,但他的父亲病重了,一走路就咳喘一阵吐一口血痰。爹说:“我也就几个月的光景了,你一去,就再也见不着面。你若在战场上有个好歹,周家就断了后了。”

周小宝就没有去,他随着领导和群众,欢送参军入伍的人。

张明禄、王明亮穿着绿军装戴着大红花坐着解放车一路鞭炮,参军离乡,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

朝鲜战争进行得正激烈的时候,周老爷子躺在**病重了。周小宝一到办公室,就用大红大绿的纸张,书写有关朝鲜战场胜利消息的标语,带着一帮人到大街小巷张贴宣传。晚上,宣传队在会议室里排练节目,两面六只窗户趴满看热闹的男男女女。

回到家,爹有出的气没进的气,拉住他的手呜呜拉拉说话。周小宝懂爹的意思,他说不让小宝参军是英明决策,战争是会要人命的。

张明禄在战场上牺牲的消息传到政府,是在一个下午。

一名精干的军人捧着一份公函,郑重地对他们念道:……张明禄,于1953年4月21日上午,在朝鲜金刚山下抢救被烈火包围的朝鲜妇女时倒在火海中。朝鲜人民立碑纪念张明禄,中国人民志愿军追授他为“特等功臣”,并授予“二级爱民模范”光荣称号。众人肃然而立,默默致哀。

周小宝悄悄问来的军人:“有没有王明亮的消息,他怎么样?”

军人说没听说过这个人,那场战役的死亡名单里没有他。战争里失踪的人很多。

那晚爹听到张明禄牺牲的消息,眼睛亮了亮,又暗淡了。气息弱了下去,弥留了。

也就是第二天,邮局送到政府一只邮件,朝鲜寄来的。收件人是王明亮的父亲。周小宝打开来,看到里面是一只高丽参。

他留下了这只高丽参,给爹熬了参汤。

参汤也没有留住爹的生命,爹去了。

周小宝从此担当起了家庭重任,人们开始称呼他大宝。

王明亮寄自朝鲜的信越来越多,有时是只言片语,有时是一件旧军装,有时是几十块钱,都是他俭省下来的。周小宝一直扣着这些邮件。他以为张明禄死了,王明亮指不定哪一天也会被美军一颗子弹结束生命。他回不来了。

周大宝结婚了,结婚的费用正是王明亮寄回来的那笔钱。

但是,王明亮回来了,戴着大红花,坐着吉普车,在部队护送下回来了。他是英雄,他没死在朝鲜战场。

高丽参、钱和信的事暴露了。

周大宝和王明亮一起站到万人群众大会的高台上,一个戴着大红花,做英雄报告;一个戴着纸糊的高帽,低头弯腰,接受人民的审判。

周大宝从此坐在政府一角阴暗的小屋,按着要求抄写文件,书写公告、大字报。县里建了张明禄烈士纪念馆,周大宝被任命为解说员。英雄事迹从他嘴里念出,如鞭子抽在他心上。

他家的青石条上,从来没有人去围坐闲谈,周家小院阴沉沉的,少有人声。

周大宝的两个儿子都长大了,他们因为父亲的问题,不能参军。

一个儿子,继承了爷爷做木匠的天份,走街串巷为人打家具。一个儿子喜爱读书,在高考恢复那年考入师范。他们先后成了家,离开了让他们受尽歧视的周家小院。

周大宝一下子成了周老宝。

周老宝每年清明节到凤山半腰祭扫祖坟,都会在心里与爹对话,后悔当年一念之差。

前年,烈士坟向凤山上迁去,隔着一条沟,和周家坟相望,周老宝上坟时,突然抽了风,再也说不出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