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霜 降

霜降时节,黄河流域白霜裹地,千里沃野,熠熠闪光。早霜也叫“**霜”,因为正是**盛开时。霜,是一种美丽的存在,并且,它还衍生出另外的美丽,比如“霜叶红于二月花”,北京的香山红叶成为一时盛景。陆游在《霜月》里写道“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写出了霜的极美妙之处。苏东坡也有诗云“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千树的黄和芙蓉的红,构成了秋的典型之美。

霜降交节时间在10月23日或24日。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往往有农作、养生和民俗文化的意义,霜降这个并不起眼的节气,其实在这几个方面的意义都比较全。

一年中,终霜后到初霜前的一整段时间,叫无霜期。农作物的生长期与无霜期关系密切。无霜期愈长,生长期也愈长。冻则有霜,有时没有霜称为黑霜。“霜降杀百草”,“风刀霜剑严相逼”,严霜打过的植物,生机顿失。由于植株体内**因霜冻结成冰晶,蛋白质沉淀,细胞内的水分外渗,使原生质严重脱水而变质。初霜越早,对农作物的危害越大,“霜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霜降后降霜,稻谷打满仓”。当然,霜打也可打出植物的好处来,很多蔬菜水果未经霜打味同嚼蜡,经霜后则食之如饴。

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谚曰“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这时是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老寒腿等疾病的多发和复发高峰期,应多吃梨、苹果、白果、洋葱、雪里蕻等。防秋燥、防秋郁、防寒凉是霜降期间的健康防护重点。秋燥表现为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因此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苹果、香蕉等滋阴润燥食物。晚秋时节的肃杀景象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应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羊肉和豆类等。对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应及时关注天气,按时增减衣物,以免湿邪、寒邪入侵,导致生病。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三候中的一候说:一候豺乃祭兽。即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可见霜降的民俗文化由来已久矣,居然始之于兽。

霜降时节,黄河流域有早霜了,黄河流域以北是早有霜了。长江中下游不会有霜,问题是,不但霜降时节不见霜,并且是好多年了,我压根儿就没见过霜。我不知道我们这里的农村有没有霜,但起码是在城里看不到霜。

记得儿时的乡村,霜降之后,常会迎来银装素裹的清晨。上学走在乡间小路上,路旁枯黄的茎草顶着皑皑的初霜,远远看去竟像是给素朴的土路镶了两道银边。更别说远处的田野了,银白的霜铺在堆垛着的黑色棉杆上显得格外打眼。厚重时竟会让人疑心下了早雪,眼见着便使人心里更添了几分寒意。冷是冷了点,却有时节更替的分明和由此带给人的欣喜。“一朝有霜晴不久,三朝有霜天晴久。”有经验的农人趁着晴好的日子查补麦田,收薯整地,修葺牲畜的窝棚,一年的劳作也就接近尾声了。

而如今,置身于钢筋水泥丛林般的城市,再也难以觅霜华的踪迹。这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就这样糊里糊涂的过去了,缺了过渡,便会觉得冬天来得那样猛烈而直接。

霜降时节不见霜,其实,逐渐淡去的节气景象何止是霜降呢?小雪、大雪根本不见雪,整个冬天的雪,也不过是象征性地来一场或者半场。古人从自然规律中结晶出的智慧却在现代社会失去了印证,这样的失衡和错位终究要归咎人类自身。科技文明的飞速发展,以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全球变暖,热岛效应,连四季都已不甚分明。当我们分不清哪是路灯,哪是月亮时;当都市人置身山野为“极其罕见”的满天星斗激动地欢呼流泪时;当孩子们只能通过书本、影视看童话中可爱的雪人时……我们恐怕也像李白望月那般,在心底生起一层“霜”了。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没有了霜,**似乎也失了几分骨韵,暖阳下开得倒是灿烂,却觉得和其他花的美无别了。民间有霜降吃柿子的习俗,自然是要吃经霜的柿子。可是,我们现在吃到的都是超市品相鲜红光亮的人工改良品种,到底少了几分习俗的本意。

突然就想到《红楼梦》中宝钗精制的“冷香丸”,各色花蕊分别取十二两研末,再用同年雨水节令的雨、白露节令的露、霜降节令的霜、小雪节令的雪各十二钱加蜂蜜、白糖等调和制成。琐碎麻烦倒在其次,单是露、霜、雪就太难得。放在如今,这“冷香丸”怕是永远也制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