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无情的岁月

一脉史河水北上,淮河出门相迎。固始因北水与南水交好,得以滋养。

我常常在想,城市是什么,是林立的高楼大厦?是沸腾的人群?

前些年,流传一句民谣:“不到北京不知官小,不到深圳不知钱少,不到海南不知身体好不好。”这就说明一个城市要有自己的特色。

特色是灵魂,特色是主线。找准特色,这个城市就是破解了发展的密码;抓住特色,这个城市就是抓住了发展的命门;锁定特色,这个城市就锁定了发展的灵魂。找准特色,开发特色、放大特色、传承特色,不断开拓城市发展的新境界。城市有了特色主题,思路就有了灵魂,发展就有了方向,工作就有了方法,推介就有了名片。

于是,固始根亲文化也就应运而生。所谓“根亲”,是姓氏同源同脉的延续,是故土同根同缘的熏染。“根亲文化”包含有姓氏文化、祖根地文化、移民文化、历史名人文化等内容,属于人文历史文化。这些方面,固始是真的做到了,做得好,故而才能以海纳百川的恢宏气度,博采众长,自强不息,以成其大。

让根亲文化扬名固始。时光回到2009年10月26日,这天风轻云淡、丹桂飘香、秋叶静美,“唐人故里 闽台祖地”的固始迎来了首届中国·(固始)根亲文化节。花团锦簇,四海归根。《红旗飘飘》、《把根留住》、《喜传天下》、《花挑盛世》……洋溢着浓浓的乡情,涌起了深深的亲情。闽台一家亲,人们欢声笑语,叙根亲,话根亲,谈合作,谋发展,谱写新篇章。一年后,升格为中国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从此,固始掀开了新的一页。

寻根溯源,落叶归根,我们中华民族最注重对根的探寻。

不久前的一天,我去百里之外的地方去接两位从美丽宝岛台湾来我们这里的作家。我们以前曾在同一报刊“露脸”,彼此神交已久。见面后,我们互道安好,共叙亲情友谊,同话乡梓变迁。自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数以千万计的固始游子,这些当年移民的后代子孙,他们像先辈们那样深情的眷恋向往着祖根之地——固始。他们或规模组团,或三五结伴,从闽台、从海外踏上漫漫寻根路,走进固始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乡情,亲情,两地的文化交流活动为闽台和固始搭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固始名山秀水星罗棋布,历史文化俯拾皆是。台湾文友是初次到我们这里来。上车后,我如解说员一般向这两位远方来的客人叙说家乡的历史和变迁。

有了炊烟从此便有了人间。漂流着历史的久远桨声的史河,无不弥漫着远古文明的气息……生活就像奔腾的河流,现实就在波光里。历史的天空,随处可见固始人闪光的名字,他们或叱咤风云、安邦定国、靖边平乱、辅政慰民,或研究科学、治学修史、着书立说、授业解惑,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无不留下不朽的业绩,为促进社会发展和推动历史前进立下了盖世功勋。“百里不求天灌区”的建设者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驰骋疆场百战定国的固始侯李通、“开闽数十年烽火无惊称乐土,建漳千百载香烟不绝祀将军”的“开漳圣王”陈元光、“宁做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天子”的“八闽人祖”王审知、驱逐倭寇光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复台归清屡建战功的靖海侯施琅、“宦迹半天下”的清代状元吴其濬、爱国华侨陈家庚、“感动中国”新闻人物魏青刚……旷世人杰传颂着她的神奇;河南第一人口大县、第一农业大县、第一劳务大县,中国柳编之乡、中国书法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县、河南省直管县……众多名片彰显着她的不凡。史河、灌河、泉河……众川滋养着她的生命;安阳山、华阳大佛山、西九华山……群峰象征着她的尊严;将军祠、奶奶庙、三王故里遗址……沧桑古迹透视着她的厚重;寻根楼、根亲博物馆、华夏根亲文化博览园……唐人故里凝聚着她的独特;迎宾园、秀水公园、陈元光广场……闽台祖地展现着她的风范。

