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中国当代小说的喜悦与郁闷
2009年于我来说,是小说年。意思是说,这一年,我读的书,除了《中国通史》外,读的几乎全是小说。购的书也是小说。阅读的小说和收藏的小说似乎是拧着与较劲,阅读是外国的近代小说,收藏的则是中国的当代小说。这阅读的小说姑且不论,我想着重说说我新购与收藏中国当代小说的喜悦与郁闷。
说实话,我至少有10多年没购和阅读中国的当代小说了。如今长篇小说泛滥,本应说繁荣,但偶然翻阅一下那些粗制滥造的所谓小说,我只好改口说“泛滥”这个词了。确实不敢掏钱购买这些东西。2009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抓住新中国60年的机遇,推出了新中国60年长篇小说典藏和中短篇小说典藏丛书,共67部,其中长篇小说60部,中短篇小说选集7部,让我动了心。一来一个人有几个60年?作为文学爱好者,我们这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可以说与新中国文学一同走过了50多年。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新中国文学经受了太多的苦难,我们是感同身受。二来新中国60年小说的成就,尽管与外国小说相比,差距甚远,但我以为,相对于散文、诗与戏剧,进步最大的应数小说,尤其中短篇小说的成绩不可小视。所以,我毅然决然地不顾囊中羞涩,购买了这一套丛书,算是把新中国的小说名篇名著,一网打尽了。
作为收藏者,我对书籍的版本是很讲究的,而这一套丛书全是精装本,纸张精良,字号适宜,字里行间疏密有致,不愧国家一流大社:先撇开内容不谈,竟瞧一眼书籍的装祯与印刷,就叫人喜不自胜。我把这些书放在书架上,于书房内流连盘桓,兴奋数日。再看内容,编选者的话也颇为动人:“这些书目的选择,兼顾历史评价、专家意见、读者喜好,以及题材和思想艺术风格的丰富性,它们集中展示了新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伟大成就和发展变化。”我对照购书单与上架的书籍复核,所选书目大体与编者的宣言一致。
然而,我仍然有些郁闷。
如果说按照编选者所说“兼顾历史评价、专家意见、读者喜好,以及题材和思想艺术风格的丰富性”,那么,我以为柳青的《创业史》应该选,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应该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应该选。有人会说,《创业史》、《山乡巨变》是歌颂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如今50多年过去了,现行的农业承包责任制实际上是否定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因而讴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创业史》、《山乡巨变》当然就不行了。我却不这样看。这两部小说是柳青和周立波多年深入生活创作的作品,曾被文学史称之为史诗的作品,如今虽不能称史诗了,就算反映的这段生活是历史的探索与曲折,但这两位作家深厚而精细地描绘和展现的在那个年月生活的人们的人性与人情,生活故事的生动与魅力,不客气地说,是当今许多作家至少目前还不能匹敌和超越的。有意思的是,同一家出版社,《创业史》、《山乡巨变》在“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可以入选,而在“新中国60年长篇小说典藏”又不行了。真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三家的命运为中心,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深刻地反映了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撞击与嬗变,展示了平凡世界中的不平凡人生,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多年来在严肃文学书籍中销售高居榜首。这应算是读者喜好吧?还有趣的事仍是2009年,就像是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唱对台戏一样,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中国青年出版社将《创业史》一二部合起来重新出版,印刷颇为精美。看来,《创业史》并没有沦落到“只有文献的意义”的地步,它仍然是有读者的。
2010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