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天下第一山
走进泰安,便走近了泰山。
6月的泰山是绿色的,满眼都是葱郁的树木,掩映着历史的痕迹。
外表看,看不出山的挺拔和巍峨,也看不出与众不同的秀色。只看到游人如织,簇拥着前行……
但泰山却是五岳之尊。尊在哪里?尊在泰山是御赐的。
御赐的泰山享誉了盛名。传说,古代汉族先民,把雄伟奇特的泰山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而“受命于天”的帝王更把泰山看成是国家统一和权力的象征。以至于历代帝王为答谢“天恩”,必到泰山封神祭祀。相传仅秦汉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禅致祭,刻石纪功。自秦汉至明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
秦皇汉武,隋唐宋清,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从而使泰山的神圣地位不可动摇。泰山,是帝王的精神寄托,更是世事变化的晴雨表。一朝一代的更迭,正如经历不断演化过程的泰山杂岩,叠加起一个个耸立的故事。泰山,以它至尊的骄傲,不仅巍峨了东方文明,同时磅礴了中华历史!
泰山的尊,尊在文化。
据说《诗经》最早记述了“泰山”的称谓,意为“极大、通畅、安宁”的山。而《易·说卦》则进一步阐述成“履而泰,然后安”,这也是泰山脚下的城市之所以称为“泰安”的由来吧。自远古时代开始,这里就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更有盘古与五岳的传说,泰山神、泰山老母、王母娘娘等神话人物,为泰山披上神秘而圣洁的外衣。
庙宇建筑,传递着佛、道、儒的香火;碑碣石刻,记载着文人雅士的情怀。宋代的壁画彩塑,演绎成稀世珍品;名家的真草隶篆,汇集了书法精粹。孔子的《丘陵歌》,写出了登临泰山的艰难;司马相如的《封禅书》,揭示出封禅泰山的意义;李白的
《泰山吟》,描绘了泰山地貌的壮美;杜甫的《望岳》,赞美了泰山巍峨的气势……文化的泰山,凝聚着民族的希望和梦想,寄托了壮士的精神和豪情!
泰山的尊,尊在人民的心里。
古人以“泰山北斗”来喻指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后来,有人把泰山黄河比作岳父岳母,更有人把泰山比作父亲,把黄河比作母亲。可见,在人们的心里,泰山是神山,更是国泰民安的象征。因为泰山的挺拔俊秀,因为泰山的磅礴气势,还因为对泰山的敬重和推崇,人们便创造了美丽的神话,传说盘古死后,头部化为了泰山---由此奠定了泰山“五岳独尊”和“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誉。
走在攀登泰山的人流里,我更真切地体会到了泰山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从中天门开始攀登十八盘的路途中,我遇到了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太,身材瘦弱,但精神矍铄,手拄藤杖,奋力前行,连一些年轻人都走不过她。旁边陪着她的是已过五旬的儿子,手臂搭着老人的衣服,肩背一个挎包。通过交谈得知,老人来自河北农村,一直想看看萦绕在心中的泰山,现在生活比较安逸了,儿子便陪着她来实现这个夙愿。那一刻,我的心里涌起莫名的潮浪---老人不辞辛苦地来攀登泰山,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吗?或许,她在体现一种境界……
登上南天门,我回望曲曲折折的山路,看到那些绵延数里的登山人流,不禁感叹:泰山是人民的!人民的泰山,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