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嚏打出来的空中飞人

西瓜象老师要求描写“挑”的动作,同学们顿时都傻了眼,因为这些娇生惯养的孩子们,谁也没有跳过东西,甚至没有看到过别人使用扁担,怎么写呢?

尽管西瓜象老师将“挑”的要领讲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没有人能写出来,气得西瓜象将鼻子竖了起来,粉笔末纷纷落入鼻孔,呛得它一连打了好几个大喷嚏。

气球猫想到一个主意,要将西瓜象老师的鼻子卸下来当扁担,然后一端挂一个书包进行体验,不曾想把西瓜象气走了。

不一会儿,西瓜象老师又回来,拿来一个很粗的西瓜象鼻子模具,让大家钻进鼻孔里。

从另一端钻出来时,竟然在泰山的山腰了。

一伙挑夫从下面走来:

他们挑着足有200斤的担子,沿着石阶路一步一步地走着,步步踩石,却步步踏实。那太阳照射下的一个个又宽又厚实的肩膀和脊梁,撑着那么重的担子,竟然腰不弯,腿不打颤——他们真了不起!

大家跟着挑夫们走了一段路,仔细观察着,终于知道怎么写了,这才下山,住在了一个村子里。

老师突然问:

“既然你们都说知道怎么写‘挑’的动作了,那你们说说,泰山上挑夫‘挑’的动作是什么?”

顿时无人说话了。

“怎么了?没有人回答我吗?”

西瓜象得意地甩着大鼻子。

“其、其、其实没、没写‘挑、挑、挑’的动作。”

布老鼠回答。

“虽然没有写‘挑’的动作,但是,通过‘挑’的物体的重量和走路的样子,赞美了挑夫们身体的强壮。”

“那么,反过来说呢?”

西瓜象用手轻轻揉着鼻子。

“反过来说?”豌豆鹅灵机一动,“如果我们写‘挑’的动作,也可以不直接写‘挑’,而是通过物体的重量、走路的样子等等,来表现人物的其它方面。”

“不错。”老师高兴地说,“能这里理解才真正知道怎么写了。气球猫呢?怎么没听见它说话?”

“它在外面呢。”

有人说。

大家向外看。原来,气球猫决定帮助房东干点活儿,于是拿起扁担和水桶去村外的小溪挑水了。

它把两个半桶水挑起来往家里走,扁担一翘一翘的,“吱钮吱钮扣”地响着,开始的时候还走得挺有劲儿,不一会儿就开始摇摇晃晃,像喝醉了酒似的,只觉得两腿发软,肩膀发麻,水桶里的水开始往外溅……“气球猫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机会。”老师说,“大家来说说,这段文字是怎么描写‘挑’的动作的。”

“‘扁担一翘一翘的,“吱钮吱钮扣”地响着’。”又是布老鼠抢先发言。“这这、个、个、个就是‘挑、挑、挑’的动作。”

“不是。‘挑起来’才是动作。”豌豆鹅说,“‘扁担一翘一翘的,“吱钮吱钮扣”地响着’不是‘挑’的动作,而是扁担被重物坠着时的样子。”

“嗯,豌豆鹅说的正确。”老师说,“‘不一会儿就开始摇摇晃晃,像喝醉了酒似的,只觉得两腿发软,肩膀发麻,水桶里的水开始往外溅’,这一段描写好像跟‘挑’字无关,其实大有关联。因为只有‘挑’东西时才可能出现的样子,还是在描写‘挑’。我们应该学习这种描写方法。”

见大家都明白了,老师又将大家都装进鼻子,可是,鼻子突然痒痒起来,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结果把大家喷出来,一个个飘飞在空中,好像空中飞人一样。