历史名人是错过和令人缅怀的。

孙叔敖、李通、陈元光、王审知、郑成功……让他们这些人的生命在历史长河熠熠生辉。他们的故事如一串串璀璨夺目的珍珠,似一滴滴沁人心田的甘露,真情实感闪现其中,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固始,又是一块修身养性的好地方,花木掩映之中,屋宇俨然,良田千畴,古树巍然,威风翔集。农民耕作往返,游人或登高望远,或临水垂钓,或湖边漫步,或拍照留念,怡然自乐。临水而立,天上的白云、山上的树木,都倒映在这一派湖光潋滟里,顿时觉得天蓝山透绿,水清花繁荣。

中国历史上多次流民迁徙,南渡北归,早就血脉相连。

祖根地引得亲人来。进入新时期以来,每年来固始寻根拜祖的固始后裔们络绎不绝。大多数来自福建、台湾,还有一些人来自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造就了“台湾访祖到福建,漳江思源溯固始”的根亲文化现象。

固始文化的传承彰显中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一脉相承的血缘再聚世界华人的团队精神,形成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无往而不胜的巨大动力。

血缘之根、民族之根、文化之根。古往今来,人类的辗转迁徙标志着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既然我们的先辈们能够不畏艰辛,毅然决然地走出固始,开辟闽南,创造了灿烂的客家文明,作为他们的后代,一定也可以创造更新、更美的明天。固始人可以开启别人难以开启的市场,能够觅得他人看不见的商机,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去求索。固始人遍天下,固始儿女志在四方,固始开放创新意识代代相传,亲情、亲缘是固始今后发展与交流的非常宝贵资源,敏思、精明、务实是固始人闯天下的独门利器,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创造无法预料的丰硕之果。

根亲文化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是优秀传统文化,还在于它突出显着的社会效益,更在于它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改革开放以来,固始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50万,他们虽然遍布全国各地,但是根在固始。近年来,固始借助根亲文化的优势,引进项目数百个,一大批项目落地生根。

固始根亲文化已与茶文化、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一样,已经形成鲜明的特色,正在为全面提升魅力固始凝聚独特的正能量。

在秀美的豫南湖光山色中,追寻我们的血缘之根,追寻我们的民族之根,追寻我们的文化之根,这也许就是多次举办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的真正意义。

同根同源,血浓于水。也许曾是固始先人后世子孙的两位台湾作家感叹。

是啊,绵绵不断的亲情和血缘。我深有同感。诚如一位固始籍作家在《三炷香——历史行色与他乡叙事》最后所写:如今两岸已实现了直航,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达成了共识,实现了交流,两岸人民,血浓于水。已在感情上不能分割,不能分开,无论是我计划中的延续我对陈元光、王审知、郑成功历史文化的考察,还是作为一名普通的民众和游客到美丽宝岛台湾旅游,现在都不再是一件复杂困难的事情了,因此我想,我很快就会穿越海峡,去到那里……历史赋予她的沧桑、积淀、厚重,如今已被时代赋予新的生命。

小楼昨夜又东风。昨夜东风疏雨,今晨风清日丽。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位于固始东北部的陈集,陈氏将军祠就在该镇境内,此为唐代平抚“啸乱”安定东南边陲,创建漳州的“开漳圣王”陈元光祖祠。该祠坐北朝南,占地800平方米,有房屋26间。三行青石铺路,庭院随迁而高。正常带廊,有石阶、石柱、石楹。石狮、石象、石鼓玲珑剔透。祠堂内外有楹联匾额“开闽数十年烽烟无惊称乐土,建漳千百载香火不绝祀将军”、“威震闽粤,尘静东南”等。祠门外是一湾池水,唤作“月牙塘”。

我们看到,经过风雨的洗涤,将军祠旁边的大树,生机盎然,枝繁叶茂……从南到北,约有百余里,大家劳累程度可想而知,但两位台湾作家一路上总是谈笑风生,兴致盎然,可见他们对固始的感情溢于言表。

时间就像史河里的水一样,缓急也是流去,平静也是流去。不美的只是无情的岁月。从现在逆流而上,走到历史的拐角处,又从过去流回到了现在。有时候,我常想,河流真是个神秘的栖息处所,在人们心中已经化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