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战场情况是流动的,战局在发展变化。
一九四二年的苏中战区,在双方小敲小打中度过。粟裕一方得便宜多些,南浦一方像被粟裕敲烂崭糖,今天敲去一点,明天敲去点。年终,南浦一看五个大队报来的实力表,傻了眼,年初全旅团五千六百四十八人,可到年底只有四千九百十九人。一年之内,日本国内只给南浦补来一百二十名新兵,还掺进了半数朝鲜兵和二十名台湾军夫。南浦暗想,一九四三年得节约使用兵力,否则控制和平救国军第三十二师和三十四师也会加剧“尾大不掉”之危机。
南浦的旅团部放置在泰州,但他三天两头来南通,他对南通地区特感兴趣,这里紧靠长江、黄海,物产丰富,吃喝也充裕,濠河边的日军司令部驻地风景也好。几个朝鲜籍慰安妇长得也很漂亮。然而南浦囿于现状的美梦很快被打破了。
一九四三年春,上海。十三军通知南浦,苏北清乡地区日军现地最高指挥官由小林信男担任,并调来六十师团菊池联队四个大队进驻通、如、海、启四县,接替十二旅团防务。南浦的部队移往清乡圈外之海安、泰县一带,担负策应六十师团在通、如、海、启实施清乡之任务。南浦为此窝了一肚子气,打算向国内东条英机首相告状,但侵华派遣军总司令官烟俊六明显偏向于小林信男,南浦只好扭扭鼻子忍下了这口气。
在六十师团菊池联队进驻通、如、海、启的同时,汪伪从江南调来五个清乡大队、三个警察大队及大批特工、行政人员随军担任清乡任务。日军小林信男将伪三十二师改编成六个清乡保安大队,分驻通、如、海、启,另将伪三十四师改成四个保安大队驻守如皋各要点,担任清乡外围封锁任务。还从伪二十二师调来两个团驻守如东。小林信男将原南通地方伪军统统改编为警察总队。
南通地区斗争形势骤然紧张起来!
粟裕当即对四分区的反清乡斗争作了部署。三旅主力第七团北调东台,作为军区的机动兵团,在清乡圈外围作战。三旅八团、九团编入地方各县团。南通警卫团、东南警卫团等团队,只留个别连队在清乡圈内坚持作战,多数撤到清乡圈外打击敌人。四地委、四分区机关撤离清乡圈,设在如东海滨农村集镇。各县机关精简后,留在清乡圈内坚持原地斗争。
九四三年三月底,粟裕撤离清乡圈之前,找吉洛、陶勇、郑义文谈了反清乡斗争期间的敌军工作问题。粟裕指出,四地委、四分区的敌军工作,除了对日军作反战宣传外,重点应放在做伪军的工作上。
粟裕对当前的伪军阵营分析说:“南通地区的伪军分成了两派,即新派和旧派。新派是以新来苏北清乡的张北生为代表的派,是得到日军小林师团支持的。小林寄希望于新派。新派带着在江南清乡的经验来苏北,有清乡的信心和勇气。新派内部与我们的关系又很少。旧派是以李长江、杨仲华残部为主的一派伪军、伪组织与地方实力派结合起来的势力,有某种程度的民族意识和地方观念,愿意维持现状,他们容易为我们分别争取,各个击破。目前新派的存在和发展,对我们更为不利。因此,我们对待伪军的策略是:“打击新派,支持旧派。新派在政治上已取得优势,而军事力量却落在旧派后面,但新派力量有发展势头,可能取得胜利,旧派则是接近衰落的力量,容易分化。”
粟裕分析到此,强调说:“我们支持旧派要不使其完全胜利,打击新派也不要使其完全失败,务使双方力量互相平衡,互相对消,相互矛盾日益加深,相互斗争日益尖锐,导致他们两败俱伤,无法集中力量来对付我们。”
吉洛赞赏地点头。
陶勇佩服地说:“这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郑义文对粟裕的策略思想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声说:“这个策略好,这个策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